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进料斗流量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81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米进料斗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导料筒及设置在导料筒上端与其相连通的集料斗,还包括设置在导料筒内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电机、传动轴、固定块、上调节块、下调节块、弹簧、螺母,固定块为沿轴向设置中心贯通孔一的圆柱体,中心贯通孔一包括上部的上锥形孔、中部的圆柱形孔、下部的下锥形孔,固定块同轴嵌套在所述导料筒内,所述固定块四周通过螺钉与导料筒螺接固定,固定块上方设置上调节块,下方设置下调节块,上调节块为沿轴向设置中心孔贯通孔二的圆锥体,上调节块锥形朝下并部分伸入固定块的上锥形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流量调节效果好,不会出现阻塞现象,可实现大米加工设备满负荷工作。大米加工设备满负荷工作。大米加工设备满负荷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进料斗流量调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大米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大米进料斗流量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以保证生产安全。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然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大米。现代新型大米还应用色选、风选、去菌除尘、灭菌绝虫、抗菌、阻氧、抑酶、仿生包装等加工技术以使大米更卫生安全,鲜香营养,损耗更小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
[0003]在大米的筛选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进料机构,进料时,为了避免大米的进料量不稳定,导致资源浪费,同时避免大米的进料量过多时无法达到效果,因此,通常在进料时需要流量控制机构,现有的流量控制机构操作较复杂,很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进料斗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导料筒(1)及设置在所述导料筒(1)上端与其相连通的集料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料筒(1)内的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电机(31)、传动轴(32)、固定块(33)、上调节块(34)、下调节块(35)、弹簧(36)、螺母(37),所述固定块(33)为沿轴向设置中心贯通孔一(331)的圆柱体,所述中心贯通孔一(331)包括上部的上锥形孔(3310)、中部的圆柱形孔(3311)、下部的下锥形孔(3312),所述固定块(33)同轴嵌套在所述导料筒(1)内,所述固定块(33)四周通过螺钉与所述导料筒(1)螺接固定,所述固定块(33)上方设置上调节块(34),下方设置下调节块(35),所述上调节块(34)为沿轴向设置中心孔贯通孔二(341)的圆锥体,所述上调节块(34)锥形朝下并部分伸入所述固定块(33)的上锥形孔(3310)内,所述下调节块(35)为沿轴向设置中心孔贯通孔三(351)的圆锥体,所述下调节块(35)锥形朝上并部分伸入所述固定块的下锥形孔(3312)内,所述传动轴(32)从上向下依次穿过所述中心孔贯通孔二(341)、中心贯通孔一(331)、中心孔贯通孔三(351)后向下延伸,所述传动轴(32)与所述固定块(33)的圆柱形孔(3311)之间形成过流间隙,所述下调节块(35)底部的所述传动轴(32)上套设弹簧(36),所述弹簧(36)下端与所述传动轴(32)上固定的螺母(37)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涛马建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青铜峡市朔旺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