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测BRCA突变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模型及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预测BRCA突变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模型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5%
‑
10%的乳腺癌病例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且被证实其肿瘤发生与特定的易感基因相关。其中,BRCA1和BRCA2基因是最重要的两个乳腺癌易感基因。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的欧美健康女性患者终身累积乳腺癌发病风险可达70%,且家系中有2名及以上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携带者其乳腺癌发病风险是无家族史携带者的2倍左右。来自中国的研究数据发现,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到70岁累积乳腺癌发病风险为37.9%和36.5%,是一般中国健康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3.6%)的10倍左右。更重要的是,已经确诊为单侧乳腺癌的BRCA1/2突变携带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也显著升高。国外研究显示, BRCA1/2突变携带者的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为2%
‑
4%/年,显著高于一般散发乳腺癌人群(0.4%/年)。
[0003]因此,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测BRCA突变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为:LP=β1×
X1+β2×
X2+β3×
X3+β4×
X4;其中,LP为风险分值;X1为突变位点靠近BRCA1/2基因的3' cDNA编码区的风险因素,X2为一级亲属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的风险因素,X3为乳腺癌首诊年龄的风险因素,X4为激素受体状态的风险因素,β1、β2、β3、β4为各项风险因素的偏回归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BRCA突变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因素X1的偏回归系数β1取值范围为0.72
‑
0.75,所述风险因素X2的偏回归系数β2取值范围为0.73
‑
0.76,所述风险因素X3的偏回归系数β3取值范围为0.79
‑
0.82,所述风险因素X4的偏回归系数β4取值范围为0.62
‑
0.6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BRCA突变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位点靠近BRCA1/2基因的3' cDNA编码区具体包括:突变位点位于BRCA1 c.4072 to 3'或BRCA2 c.6402 to 3'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BRCA突变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位点为BRCA突变乳腺癌患者的BRCA1/2突变位点,若患者的突变位点位于BRCA1 c.4072
‑
3'或BRCA2 c.6402
‑
3'则X1为1,患者的突变位点位于BRCA1 5'
‑
c.4071或BRCA2 5'
‑
c.6401则X1为0;所述一级亲属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为BRCA突变乳腺癌患者的一级亲属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当一级亲属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1例时,X2为1,无一级亲属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时,X2为0;所述乳腺癌首诊年龄为BRCA突变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首诊年龄,当乳腺癌首诊年龄≤45岁时,X3为1,当乳腺癌首诊年龄>45岁时,X3为0;所述激素受体状态为BRCA突变乳腺癌患者的激素受体状态,当激素受体阳性时,X4为1,当激素受体阴性时,X4为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BRCA突变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模型,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模型生成列线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测BRCA突变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线图第一行为分值标尺;第二行为BRCA1/2突变位点,突变位点为BRCA1 c.4072
‑
3'或BRCA2 c.6402
‑
3'则选择“within 3'_cluster_region”,患者的突变位点为BRCA1 5'
‑
c.4071或BRCA2 5'
‑
c.6401则选“outsid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云涛,孙洁,姚璐,张娟,徐晔,胡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