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厂自含硝酸盐尾水的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42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厂自含硝酸盐尾水的投放装置,包括输水管道、箱体及配水板,输水管道的进水端连通污水厂尾水输水设施,输水管道的排水端连通箱体;箱体贴合设置在水体底部的底泥上,箱体的排水端固设贴合在底泥表面上的配水板,且箱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开设有多级连通且容积依次增大的减速腔;减速腔的进水端均设有减速区,减速腔的排水端均设有弧形的减速挡板,且相邻两个减速腔内的减速挡板交错设置。该投放装置可将污水厂尾水输送至水体底部,使尾水内的硝酸盐直接作用于污染底泥,且投放装置具有消能减速功能,可将污水厂尾水作为水体的长期补水水源,提高水体流速和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动力和生境条件。改善水动力和生境条件。改善水动力和生境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厂自含硝酸盐尾水的投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治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厂自含硝酸盐尾水的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和城市化发展,城市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水体历史沉积形成的底泥向水体释放的污染物是最主要的内源污染。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水体治理工作,通过为期5年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水体黑臭消除,完成了历史底泥的清淤,缓解了内源污染问题。但是在后续的水体水质维持阶段,由于管网沉积物冲刷入河、干湿沉降、降雨径流污染、水生植物残体等不可避免的问题,仍将持续产生新的污染污泥,若不定期对底泥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则无法维持水体治理成效,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返黑返臭。水体污染底泥的治理,主要措施包括底泥清淤、化学药剂投加,及微生物制剂投加等。
[0003]底泥清淤措施可从根本上去除污染底泥,但是存在施工周期长,费用高,且大部分工程实施前需将河道排空,不仅影响水体功能和景观效果,且对城市排水防涝产生隐患;微生物制剂投加的方法,通过接种优势菌种,取代易产生还原性物质的厌氧微生物,改善水体微生物环境,但为了维持效果需持续监测并补充微生物制剂,且外源物种的引入存在生态安全隐患;用于治理污染底泥的化学药剂主要有氢氧化钙、硝酸钙、过氧化钙等,通过无机盐与厌氧底泥中释放的磷酸盐反应,生成性质稳定的钙磷,避免磷酸盐进入水体,造成富营养化。由于硝酸盐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电子受体,氧化硫化物,抑制臭味气体释放,硝酸钙的治理效果更好。但是,所投加的化学药剂大多具有较强的碱性,且一次性使用量较大,往往会导致水体生态严重破坏。
[0004]采用投加硝酸钙等化学药剂的方法治理水体底泥时,由于化学药剂并非持续投加,两次投加之间都会间隔一定的时间,为了延长治理效果,往往一次性投加过量的化学药剂,大量的使用化学药剂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当药剂中的有效成分(硝酸盐、钙离子)消耗完后,底泥将恢复厌氧环境,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将重新释放磷酸盐及恶臭气体,污染问题反复。虽然投加硝酸钙等化学药剂在短时间内可快速改善底泥污染问题,但是治理成效难以维持,需频繁检测水体及底泥环境变化,并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大量投加化学药剂。同时商用硝酸钙中常混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具有一定的碱性,对环境造成影响。
[0005]水体整治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环境领域的重要攻坚内容,虽然我国水体治理已初见成效,各地已开展水生态构建和恢复工作,建立科学的、生态安全、环境友好的新生污染底泥治理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污水厂自含硝酸盐尾水的投放装置,该投放装置可将污水厂尾水输送至水体底部,使尾水内的硝酸盐直接作用
于污染底泥,且投放装置具有消能减速功能,可将污水厂尾水作为水体的长期补水水源,提高水体流速和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动力和生境条件。
[0007]一种污水厂自含硝酸盐尾水的投放装置,投放装置包括输水管道、箱体及配水板,其中输水管道的进水端连通污水厂尾水输水设施,输水管道的排水端连通箱体;箱体贴合设置在水体底部的底泥上,箱体的排水端固设贴合在底泥表面上的配水板,且箱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开设有多级连通且容积依次增大的减速腔;减速腔的进水端均设有减速区,减速腔的排水端均设有弧形的减速挡板,且相邻两个减速腔内的减速挡板交错设置。
[0008]而且,箱体的排水端侧壁上开设有配水口,且箱体的排水端侧壁底部沿水平方向固设配水板;配水口位于泥水界面上方20cm~30cm处;配水板的外周垂向固设有向上延伸的高立板,且配水板上制出有多个垂向贯通的配水孔。
[0009]本技术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0010]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厂自含硝酸盐尾水的投放装置,有效避免了直接向水体投加化学药剂治理底泥污染时,造成的药剂过量投加导致的化学污染和水体生态破坏,以及药剂消耗完水体污染反复等问题。本技术通过污水资源利用,将硝酸盐含量稳定的污水厂尾水引入水体底泥区域,为污染底泥持续提供稳定的安全浓度的硝酸盐,可持续改善和维持底泥的厌氧环境,避免黑臭物质产生;同时,区别于常见的污水厂尾水排放与水体表面的做法,本投放装置通过将污水厂尾水引入底泥区域,避免了尾水中的硝酸盐被水体上层生物利用转化或水体稀释等造成的下部硝酸盐浓度过低,而无法作用于底泥的问题;本投放装置具有消能减速功能,使具有一定冲击速度的重力流或压力流尾水流速降至0.1~0.3m/s以下,即保证了底泥不被大量搅动翻扰造成水体浑浊,又可延长泥水混合接触时间,使硝酸盐与表层底泥充分接触发生作用,为硝酸盐改善底泥厌氧环境提供足够的接触时间;本投放装置采用的减速腔采用逐级扩增与减速挡板结合减速的形式,可在小空间内实现消能减速,投放装置占地小,结构简单,同时孔板式配水板可有效扩大尾水与底泥的接触面积,提升治理范围和效果。
[0011]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厂自含硝酸盐尾水的投放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备以下优势:
[0012](1)本技术利用污水厂尾水中硝酸盐的氧化性,氧化底泥还原性物质,改善水体污染底泥的厌氧环境,避免磷酸盐等污染物质向水体释放,及硫化氢等臭气释放,避免水体水质恶化甚至黑臭。
[0013](2)本技术的污水厂尾水硝酸盐含量较低,在对底泥治理的同时,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0014](3)本技术的污水厂尾水为持续向水体补水,不仅可长期维持了污染底泥的治理效果,避免不定期投加化学药剂导致的污染反复问题,还可有效提升水体流速,提高自净能力。
[0015](4)本技术通过污水厂尾水生态回用与水体,不仅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还避免大量投加化学药剂造成水环境的破坏,同时具有良好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0016](5)本技术的污水厂尾水回用投放装置将尾水输送至水体底部的泥水界面处,实现了硝酸盐与底泥的充分接触,避免表面补水造成的硝酸盐被藻类及水生植物利用,而无法作用于底泥的问题。
[0017](6)本技术的污水厂尾水回用投放装置包含箱体内多级设置的减速腔和配水板,由此形成水流的消能区和配水区,以此来实现水压力和流速削减,避免底泥被过度扰动造成水体浑浊,并延长了硝酸盐与底泥的接触作用时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投放装置的主视图(箱体内部剖视);
[0019]图2为本技术中投放装置的俯视图(箱体内部剖视);
[0020]图中:1

输水管道;2

箱体;3

减速腔;4

减速挡板;5

配水口;6

高立板;7

配水板;8

底泥;9

减速区;10

配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厂自含硝酸盐尾水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包括输水管道、箱体及配水板,其中输水管道的进水端连通污水厂尾水输水设施,输水管道的排水端连通箱体;所述箱体贴合设置在水体底部的底泥上,箱体的排水端固设贴合在底泥表面上的配水板,且箱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开设有多级连通且容积依次增大的减速腔;所述减速腔的进水端均设有减速区,减速腔的排水端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波孙永利黄鹏田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