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紧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74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紧固定器,包括壳体、轴套、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壳体中空,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相对两侧的内壁分别设有导向部;轴套中空,轴线竖直设置,顶端的外壁与第一限位孔的孔壁固定连接;第一传动单元整体为长条结构,轴线竖直设置,下部和中部设于壳体内,顶端穿过轴套延伸至壳体的外部,能够上下移动;第二传动单元为长条结构,轴线与第一传动单元的轴线相互垂直,一端设于壳体内,另一端通过第二限位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能够左右移动;第一传动单元的中部设有卡接槽;第二传动单元设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卡接部;卡接部与卡接槽相适配,能够沿导向部朝向卡接槽或背向卡接槽移动。接槽移动。接槽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紧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设备运输时用于设备定位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压紧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设备进行长途运输时,压紧固定器能够压住设备的底部的边缘,以使设备的底面与车厢的内底面紧密相贴,从而使得设备在车厢内不易发生跳动,进而降低设备遭受损坏的可能性。通常,在压紧固定器的内部设有传动单元,在压紧固定器的顶部设有压杆,压杆随传动单元运动以按压设备的底部或释放设备的底部。
[0003]然而,对于传统的压紧固定器,其传动单元的传动精度较低,制约了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传统的压紧固定器的传动单元的传动精度较低,制约了压紧固定器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紧固定器。
[0005]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压紧固定器,包括壳体、轴套、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
[0006]壳体中空,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相对两侧的内壁分别设有导向部;
[0007]轴套中空,轴线竖直设置,顶端的外壁与第一限位孔的孔壁固定连接;
[0008]第一传动单元整体为长条结构,轴线竖直设置,下部和中部设于壳体内,顶端穿过轴套延伸至壳体的外部,能够上下移动;
[0009]第二传动单元为长条结构,轴线与第一传动单元的轴线相互垂直,一端设于壳体内,另一端通过第二限位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能够左右移动;
[0010]第一传动单元的中部设有卡接槽;第二传动单元设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卡接部;卡接部与卡接槽相适配,能够沿导向部朝向卡接槽或背向卡接槽移动。
[0011]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壳体的相对两侧的内壁分别设有一个导向部;
[0012]每个导向部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的体长方向与下导轨的体长方向相同,底端面与下导轨的顶端面之间留有预设距离;
[0013]卡接部包括制动板;
[0014]制动板所在平面与第一传动单元的轴线相互垂直,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贴合于其中一个导向部的上导轨和下导轨,另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贴合于另一个导向部的上导轨和下导轨,一端设有让位凹槽;
[0015]让位凹槽与卡接槽相适配。
[0016]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导轨与壳体以及下导轨与壳体一体成型。
[0017]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卡接部还包括联动板;
[0018]联动板所在平面与制动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底端与制动板设有让位凹槽的一端
的相对端固定连接;
[0019]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牵引杆;
[0020]牵引杆的一端固定于联动板的中部,另一端穿过第二限位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0021]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单元包括顶杆;
[0022]顶杆的轴线竖直设置,底端设有限位环,中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的尺寸大于顶端垂直于轴线的截面的尺寸,上部的外壁设有螺纹;
[0023]顶杆的下部及中部设于壳体内,顶端穿过轴套延伸至壳体的外部,中部设有卡接槽。
[0024]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顶杆为中空,且底端开口的结构;
[0025]第一传动单元还包括第一弹簧;
[0026]第一弹簧的轴线竖直设置,上部及中部设于顶杆内;
[0027]第二传动单元还包括第二弹簧;
[0028]第二弹簧套设于牵引杆上,一端与壳体开设有第二限位孔的一端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与联动板远离制动板的一侧面相抵接。
[0029]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底板;
[0030]底板所在平面与第一传动单元的轴线相互垂直,中部的顶部设有四个铆柱,四个铆柱呈矩形阵列排布;
[0031]壳体的底端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四个第一安装孔与四个铆柱一一对应,通过铆柱和第一安装孔铆接底板与壳体;
[0032]底板的中部的顶部设有供第一弹簧的底端插入的盲孔,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固定孔;
[0033]牵引杆的一端与联动板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
[0034]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预设距离为1

12cm;
[0035]壳体的壁厚为1

12cm,顶端面与底板的顶端面的间距为20

120cm,相对两侧的外壁之间的间距为30

150cm;
[0036]轴套的外直径为12

36cm;
[0037]顶杆的外直径为12

30cm;
[0038]底板的长度为60

300cm,宽度为40

120cm,厚度为2

12cm。
[0039]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轴套的顶端垂直于轴线的截面的尺寸小于中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的尺寸。
[0040]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壳体的中部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
[0041]还包括压杆;
[0042]压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中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另一端朝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通过第二安装孔和定位孔使用紧固件能够固定连接压杆的一端与壳体;通过第三安装孔固定连接压杆的中部与第一传动单元的顶端。
[004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压紧固定器通过设置壳体,壳体为中空结构,能够支撑传动单元,并对传动单元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传动单元的使用寿命。第一限位孔能够初步限定第一传动单元的运动方向,第二限位孔能够初步限定第二传动单元的运动方向。第二传动单元的卡接部朝向卡接槽移动,并与卡接槽连接时,能够限制第一传动单元
上下移动。卡接部与卡接槽断开连接,并背向卡接槽移动时,第一传动单元能够自由上下移动。通过增设轴套,进一步地限制了第一传动单元的顶端的运动方向。通过在壳体的相对两侧的内壁设置导向部,有效地限制了卡接部的运动方向。整体上,使得传动单元的传动精度大大提高,避免了往复按压情况发生,有效地改善了压紧固定器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传动精度的提高,减少了传动过程中不必要的磨损,延长了压紧固定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44]图1是本技术一种压紧固定器一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0045]图2是图1所示的压紧固定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46]图3是图1所示的压紧固定器中壳体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4是图1所示的压紧固定器中轴套、第一传动单元、第二传动单元和底板一具体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9]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紧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轴套、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所述壳体中空,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相对两侧的内壁分别设有导向部;所述轴套中空,轴线竖直设置,顶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单元整体为长条结构,轴线竖直设置,下部和中部设于所述壳体内,顶端穿过所述轴套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能够上下移动;所述第二传动单元为长条结构,轴线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轴线相互垂直,一端设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孔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能够左右移动;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中部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二传动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相适配,能够沿所述导向部朝向所述卡接槽或背向所述卡接槽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的内壁分别设有一个导向部;每个所述导向部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的体长方向与所述下导轨的体长方向相同,底端面与所述下导轨的顶端面之间留有预设距离;所述卡接部包括制动板;所述制动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轴线相互垂直,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贴合于其中一个所述导向部的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另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贴合于另一个所述导向部的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一端设有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与所述卡接槽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下导轨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还包括联动板;所述联动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制动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底端与所述制动板设有所述让位凹槽的一端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板的中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紧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顶杆;所述顶杆的轴线竖直设置,底端设有限位环,中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的尺寸大于顶端垂直于轴线的截面的尺寸,上部的外壁设有螺纹;所述顶杆的下部及中部设于所述壳体内,顶端穿过所述轴套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中部设有所述卡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伏林汪俊玲毛瑞毛鹏辉吴琪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辛圣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