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10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铰接有转动板,所述床体上螺纹连接有顶杆,顶杆与转动板的背面抵接;所述转动板上固定设置有头枕,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夹臂,所述夹臂分居头枕的两侧,所述两个夹臂的中线与床体的中线在竖直方向上共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能够在夹紧患者的头部前提下,还能辅助患者的头部左右对称线与床体的中线对正,进而与放射装置的正中线对正,减少医生主观性辅助,保证对正精确度和减少医生的工作;另一方面又能调节头部的仰角,使听眶线与扫描架平行;两者效果有机结合,优化了功能单一的现有辅助装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放射科辅助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射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
[0003]在进行放射影像CT时候,对于头颅的摆放需要将患者的头颅放置在床体、放射装置的正中线上,而患者通常对装置不了解,不能自行的将头颅的左右对称线与床体的正中线对正,需要医务人员协助,并且医务人员的主观意识强,在协助患者将头颅摆放在正中线上时候存在误差;为了减轻受检者的不必要的辐射危害,要求受检者在CT机扫描定位时,下颌尽量内收,保证听眶与扫描架平行,而不同的人听眶线位置有所差距,尤其是小孩、老人、成年人和驼背者这四类人群的差距较大,所以需要调节头托的高度与角度;目前市面上对于上述两个问题而设计的装置或多或少的存在,但是都只能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所以,本方案提出能够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的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一方面能够在夹紧患者的头部前提下,还能辅助患者的头部左右对称线与床体的中线对正,进而与放射装置的正中线对正,减少医生主观性辅助,保证对正精确度和减少医生的工作;另一方面又能调节头部的仰角,使听眶线与扫描架平行;两者效果有机结合,优化了功能单一的现有辅助装置。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放射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铰接有转动板,所述床体上螺纹连接有顶杆,顶杆与转动板的背面抵接;所述转动板上固定设置有头枕,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夹臂,所述夹臂分居头枕的两侧,所述两个夹臂的中线与床体的中线在竖直方向上共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床体的前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几何尺寸与转动板的几何尺寸相匹配,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放置槽内壁铰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内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位于转动板的下方,所述顶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丝杆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转动连接,所述夹臂与滑槽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与滑槽的转动连接位置设置有轴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夹臂为“L”形,该“L”形的夹臂的一个边位于头枕上方。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夹臂的一端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夹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
[0012]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将头枕设置在转动板上,并且转动板通过顶杆支撑,能够调节转动板与床体的角度,从而调整头枕的高度,达到调整头部的仰角的目的,以适应不同人员的听眶线均能与扫描架平行;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丝杆,并且丝杆上设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在旋转同一丝杆时候,两块夹臂能够同时相向或背离运动,使得夹臂之间的中线始终能与床体中线在竖直方向上共面,从而达到辅助患者头部左右对称线与床体的中线对正。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标:1

床体;2

转动板;21

滑槽;3

滑块;4

丝杆;5

夹臂;6

夹持块;7

头枕;8

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放射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上铰接有转动板2,转动板2能够绕着床体1转动,所述床体1上螺纹连接有顶杆8,顶杆8的上端与转动板2的背面抵接,顶杆8的下端设置有转把,顶杆8顶起转动板2,通过旋转转把旋转顶杆8,从而调节顶杆8与螺纹连接的连接位置,进一步调节顶杆8顶撑转动板2的高度,达到调节转动板2与床体1的角度。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板2上固定设置有头枕7,患者在做CT时候可以将头部枕在头枕7上,所述转动板2转动连接丝杆4,所述丝杆4的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杆4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夹臂5,丝杆4旋转时候,同一丝杆4驱动两个夹臂5,实现两个夹臂5相
向或相背运动,并且其运动的距离时刻相等;所述夹臂5分居头枕7的两侧,两个夹臂5相向运动后能够夹紧患者头部,所述两个夹臂5的中线与床体1的中线在竖直方向上共面,该限制是限制夹臂5在安装时候需要注意的点,以保证夹臂5在后续运动,能够始终保持两个夹臂5的中线与床体1的中线在竖直方向上共面。
[002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平放转动板2,所述床体1的前端开设有放置槽,转动板2能够平放在放置槽内,转动板2平放时候,转动板2与床体1呈0
°
角;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的几何尺寸与转动板2的几何尺寸相匹配,所述转动板2的一端与放置槽内壁铰接。
[0024]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为了提高头部角度的调整的范围,另一方面是实际CT操作时候需要头枕7平放,使头部与身体保持平躺状态,所以需要平放转动板2。
[002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顶杆8与床体1的螺纹连接,并且保证顶杆8是能顶撑转动板2,所述放置槽内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位于转动板2的下方,所述顶杆8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上铰接有转动板(2),所述床体(1)上螺纹连接有顶杆(8),顶杆(8)与转动板(2)的背面抵接;所述转动板(2)上固定设置有头枕(7),所述转动板(2)转动连接丝杆(4),所述丝杆(4)的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杆(4)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夹臂(5),所述夹臂(5)分居头枕(7)的两侧,所述两个夹臂(5)的中线与床体(1)的中线在竖直方向上共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前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几何尺寸与转动板(2)的几何尺寸相匹配,所述转动板(2)的一端与放置槽内壁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影像CT用患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内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平平刘霞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