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耐低氮田间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410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蒜耐低氮田间鉴定方法,首先对田间设不施氮肥采用PK肥处理地块和正常施氮肥采用NPK肥地块,在大蒜鳞茎膨大后期,调查两个地块的大蒜叶鲜重和茎鲜重,并计算叶相对鲜重和茎相对鲜重,根据相对鲜重鉴定大蒜品种的耐低氮性;该方法采用形态学指标(叶相对鲜重和茎相对鲜重)筛选鉴定大蒜品种耐低氮性,具有可操作性强,简单易行,实用高效等优点,是一种可靠实用的筛选耐低氮型大蒜材料的有效方法。申请人的试验亦表明,通过该法可获得有效的大蒜耐低氮筛选和鉴定指标,并且准确区分出了耐低氮型、氮敏感型和中间型3种大蒜品种类型,为大规模田间耐低氮品种筛选奠定了基础。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蒜耐低氮田间鉴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蔬菜耐低肥鉴定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蒜耐低氮田间鉴定的方法,属耐低肥鉴定


技术介绍

[0002]大蒜属喜肥耐肥作物,尤其氮素对大蒜产量影响最大。当前生产上蒜农普遍盲目重施氮肥,而这不仅增加了其种植成本,还加重了大蒜二次生长现象,并导致氮素向环境中的转移。因此,在确保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氮肥的施用量已成为大蒜栽培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选育耐低氮品种,充分挖掘作物自身的基因潜力,摆脱对肥料的过分依赖,是减肥增效的理想途径,可实现在维稳产量的同时,减少氮肥投入量的目的,对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而耐低氮品种的鉴定评价方法,是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目前,在大蒜上,减氮稳产相关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氮素最佳供应水平及形态上,耐低氮大蒜品种的鉴定评价工作尚鲜见报道,故而无法挖掘和利用大蒜自身的耐低氮潜力。
[0003]虽然前人已采用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积累量等指标对大田作物或蔬菜作物耐低氮品种筛选上做了初步研究,但工作量较大,筛选效率低,不能适用于大批量的品种筛选工作,而采用形态学指标筛选和鉴定耐低氮品种比氮素利用效率指标更为简单,可极大降低工作量,提高筛选效率。本领域需要通过简单有效的鉴定方法来筛选目前已有的大蒜品种材料,挖掘获得大蒜种质资源库中的耐低氮型种质资源,从而实现在我国贫瘠的土地或减氮栽培模式中种植生产,以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可为我国大蒜耐低氮育种工作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大蒜耐低氮田间鉴定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可靠、简单有效且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真实反应材料的耐低氮性,可直接应用于大蒜已育成品种的耐低氮性鉴定,指导耐低氮型大蒜品种选育工作。
[0005]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蒜耐低氮田间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田间设不施氮肥采用PK肥处理地块和正常施氮肥采用NPK肥地块,在大蒜鳞茎膨大后期,调查两个地块的大蒜叶鲜重和茎鲜重,并计算叶相对鲜重和茎相对鲜重,根据相对鲜重鉴定大蒜品种的耐低氮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06]步骤1)NPK肥处理地块整地施肥:大蒜种植前将50kg/667m2的三元复合肥和20kg/667m2尿素作为基肥均匀撒施后立即翻耕整地,返青期追施15kg/667m2尿素;
[0007]步骤2)PK肥处理地块整地施肥:大蒜种植时P、K施入量和施入方式均与施氮区一致,分别由过磷酸钙和硫酸钾提供,不施N肥;
[0008]步骤3)蒜种选择及播种:选择蒜头圆整、蒜瓣肥大、顶芽肥壮,无病斑和机械损伤的,具有待鉴定大蒜品种典型特征的鳞茎作为种蒜,播种前将蒜头分瓣,去除蒜脱,用百菌清、多菌灵药剂浸种,于10月上旬播种,行距20cm,株距12cm,播后覆土、镇压后及时喷洒除草剂并覆地膜;
[0009]步骤4)相对鲜重调查:鳞茎膨大后期,分别调查PK肥处理地块和NPK肥处理地块内的叶鲜重和茎鲜重,每地块每品种同取3株,以3株平均值作为该地块品种实测值,计算相对鲜重,相对鲜重=不施氮肥鲜重/常规施氮鲜重;
[0010]步骤5)叶相对鲜重≥0.6、茎相对鲜重≥0.5的大蒜品种选为耐低氮型品种;叶相对鲜重≤0.3、茎相对鲜重≤0.4的大蒜品种选为低氮敏感型品种。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方法采用形态学指标(叶相对鲜重和茎相对鲜重)筛选鉴定大蒜品种耐低氮性,具有可操作性强,简单易行,实用高效等优点,是一种可靠实用的筛选耐低氮型大蒜材料的有效方法。申请人的试验亦表明,通过该法可获得有效的大蒜耐低氮筛选和鉴定指标,并且准确区分出了耐低氮型、氮敏感型和中间型3种大蒜品种类型,为大规模田间耐低氮品种筛选奠定了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效果,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3]实施例1、
[0014]1.试验材料和方法
[0015]1.1试验材料:选用我国当前主栽或优质资源材料中28份不同遗传背景大蒜品种作参试材料,品种名及编号见表1。
[0016]表1供试大蒜材料品种信息
[0017][0018]。
[0019]1.2试验方法:
[0020]试验在示范基地进行,本试验基础土壤为粘壤土,pH 8.50,有机质13.19g/kg,全N0.91 mg/kg,有效磷(P2O5)17.69mg/kg,速效钾(K2O)117.70mg/kg。
[0021](1)NPK肥处理地块整地施肥:大蒜种植前将50kg/667m2的三元复合肥和20kg/667m2尿素作为基肥均匀撒施后立即翻耕整地,返青期追施15kg/667m2尿素。
[0022](2)PK肥处理整地施肥:大蒜种植时P、K施入量和施入方式均与施氮区一致,分别
由过磷酸钙和硫酸钾提供,不施N肥。
[0023](3)蒜种选择及播种:选择蒜头圆整、蒜瓣肥大、顶芽肥壮,无病斑和机械损伤的,具有待鉴定大蒜品种典型特征的鳞茎作为种蒜,播种前将蒜头分瓣,去除蒜脱,用百菌清、多菌灵等药剂浸种,于10月上旬播种,行距20cm,株距12cm,播后覆土、镇压后及时喷洒除草剂并覆盖地膜。
[0024]1.3调查及数据统计:相对鲜重调查:鳞茎膨大后期,调查不施氮肥和常规施氮处理的叶鲜重和茎鲜重,每小区每品种取3株,以3株平均值作为该小区品种实测值,计算相对鲜重,相对鲜重=不施氮肥鲜重/常规施氮鲜重。
[0025]叶相对鲜重≥0.6、茎相对鲜重≥0.5的大蒜品种选为耐低氮型品种,叶相对鲜重≤0.3、茎相对鲜重≤0.4的大蒜品种选为低氮敏感型品种。
[0026]2.结果与分析
[0027]2.1不同大蒜品种间叶鲜重和茎鲜重的基因型差异
[0028]如表2,叶鲜重和茎鲜重在无氮和常规施氮处理下绝对值和相对值的变异系数均较大,表明叶鲜重和茎鲜重对不同氮素水平具有一定敏感性,对氮素的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符合作物耐低氮性筛选指标要求。利用叶相对鲜重和茎相对鲜重作为筛选指标,值越高,其耐低氮性越强,本试验中将叶相对鲜重≥0.6、茎相对鲜重≥0.5的大蒜品种选为耐低氮型品种,叶相对鲜重≤0.3、茎相对鲜重≤0.4的大蒜品种选为低氮敏感型品种,准确区分出了耐低氮型(品种编号为20、22、27)、低氮敏感型(品种编号为3、4、6)和中间型(其余22个品种)3种大蒜品种类型。
[0029]表2不同大蒜品种叶鲜重和茎鲜重调查分析表
[0030][003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蒜耐低氮田间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田间设不施氮肥采用PK肥处理地块和正常施氮肥采用NPK肥地块,在大蒜鳞茎膨大后期,调查两个地块的大蒜叶鲜重和茎鲜重,并计算叶相对鲜重和茎相对鲜重,根据相对鲜重鉴定大蒜品种的耐低氮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步骤1)NPK肥处理地块整地施肥:大蒜种植前将50 kg/667 m2的三元复合肥和20 kg/667 m2尿素作为基肥均匀撒施后立即翻耕整地,返青期追施15 kg/667 m2尿素;步骤2)PK肥处理地块整地施肥:大蒜种植时P、K施入量和施入方式均与施氮区一致,分别由过磷酸钙和硫酸钾提供,不施N肥;步骤3)蒜种选择及播种:选择蒜头圆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灿玉杨峰樊继德陆信娟赵永强史新敏张碧薇葛杰杨青青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权利要求书一页说明书五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