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悬置软垫,涉及机动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包括上骨架和下骨架,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块,其特征是,所述上骨架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和定位销;所述下骨架上设置有连接孔,下骨架的底部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上设置有与连接孔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缓冲块的上端和下端呈对角线设置有缓冲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缓冲减震性能更稳定,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的积极效果。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的积极效果。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的积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悬置软垫
[0001]本技术涉及机动车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悬置软垫安装在机动车发动机上,主要起减震作用。目前,机动车发动机悬置软垫一般采用纯橡胶加金属骨架结构,在实际中使用发现,其缓冲减震性能不稳定,有待进一步提高缓冲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以达到缓冲减震性能更稳定,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的目的。
[0004]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悬置软垫,包括上骨架和下骨架,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块,其特征是,所述上骨架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和定位销;所述下骨架上设置有连接孔,下骨架的底部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上设置有与连接孔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缓冲块的上端和下端呈对角线设置有缓冲坡。
[0005]进一步,所述上骨架为L型;所述下骨架包括L型骨架及其两侧对称设置的三角形连接骨架,所述连接骨架上设置有连接孔。
[0006]进一步,所述垫片包括长方形垫片本体和其两侧对称设置的三角形连接垫片,所述连接垫片与连接骨架相适配,所述垫片本体与L型骨架的底部相适配。
[0007]进一步,所述缓冲块由橡胶制作而成,其邵氏硬度为70
±
5HA;所述垫片由聚氨酯制作而成,其邵氏硬度为90
±
5HA。
[0008]进一步,所述上骨架、下骨架和缓冲块三者硫化成型;所述下骨架和垫片二者粘贴连接一起。
[0009]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悬置软垫,上骨架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和定位销,定位销用于定位安装,连接螺栓将上骨架与发动机连接。在下骨架的底部设置有垫片,且垫片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栓穿过连接孔和固定孔将垫片、上骨架、下骨架和缓冲块一起固定在车架上。在现有的纯橡胶加金属骨架的基础上,改进上骨架和下骨架的结构,在缓冲块的上端和下端呈对角线设置有缓冲坡,并增加了垫片,采用复合结构使缓冲减震性能更稳定,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及安全性要求。因此,本技术具有缓冲减震性能更稳定,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0010]附图部分公开了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其中,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上骨架和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的上骨架和下骨架的结构侧视图;
[0016]图6是本技术的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上骨架;11、连接螺栓;12、定位销;2、下骨架;21、连接孔;22、L型骨架;23、连接骨架;3、缓冲块;31、缓冲坡;4、垫片;41、固定孔;42、垫片本体;43、连接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
6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悬置软垫,包括上骨架1和下骨架2,上骨架1和下骨架2之间设置有缓冲块3,上骨架1上设置有连接螺栓11和定位销12;下骨架2上设置有连接孔21,下骨架2的底部设置有垫片4;垫片4上设置有与连接孔21相适配的固定孔41;缓冲块3的上端和下端呈对角线设置有缓冲坡31。
[0019]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上骨架1、下骨架2和缓冲块3放入根据产品尺寸制作专用硫化模具中,在全自动注射成型机按照工艺进行硫化成型,并进行产品修整。然后,使用聚氨酯专用粘合剂均匀涂抹于下骨架2表面,将垫片4紧密贴合到下骨架2上,通过50℃*30min烘烤实现粘合剂的固化,使垫片4与下骨架2粘合。最后,将定位销12用于定位安装,连接螺栓11将上骨架1与发动机连接。固定螺栓穿过连接孔21和固定孔41将垫片4、上骨架1、下骨架2和缓冲块3一起固定在车架上。
[0020]经试验测试,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悬置软垫的动刚度与静刚度的动静比保持在1.3
‑
1.5左右,其缓冲块3的硬度(邵氏A型)为70
±
5HA,垫片4的硬度(邵氏A型)为90
±
5HA。拉伸强度(Mpa)≥18;扯断伸长率(%)≥350%;缓冲块3与上骨架1、下骨架的2粘合强度(Mpa)≥4;垫片4与下骨架2的粘合强度(Mpa)≥4,采用复合结构,同时在缓冲块的上端和下端呈对角线设置有缓冲坡,使缓冲减震性能更稳定,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及安全性要求。
[0021]上述上骨架1为L型;下骨架2包括L型骨架22及其两侧对称设置的三角形连接骨架23,连接骨架23上设置有连接孔21。L型骨架22与上骨架1对应设置,分别设置在缓冲块3的上、下两端,增强缓冲减震性能。连接骨架23的连接孔21与车架连接,将上骨架1、下骨架2和缓冲块3固定在车架和发动机之间,使缓冲减震性能更稳定,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
[0022]上述垫片4包括长方形垫片本体42和其两侧对称设置的三角形连接垫片43,连接垫片43与连接骨架23相适配,垫片本体43与L型骨架22的底部相适配。垫片4的形状与下骨架2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使缓冲减震性能更稳定,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
[0023]上述缓冲块3由橡胶制作而成,其邵氏硬度为70
±
5HA;垫片4由聚氨酯制作而成,其邵氏硬度为90
±
5HA。缓冲块3和垫片4的材质和性能能够满足机动车缓冲减震需求,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
[0024]上述上骨架1、下骨架2和缓冲块3三者硫化成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下骨架2和垫片4二者粘贴连接一起,工艺简单,制造方便,同时使缓冲减震性能更稳定。
[0025]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悬置软垫,其上骨架1、下骨架2和缓冲块3的规格大小可根据车型进行定制,连接孔21、固定孔41的孔径、孔距和数量可根据车型进行定制。
[0026]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技术所述例的范围内,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均为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包括上骨架(1)和下骨架(2),上骨架(1)和下骨架(2)之间设置有缓冲块(3),其特征是,所述上骨架(1)上设置有连接螺栓(11)和定位销(12);所述下骨架(2)上设置有连接孔(21),下骨架(2)的底部设置有垫片(4);所述垫片(4)上设置有与连接孔(21)相适配的固定孔(41);所述缓冲块(3)的上端和下端呈对角线设置有缓冲坡(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软垫,其特征是,所述上骨架(1)为L型;所述下骨架(2)包括L型骨架(22)及其两侧对称设置的三角形连接骨架(23),所述连接骨架(23)上设置有连接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中增,户国栋,齐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驼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