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百合,学名(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百合科、百合属、野百合种,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以采收鳞茎作为食用栽培,其生长发育对土壤要求是富含腐殖质高、土层深厚、湿润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不同生长期对土壤湿度要求差异大。现有栽培技术基于百合生长发育对土壤的要求进行种植区域选择,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
[0003]一是种植区域选择较窄,对于黏土、沼泽土、盐碱土区域难以推广种植,要求PH在5.5
‑
6.5之间的微酸性砂壤土为宜,含氟和氯离子土壤不宜种植百合;
[0004]二是百合生长易受温度和土壤湿度影响,种植产量不稳定。最适宜的温度16℃
‑
25℃,气温低于10℃,生长受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地块选择,选择1750米
‑
2600米海拔范围、交通便利、土地平整田块或是阳坡的梯田,土壤质地以砂土或砂壤土,不宜连茬种植;步骤2:施足基肥,种植前,深翻土壤,并施用2000
‑
3000千克/亩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钙50千克/亩撒施,然后深耕细耙;步骤3:整地垄墒,墒面以1.5米一1.7米开沟,墒高20cm
‑
30cm,厢沟深30cm
‑
40cm,便于排水,以挖到犁底层为宜,田块过大、过平的地块要开挖挖腰沟,腰沟比主沟深,保持雨季排水通畅、墒面无积水,如果是坡地厢沟可以浅一点,据地块情况灵活掌握;墒面开沟,按照百合种球鳞茎大小来确定开沟深度和行距,深度是种球直径的3倍;步骤4:土壤消毒,种植前在种植沟内用敌克松和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用量2
‑
5千克/亩,防治百合枯萎病和根腐病;步骤5:施足底肥,在播种沟内均匀撒入复合肥或腐熟有机肥作为底肥,复合肥80千克/亩,有机肥1200
‑
1500千克/亩;用细土将复合肥或有机肥覆盖;步骤6:合理密植,种植密度根据百合种球鳞茎单个大小作适当的调整,种球重量25克以上的种植行距25cm,株距15cm;种球重量15
‑
20克的种植行距15
‑
20cm,株距7
‑
10cm;10克以下的相对调整种植密度;对于当年种植次年就成商品的百合种球,单个重量须在25克以上,用种量在400
‑
600千克/亩,种植两年才能成为商品的百合种植密度用种量不少于300千克/亩;步骤7:播种覆盖,播种时,百合鳞茎的牙尖要朝上,同时,用辛硫毒死蜱颗粒剂,每两颗百合种球之间放入1
‑
2粒辛硫毒死蜱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种球摆放后覆盖第一层松针或松壳,厚度10cm,在第一层覆盖物松针或松壳上覆土5cm扒平盖严播种沟,墒面要饱满、平整,防止雨季积水,最后覆盖第二层松针或松壳,厚度15cm;百合播种后至出苗发叶前保持土壤湿度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书,侯开雄,何永琼,何劲,余菊兰,林培胜,冷树梅,王平,李才荣,邓凌云,金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大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