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机用防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33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风机用防火装置,包括发电机舱,发电机舱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叶轮主轴,发电机舱内腔的前部固定套装有封隔轴承,发电机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封隔轴承左侧的预警控制器,发电机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封隔轴承左侧的感应灭火器。上述方案,发电机舱的内腔通过预警控制器和感应灭火器分隔为上中下三个腔室,叶轮主轴适配的发电机组固定安装于预警控制器和感应灭火器之间的中间腔室,二氧化碳液化储罐通过电控多孔喷射阀与封隔顶板下方的腔室相连通,当发电机舱因电路短路而发生火灾时,预警控制器自动开启电控多孔喷射阀,让二氧化碳液化储罐内腔的液态二氧化碳快速喷射填充至发电机舱来完成灭火工作。灭火工作。灭火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风机用防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风机用防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机简称风机,是一种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发电机的转子高速旋转,最终将机械功转换为电能并向外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力发电机一般由叶轮、发电机舱、塔架、变压器等构件组成。
[0003]其中,发电机舱的内腔分布有发电机组、变速齿轮箱、控制柜、叶轮连接主轴、偏航电机以及散热器等大量的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而控制柜内部设置有大量的电子元件,当控制柜过载短路后,发电机舱内部存在火灾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风机用防火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发电机舱的内腔分布有发电机组、变速齿轮箱、控制柜、叶轮连接主轴、偏航电机以及散热器等大量的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而控制柜内部设置有大量的电子元件,当控制柜过载短路后,发电机舱内部存在火灾隐患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风机用防火装置,包括发电机舱,所述发电机舱尾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速仪,所述发电机舱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叶轮主轴,所述发电机舱内腔的前部固定套装有封隔轴承,所述发电机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封隔轴承左侧的预警控制器,所述发电机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封隔轴承左侧的感应灭火器。
[0006]优选地,所述发电机舱的内腔通过所述预警控制器和感应灭火器分隔为上中下三个腔室,所述叶轮主轴适配的发电机组固定安装于所述预警控制器和感应灭火器之间的中间腔室。
[0007]优选地,所述感应灭火器包括二氧化碳液化储罐,所述二氧化碳液化储罐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电控多孔喷射阀,所述电控多孔喷射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发电机舱的内壁为固定连接的封隔顶板。
[0008]优选地,所述电控多孔喷射阀底部的多孔喷射器贯穿式嵌接于所述封隔顶板的底面,所述二氧化碳液化储罐通过所述电控多孔喷射阀与所述封隔顶板下方的腔室相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预警控制器包括封隔底板,所述封隔底板底部的右侧镶嵌安装有多重感应器,所述多重感应器的底部电性连接有灭火控制终端,所述多重感应器是由两组温度传感器与两组烟雾传感器以及两组漏电检测仪集装而成。
[0010]优选地,所述封隔底板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独立蓄电池组,所述独立蓄电池组的输入端与所述叶轮主轴适配的发电机组为电性连接,所述独立蓄电池组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外接线束与所述多重感应器、灭火控制终端以及电控多孔喷射阀为电性连接,灭火控制
终端与电控多孔喷射阀为电性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发电机舱的内腔通过预警控制器和感应灭火器分隔为上中下三个腔室,叶轮主轴适配的发电机组固定安装于预警控制器和感应灭火器之间的中间腔室,二氧化碳液化储罐通过电控多孔喷射阀与封隔顶板下方的腔室相连通,当发电机舱因电路短路而发生火灾时,预警控制器自动开启电控多孔喷射阀,让二氧化碳液化储罐内腔的液态二氧化碳快速喷射填充至发电机舱来完成灭火工作,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所述封隔底板底部的右侧镶嵌安装有由两组温度传感器与两组烟雾传感器以及两组漏电检测仪集装而成的多重感应器,多重感应器与灭火控制终端为电性连接,独立蓄电池组与多重感应器、灭火控制终端以及电控多孔喷射阀为电性连接,灭火控制终端与电控多孔喷射阀为电性连接,当当发电机舱因电路短路而出现火情时,多重感应器与灭火控制终端能够第一时间检测并启动感应灭火器进行灭火作业,且通过设置独立蓄电池组,能够保证灭火系统在发电机组断电的情况下支撑运转,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发电机舱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感应灭火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预警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1、发电机舱;2、风速仪;3、叶轮主轴;4、封隔轴承;5、预警控制器;6、感应灭火器;51、封隔底板;52、多重感应器;53、灭火控制终端;54、独立蓄电池组;61、二氧化碳液化储罐;62、电控多孔喷射阀;63、封隔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9]如附图1至附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风机用防火装置,包括发电机舱1,发电机舱1尾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速仪2,发电机舱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叶轮主轴3,发电机舱1内腔的前部固定套装有封隔轴承4,发电机舱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封隔轴承4左侧的预警控制器5,发电机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封隔轴承4左侧的感应灭火器6。
[0020]如附图2和附图3,发电机舱1的内腔通过预警控制器5和感应灭火器6分隔为上中下三个腔室,叶轮主轴3适配的发电机组固定安装于预警控制器5和感应灭火器6之间的中间腔室;感应灭火器6包括二氧化碳液化储罐61,二氧化碳液化储罐61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电控多孔喷射阀62,电控多孔喷射阀6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发电机舱1的内壁为固定连接的封隔顶板63;电控多孔喷射阀62底部的多孔喷射器贯穿式嵌接于封隔顶板63的底面,二氧化碳液化储罐61通过电控多孔喷射阀62与封隔顶板63下方的腔室相连通。
[0021]具体的,发电机舱1的内腔通过预警控制器5和感应灭火器6分隔为上中下三个腔室,叶轮主轴3适配的发电机组固定安装于预警控制器5和感应灭火器6之间的中间腔室,二
氧化碳液化储罐61通过电控多孔喷射阀62与封隔顶板63下方的腔室相连通,当发电机舱1因电路短路而发生火灾时,预警控制器5自动开启电控多孔喷射阀62,让二氧化碳液化储罐61内腔的液态二氧化碳快速喷射填充至发电机舱1来完成灭火工作,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2]如附图3和附图4,预警控制器5包括封隔底板51,封隔底板51底部的右侧镶嵌安装有多重感应器52,多重感应器52的底部电性连接有灭火控制终端53,多重感应器52是由两组温度传感器与两组烟雾传感器以及两组漏电检测仪集装而成;封隔底板51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独立蓄电池组54,独立蓄电池组54的输入端与叶轮主轴3适配的发电机组为电性连接,独立蓄电池组5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外接线束与多重感应器52、灭火控制终端53以及电控多孔喷射阀62为电性连接,灭火控制终端53与电控多孔喷射阀62为电性连接。
[0023]具体的,封隔底板51底部的右侧镶嵌安装有由两组温度传感器与两组烟雾传感器以及两组漏电检测仪集装而成的多重感应器52,多重感应器52与灭火控制终端53为电性连接,独立蓄电池组54与多重感应器52、灭火控制终端53以及电控多孔喷射阀62为电性连接,灭火控制终端53与电控多孔喷射阀62为电性连接,当当发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风机用防火装置,包括发电机舱(1),所述发电机舱(1)尾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速仪(2),所述发电机舱(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叶轮主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舱(1)内腔的前部固定套装有封隔轴承(4),所述发电机舱(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封隔轴承(4)左侧的预警控制器(5),所述发电机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封隔轴承(4)左侧的感应灭火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机用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舱(1)的内腔通过所述预警控制器(5)和感应灭火器(6)分隔为上中下三个腔室,所述叶轮主轴(3)适配的发电机组固定安装于所述预警控制器(5)和感应灭火器(6)之间的中间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机用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灭火器(6)包括二氧化碳液化储罐(61),所述二氧化碳液化储罐(61)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电控多孔喷射阀(62),所述电控多孔喷射阀(6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发电机舱(1)的内壁为固定连接的封隔顶板(63)。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伟高伟刘通李晓伟刘春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骥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