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载电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重载电机
,特别涉及重载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通过电机轴输出旋转动力。
[000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机的负载也有变大的趋势。这样对电机提出了重载的要求。然而目前的电机在重载性能上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或者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手段为,重载电机结构,其包括电机轴、电机机壳以及两个端盖组件;端盖组件包括设置有轴承支撑部和端盖主体的端盖件,轴承支撑部固定在端盖主体内,轴承支撑部内嵌设有轴承;两个端盖主体分别固定在电机机壳的前端、后端;电机轴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重负载段、前被支撑段、中间段、后被支撑段;重负载段从电机机壳的前端外露;前被支撑段、后被支撑段分别相抵地穿过电机机壳前端、后端的轴承内圈;其还包括受力平衡组件;电机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重载电机结构,其包括电机轴(1)、电机机壳(2)以及两个端盖组件(3);端盖组件(3)包括设置有轴承支撑部(321)和端盖主体(322)的端盖件(32),轴承支撑部(321)固定在端盖主体(322)内,轴承支撑部(321)内嵌设有轴承(31);两个端盖主体(322)分别固定在电机机壳(2)的前端、后端;电机轴(1)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重负载段(11)、前被支撑段(14)、中间段(15)、后被支撑段(19);重负载段(11)从电机机壳(2)的前端外露;前被支撑段(14)、后被支撑段(19)分别相抵地穿过电机机壳(2)前端、后端的轴承(31)内圈;其特征是:还包括受力平衡组件(5);电机机壳(2)前端的端盖组件为前端盖组件(4);电机机壳(2)前端的轴承、端盖件分别为前轴承(41)、前端盖件(42);前轴承(41)包括第一前轴承(411)以及第二前轴承(412);前端盖件(42)包括前轴承支撑部(421)以及前端盖主体(422),前轴承支撑部(421)固定在前端盖主体(422)内;受力平衡组件(5)包括抵持件(52)以及底端设置有变向凸起(511)的受力变向件(51);前端盖件(42)设置有与前轴承支撑部(421)连通的受力平衡槽(44),受力变向件(51)设置在受力平衡槽(44)内且能绕变向凸起(511)转动;抵持件(52)包括第一抵持件(521)以及第二抵持件(522),第一抵持件(521)、第二抵持件(522)均与受力变向件(51)顶端连接,第一抵持件(521)与第一前轴承(411)的底端相抵,第二抵持件(522)与第二前轴承(412)的底端相抵;第一抵持件(521)和第一前轴承(411)位于变向凸起(511)的前侧,第二抵持件(522)和第二前轴承(412)位于变向凸起(511)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电机结构,其特征是,电机机壳(2)前端的轴承(31)为仅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电机机壳(2)后端的轴承(31)为可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电机结构,其特征是,电机机壳(2)后端的轴承(31)的内圈直径小于后被支撑段(19)的内圈直径,电机机壳(2)后端的轴承(31)为可同时承受径向和向前的轴向载荷的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电机结构,其特征是,电机机壳(2)后端的轴承(31)的载荷为电机机壳(2)前端的轴承(31)的载荷的一点五倍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电机结构,其特征是,电机机壳(2)固定设置有机壳地脚(29),电机机壳(2)的前端面为机壳前直口(25),端盖主体(322)设置有端盖直口(323),机壳地脚(29)、机壳前直口(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锋,霍慧,朱海生,陈主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