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后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些尾气后处理装置通常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柴油颗粒捕集器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等。为了便于柴油颗粒捕集器的维护,将其设计成可拆卸是业界的主流做法。众所周知,尾气后处理装置通常借助支架组件安装于车身支架。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组件通常包括捆扎在柴油氧化催化器、柴油颗粒捕集器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上的扎带,这种设计不利于拆卸柴油颗粒捕集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后处理组件、第二后处理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下游的第一连接腔体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腔体组件连通的混合管组件、与所述混合管组件连通的第二连接腔体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腔体组件的下游的第三后处理组件,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第一后处理载体,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后处理组件、第二后处理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下游的第一连接腔体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腔体组件连通的混合管组件、与所述混合管组件连通的第二连接腔体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腔体组件的下游的第三后处理组件,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第一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中的第二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三壳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三壳体中的第三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腔体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以及所述混合管组件上的支架组件;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架,所述混合管组件和/或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为两个且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混合管组件和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均包括所述第二支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混合管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卡箍以及第二卡箍,其中所述第一卡箍连接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所述第二卡箍连接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腔体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支架、枢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绑带以及枢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混合管组件,所述第二绑带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三壳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绑带通过第一固件元件与所述第一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绑带通过第二固件元件与所述第二端部可拆卸地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包括第一平直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林,刘豫辉,童毅君,崔海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