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HBsAg中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420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HBsAg中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其步骤包括提供疑似hook样本,向疑似hook样本中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添加包被在发光微粒表面的乙肝表面抗体、标记生物素的乙肝表面抗体、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进行混合反应,并读取反应后的发光信号值,若信号值大于4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hook样本,若信号值小于2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非hook样本。该方法可以在不稀释的情况下直接识别HBsAg检测中存在的hook效应,反应时间较短,可完全由全自动化完成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临床检测效率。大大提高了临床检测效率。大大提高了临床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HBsAg中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检测
,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HBsAg中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技术是目前的一种新型免疫学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后距离拉近的原理来识别结合相和未结合相,可以做到均相检测。而传统的免疫检测技术则是以非均相方式进行检测,该过程需要通过洗涤来分离结合相和未结合相。由此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省去洗涤过程。省去该过程,则可以加快检测速度,同时避免洗涤不干净带来的污染,精密度更好。但是,不洗涤同时也带来了hook效应问题,即在检测物浓度极高时,反而会出现检测结果显示为较低的值,尤其是对采用夹心法检测的项目。目前的传染病检测项目中,多是定性检测,因此即使出现hook效应,也多不影响正常的定性诊断。
[0003]然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临床上则常常有定量的需求。目前临床上乙肝治疗的最理想效果就是HBsAg浓度下降,最终变为阴性。但是利用光激化学发光检测平台进行检测时,如果出现hook效应,则会误导临床治疗。即样本本来是一个极高的浓度,比如1000000ng/mL,但是检测显示结果反而较低,常常只有50

300ng/mL,虽然治疗一段时间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光激化学发光检测平台缺检测不到样本浓度的降低,这样会误导临床治疗方案效果不明显,实则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0004]目前能够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主要是对样本进行一次光激化学发光检测平台检测后,对判定为疑似hook样本进行稀释,然后将稀释后的样本利用光激化学发光检测平台再检测一次。但是由于仪器不是都设置有稀释功能,需要手工进行稀释,增加了临床操作的繁琐,且稀释后再次检测,检测时间增加了一倍,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HBsAg中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HBsAg中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提供疑似hook样本;
[0008]步骤二、向疑似hook样本中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添加包被在发光微粒表面的乙肝表面抗体、标记生物素的乙肝表面抗体、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进行混合反应,并读取反应后的发光信号值,若信号值大于4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hook样本,若信号值小于2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非hook样本。
[0009]如此,具体原因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与现有的稀释法最终确定样本的分类进行比对,发现当样本为非hook时,其发光信号值基本上都低于2000的;而当样本为hook样本时,其发
光信号值基本上都高于4000。倘若本专利技术只设置一个临界值来具体划分,那么在临界值附近的样本就无法进行准确归类。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信号值大于4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hook样本,若信号值小于2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非hook样本,使得介于2000至4000之间的样本归属具有较大的缓冲区域,分界很清楚,而介于2000至4000之间的样本可以再通过现有的稀释法进一步进行归类。即,本专利技术特别适合大批量样本的快速检测,有效解决了大批量样本检测时会由于稀释样本较多而无法满足正常临床发报告时间的问题。
[0010]基于上述,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疑似hook样本、所述包被在发光微粒表面的乙肝表面抗体、所述标记生物素的乙肝表面抗体、所述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之间的体积比为1:1:1:10。
[0011]基于上述,所述步骤二包括:向10μL所述疑似hook样本中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添加10μL所述包被在发光微粒表面的乙肝表面抗体、10μL所述标记生物素的乙肝表面抗体、100μL所述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之后在37℃温度下混合反应1min,并读取反应后的发光信号值,若信号值大于4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hook样本,若信号值小于2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非hook样本。
[0012]基于上述,所述步骤一包括:利用光激化学发光检测平台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样本进行检测,并读取反应后的发光信号值,并根据已有校准曲线获得浓度结果,将浓度在0.2ng/mL~500ng/mL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样本判定为疑似hook样本。
[0013]具体地,所述步骤一包括:将25μ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样本与25μL包被在发光微粒表面的乙肝表面抗体、25μL标记生物素的乙肝表面抗体进行混合反应15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175μ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进行反应10min,整个反应在37
°
中进行,并读取反应后的发光信号值,并根据已有校准曲线获得浓度结果,将浓度在0.2ng/mL~500ng/mL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样本判定为疑似hook样本。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HBsAg中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可以在不稀释的情况下直接识别HBsAg检测中存在的hook效应,而且只需要1min就可以完成识别过程,无需手工稀释,反应时间较短,可以完全由全自动化完成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临床检测效率。
[001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将信号值大于4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hook样本,若信号值小于2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非hook样本的原因为本专利技术通过与现有的稀释法最终确定样本的分类进行比对,发现当样本为非hook时,其发光信号值基本上都低于2000的;而当样本为hook样本时,其发光信号值基本上都高于4000,从而可以使得hook样本和非hook样本有较好的区分度,识别度较高,解决存在的hook问题,保证临床HBsAg定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在浓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对临床样本用量和较为昂贵的抗体试剂体积用量均降低到只需要10微升,对临床样本的采取量没有更高要求,需要付出的检测成本也较小,从而达到以较低的成本代价来高效、快速、准确地解决HBsAg定量检测的hook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特别适合大批量样本的快速检测,有效解决了大批量样本检测时会由于稀释样本较多而无法满足正常临床发报告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利用常规的稀释法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检测时反应机理中各符号指代物质。
[0017]图2为利用常规的稀释法对样本进行检测时样本的反应机理,图中A表示为非hook样本发生的反应类型,图中B为hook样本发生的反应类型。
[0018]图3为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检测时的反应机理,图中A表示为非hook样本发生的反应类型,图中B为hook样本发生的反应类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HBsAg中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疑似hook样本;步骤二、向疑似hook样本中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添加包被在发光微粒表面的乙肝表面抗体、标记生物素的乙肝表面抗体、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进行混合反应,并读取反应后的发光信号值,若信号值大于4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hook样本,若信号值小于2000,将疑似hook样本确定为非hook样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HBsAg中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疑似hook样本、所述包被在发光微粒表面的乙肝表面抗体、所述标记生物素的乙肝表面抗体、所述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之间的体积比为1:1:1: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HBsAg中识别hook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向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心沈晓明赵素玲王炜任伟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