可更换耳道电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394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更换耳道电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包括主机和耳部电极,所述主机通过一主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耳部电极;所述耳部电极包括壳体、耳道电极组件和耳廓电极组件;所述耳道电极包括第二连接体以及与该第二连接体可拆卸装配的多个规格不一的耳道电极头;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耳道电极头卡扣装配且电性连接;所述耳廓电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体、弹性臂和耳廓电极头,所述弹性臂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体电性连接,第二端与耳廓电极头电性连接,构成所述耳廓电极头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电性连接;所述主导线通过一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并通过一第二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不足。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更换耳道电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或保健用电针疗仪器,特别地,涉及一种可更换耳道电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技术介绍

[0002]经临床验证,采用电子技术与传统针灸经络理论相结合的神经电刺激疗法对神经功能失调疾病具有疗效。迷走神经支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以及心脏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针对迷走神经进行电刺激,对癫痫、糖尿病、失眠、抑郁症等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迷走神经的颈部分支中的耳支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发自上神经节,向后外分布于耳廓后面及外耳道的皮肤,参见图1,A处(耳道口)、B处(耳廓部)即为迷走神经的耳部穴位,迷走神经末梢丰富,因此,针对A、B处穴位进行电刺激,即可达到神经电刺激治疗的效果。
[0003]在现有技术中,耳迷走神经刺激仪通常由主机和耳部电极两部分组成。耳部电极是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用来实施耳部A、B处穴位电刺激的专用电极,包括用于刺激耳部A处的耳道电极以及用于刺激耳部B处的耳廓电极,其设计的形式和性能直接影响使用效果。
[0004]现有的耳部电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
[0005]一、现有的耳部电极采用一体式硅胶耳部设计,该一体式硅胶耳部电极中耳道电极的尺寸为固定尺寸,但不同的用户,耳道大小都有差异,使用时若耳道电极与耳道不贴合,会导致治疗体感差且治疗效果不好;
[0006]二、耳部电极中,耳廓电极通过一弹性臂与耳部电极主体进行一体式硅胶连接,并通过该弹性臂中穿设的导线与耳部电极主体电性连接,由于使用过程中该弹性臂会经常弯折,很容易出现导线断裂的情况,造成用户无法使用。
[0007]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耳道电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0009]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更换耳道电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包括主机和耳部电极,所述主机通过一主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耳部电极;
[0010]所述耳部电极包括壳体、耳道电极组件和耳廓电极组件;
[0011]所述耳道电极组件装配于所述壳体上,包括第二连接体以及与该第二连接体可拆卸装配的多个规格不一的耳道电极头,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体及各所述耳道电极头均为导体;
[0012]所述第二连接体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耳道电极头上设有与该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台,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耳道电极头的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凸台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构成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耳道电极头卡扣装配且电性连接;
[0013]所述耳廓电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体、弹性臂和耳廓电极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弹性臂和所述耳廓电极头均为导体;
[0014]所述第一连接体固设在所述壳体中,所述耳廓电极头设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弹性臂的第一端固设于第一连接体,并与第一连接体电性连接,弹性臂的第二端固设于所述耳廓电极头,并与耳廓电极头电性连接,构成所述耳廓电极头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电性连接;
[0015]所述主导线通过一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并通过一第二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7]1.上述方案中,所述耳道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座,该第二连接座为绝缘体,且该第二连接座固定装配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体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
[0018]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体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台,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构成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卡扣装配。
[0019]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在该腔体内。
[0020]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一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0021]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有环绕其该第一连接体外表面的第三凹槽,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上形成有一连接套,该连接套的内表面形成与所述第三凹槽相配合的第三凸台,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三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构成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卡扣装配,同时构成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电性连接。
[0022]6.上述方案中,所述耳道电极头、所述弹性臂和所述耳廓电极头为导电硅胶零件。
[0023]7.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为铜制零件。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耳迷走神经刺激仪中的耳道电极头可拆卸装配,在使用时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耳道电极头,可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大小不同的耳道,从而避免了耳道电极头与耳道不贴合的情况,保证了治疗效果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本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取消了原本内置在弹性臂中的导线,而将弹性臂本身作为导电载体,由此无论该弹性臂如何弯折,也不会造成导线断裂的情况,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附图1为人体耳部形状以及耳迷走神经穴位示意图;
[0026]附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7]附图3为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耳部电极的示意图;
[0028]附图4为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耳部电极的立体图一;
[0029]附图5为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耳部电极的立体图二;
[0030]附图6为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耳部电极的剖视图;
[0031]附图7为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耳部电极的爆炸图;
[0032]附图8为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耳部电极的爆炸剖视图;
[0033]附图9为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体的示意图;
[0034]附图10为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的示意图。
[0035]以上附图中:1.主机;2.耳部电极;3.壳体;4.第二连接体;41.第一凹槽;42.第二凹槽;5.第二连接座;51.第二凸台;6.耳道电极头;61.小号头;62.中号头;63.大号头;64.第一凸台;7.第一连接体;71.固定螺钉;72.第三凹槽;8.弹性臂;81.连接套;82.第三凸台;9.耳廓电极头;10.主导线;11.第一导线;12.第二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7]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0038]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0039]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0040]关于本文中所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耳道电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包括主机(1)和耳部电极(2),所述主机(1)通过一主导线(10)电性连接所述耳部电极(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电极(2)包括壳体(3)、耳道电极组件和耳廓电极组件;所述耳道电极组件装配于所述壳体(3)上,包括第二连接体(4)以及与该第二连接体(4)可拆卸装配的多个规格不一的耳道电极头(6),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体(4)及各所述耳道电极头(6)均为导体;所述第二连接体(4)上形成有第一凹槽(41),所述耳道电极头(6)上设有与该第一凹槽(41)相配合的第一凸台(64),在所述第二连接体(4)与所述耳道电极头(6)的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凸台(64)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41)内,构成所述第二连接体(4)与所述耳道电极头(6)卡扣装配且电性连接;所述耳廓电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体(7)、弹性臂(8)和耳廓电极头(9),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7)、所述弹性臂(8)和所述耳廓电极头(9)均为导体;所述第一连接体(7)固设在所述壳体(3)中,所述耳廓电极头(9)设在所述壳体(3)外部,所述弹性臂(8)的第一端固设于第一连接体(7),并与第一连接体(7)电性连接,弹性臂(8)的第二端固设于所述耳廓电极头(9),并与耳廓电极头(9)电性连接,构成所述耳廓电极头(9)与所述第一连接体(7)电性连接;所述主导线(10)通过一第一导线(1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7),并通过一第二导线(1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耳道电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道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座(5),该第二连接座(5)为绝缘体,且该第二连接座(5)固定装配在所述壳体(3)上;所述第二连接体(4)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伟郝彦伟赵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