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及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89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及充电装置,包括,被测物、测温元件、支架和底板,其中,至少部分所述被测物和所述测温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架内,且所述被测物与所述测温元件至少一个面接触连接;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可与所述底板发生相对位移,所述支架可跟随所述被测物移动,使得所述被测物与所述测温元件始终保持面接触。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通过支架可与底板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得安装在支架上测温元件能够跟随被测物移动,使得测温元件与被测物实时贴紧,保证测温元件所测的温度与被测物的实际温度最为接近,从而实现准确检测被测物的工作温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及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及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头和充电座都会有对插结构的充电端子,充电端子固定在充电枪头或者充电座的端子卡座上。当汽车充电时,充电端子处的电流迅速增大,发热量急剧升高,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很多厂家会在充电端子处设置测温装置。接触式测温装置简单、可靠,且测量精度高。但是测温装置必须与被测介质接触后才能进行测温,由于充电装置的被测物一般都会受到振动,也会带动测温元件发生位移,此时被测物和测温元件之间会发生相对的角度变化,从而使被测物与测温元件之间不是实时紧贴,导致测量的温度有较大的误差,与实际温度会有偏差,造成无法实时监控到充电装置的准确温度,也会使温控系统的调温措施失效,严重时会导致充电装置的被测物温度急剧升高而没有断电,发生充电设备燃烧等安全事故。
[0003]因此,测温结构领域急需一种可跟随被测物振动而移动式的测温结构,能够使得被测物与测温元件始终紧贴,能够实时的检测被测物的实际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被测物(1)、测温元件(2)、支架(3)和底板(4),其中,至少部分所述被测物(1)和所述测温元件(2)安装在所述支架(3)内,且所述被测物(1)与所述测温元件(2)至少一个面接触连接;所述支架(3)设置在所述底板(4)上,并可与所述底板(4)发生相对位移,所述支架(3)可跟随所述被测物(1)移动,使得所述被测物(1)与所述测温元件(2)始终保持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2)为柱体,所述测温元件(2)包括与所述被测物(1)接触的测温面(21),与所述测温面(21)相邻的上端面(22),以及在所述上端面(22)的两边相对设置的两个挂耳(23),两所述挂耳(23)位于所述测温面(21)的两侧,所述支架(3)设置有测温腔体(321)和所述测温腔体(321)上方两侧的凹槽(322),所述测温元件(2)被容纳在所述测温腔体(321)中,所述挂耳(23)设置在所述凹槽(322)中,所述测温腔体(321)设置有测温接触面(3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23)靠近所述测温面(21)的侧边与所述凹槽(322)的侧边相互挤压接触,使所述测温面(21)突出于所述测温接触面(323),并与所述测温接触面(323)呈一定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上设置测温槽(38),所述测温槽(38)通过所述测温接触面(323)与所述测温腔体(321)相连通,至少部分被测物(1)设置在所述测温槽(38)内,并与测温面(21)接触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面(21)施加给所述被测物(1)的力为5N

98N。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测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槽(38)在侧边端部设置导向角(31),所述被测物(1)经所述导向角(31)进入到所述测温槽(3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郝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