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锚杆变形矫正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349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锚杆变形矫正修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卸锚;二、将锚杆从锚上拆除,送入加热斗;三、加热斗加热;四、将锚杆吊出加热斗,并用石棉布裹住整根锚杆保温,并将锚杆吊装固定在锚杆工装上;五、利用油压机缓慢下压矫正至平直,然后翻转锚杆再次缓慢施压;六、矫正后肉眼观察矫正区域材料变化;七、再次将矫正后的锚杆放入加热斗加热;八、吊出锚杆覆盖石棉布使之缓慢冷却至50度;九、空气冷却到常温;十、对锚杆圆弯曲表面进行探伤处理,并再次测量变形矫正后的锚杆,并记录锚杆的状态数据。能以极低经济成本、较快的矫正变形施工流程,使船舶在很短时间内重新运营。使船舶在很短时间内重新运营。使船舶在很短时间内重新运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锚杆变形矫正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船舶锚杆变形矫正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锚,是锚泊设备的主要部件。铁制的停船器具,用铁链连在船上,把锚抛在水底,可以使船停稳。
[0003]船锚包括锚头及锚杆,而锚杆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可能会出现变形,而锚杆因铸件材料刚性大、塑性差,含碳量高不易于直接采用机械强压方式。在锚杆变形等突发意外情况下,船舶将受限于法规不能短期内继续航行工作,而重新订购将会耗费数月时间,这会造成船东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锚杆变形矫正修复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锚杆变形矫正修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卸锚,并对锚的状态进行检测及记录,包括锚杆的状态数据及锚杆与锚的配合情况;二、将锚杆从锚上拆除,送入加热斗,其中保证锚杆变形点位于上方;三、加热斗加热,使之温度达到780

820度,并保持高温5.5

6.5小时;四、将锚杆吊出加热斗,并用石棉布裹住整根锚杆保温,并将锚杆吊装固定在锚杆工装上;五、将位于锚杆工装上的锚杆移至油压机下方,利用油压机缓慢下压矫正至平直,通过拉线确认是否矫正至平直,然后翻转锚杆再次缓慢施压;六、矫正后肉眼观察矫正区域材料变化,确定是否产生新裂纹或衍生裂纹;七、再次将矫正后的锚杆放入加热斗加热,温度达到600

650度,并保持3小时;八、吊出锚杆覆盖石棉布使之缓慢冷却至50度;九、空气冷却到常温;十、对锚杆圆弯曲表面进行探伤处理,并再次测量变形矫正后的锚杆,并记录锚杆的状态数据。
[0006]步骤一中,检查锚杆状态,清除锚杆表面污渍后对变形区域做UT、MT探伤,查看弯曲表面是否有裂纹或裂纹分布情况;检测锚杆弯曲、扭转情况,并做拍照和变形数据记录。
[0007]锚杆与锚的配合情况包括:扭曲转动是否灵活,锚销布司是否完好。
[0008]步骤四中,锚杆工装与锚杆敲紧贴合。
[0009]步骤五中,增设防锚杆倾倒工装。
[0010]在完成锚杆变形矫正修复后,对修复完成的锚杆进行试验。
[0011]试验方法如下:(1)准备两种重量不同的重块;(2)在锚杆上做两处标记,并挂上标尺;(3)利用起重设备,挂上锚杆及重量小的重块,起吊离地10公分,保持5分钟,读取标尺的测量间距;(4)卸掉重量小的重块,换上重量大的重块,起吊离地10公分,保持5分钟,读取标尺的测量间距;(5)通过获取两次读取的测量间距的偏差值,得到拉升过程中的变形量,当变形量超出20mm则视为试验不成功。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热处理过程目的是为了使整个铸件材料能具有更强的机械处理性能,以减少锚杆的硬度并提高塑性,使矫正过程不至于产生裂纹甚至于断裂等缺陷,且能以极低经济成本、较快的矫正变形施工流程,使船舶在很短时间内重新运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锚杆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锚杆吊点布置示意图。
[0015]图3为油压机下压时的示意图。
[0016]图4为试验时的布置示意图。
[0017]图5为实施例的待修复的锚杆的示意图。
[0018]图6为实施例的修复后的锚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锚杆变形矫正修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卸锚,并对锚的状态进行检测及记录,包括锚杆的状态数据及锚杆与锚的配合情况,步骤一中,检查锚杆状态,清除锚杆表面污渍后对变形区域做UT、MT探伤,查看弯曲表面是否有裂纹或裂纹分布情况;检测锚杆弯曲、扭转情况,并做拍照和变形数据记录,锚杆与锚的配合情况包括:扭曲转动是否灵活,锚销布司是否完好;二、将锚杆从锚上拆除,送入加热斗,斗内事先铺设适量煤块,煤块加热区域需涵盖整根锚杆,其中保证锚杆变形点位于上方;卸扣上事先穿好钢丝绳以备起吊用。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在锚杆杆体上施焊;三、加热斗加热,使之温度达到780

820度,并保持高温5.5

6.5小时;四、将锚杆吊出加热斗,并用石棉布裹住整根锚杆保温,并将锚杆吊装固定在锚杆
工装上,锚杆工装与锚杆敲紧贴合,避免矫正期间锚杆滑出机床;五、将位于锚杆工装上的锚杆移至油压机下方,利用油压机缓慢下压矫正至平直,通过拉线确认是否矫正至平直,然后翻转锚杆再次缓慢施压,因锚杆有大小头,矫正至近平直时需拉线查看;如图3所示,期间注意观察锚杆状况,如有意外情况立即停止矫正动作;步骤五中,增设防锚杆倾倒工装。
[0022]六、矫正后肉眼观察矫正区域材料变化,确定是否产生新裂纹或衍生裂纹;七、再次将矫正后的锚杆放入加热斗加热,温度达到600

650度,并保持3小时;八、吊出锚杆覆盖石棉布使之缓慢冷却至50度;九、空气冷却到常温;十、对锚杆圆弯曲表面做UT、MT探伤,并再次测量变形矫正后的锚杆,并记录锚杆的状态数据,包括矫正后锚杆的长度尺寸和弯曲、扭曲情况。
[0023]以上热处理过程目的是为了使整个铸件材料能具有更强的机械处理性能,以减少锚杆的硬度并提高塑性,使矫正过程不至于产生裂纹甚至于断裂等缺陷。
[0024]为保证变形矫正后锚杆材料未产生或未大量产生不利于材料强度的晶粒变化,仍具有可靠实用性,矫正后的锚杆需做拉力试验。基于船厂的设备能力,模拟锚杆工作时主要是拉伸力,因此用船厂门机做重块拉伸(如图4所示)。做试验时需有船东船检在场。
[0025]试验方法如下:(1)准备两种重量不同的重块,分别为大重块57.7吨和小重块7.2吨;(2)在锚杆上做两处标记,并挂上标尺,以备测量拉升时的变形量。需注意标尺读数点应有足够的灵活活动度,不能固定;(3)利用起重设备,挂上锚杆及重量小的重块,起吊离地10公分,保持5分钟,读取标尺的测量间距;(4)卸掉重量小的重块,换上重量大的重块,起吊离地10公分,保持5分钟,读取标尺的测量间距;(5)通过获取两次读取的测量间距的偏差值,得到拉升过程中的变形量,当变形量超出20mm则视为试验不成功。
[0026]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去修复的锚杆,如图5和图6所示。
[0027]变形矫正前后数据对比: 弯曲b扭曲c矫正前~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锚杆变形矫正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一、卸锚,并对锚的状态进行检测及记录,包括锚杆的状态数据及锚杆与锚的配合情况;二、将锚杆从锚上拆除,送入加热斗,其中保证锚杆变形点位于上方;三、加热斗加热,使之温度达到780

820度,并保持高温5.5

6.5小时;四、将锚杆吊出加热斗,并用石棉布裹住整根锚杆保温,并将锚杆吊装固定在锚杆工装上;五、将位于锚杆工装上的锚杆移至油压机下方,利用油压机缓慢下压矫正至平直,通过拉线确认是否矫正至平直,然后翻转锚杆再次缓慢施压;六、矫正后肉眼观察矫正区域材料变化,确定是否产生新裂纹或衍生裂纹;七、再次将矫正后的锚杆放入加热斗加热,温度达到600

650度,并保持3小时;八、吊出锚杆覆盖石棉布使之缓慢冷却至50度;九、空气冷却到常温;十、对锚杆圆弯曲表面进行探伤处理,并再次测量变形矫正后的锚杆,并记录锚杆的状态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锚杆变形矫正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检查锚杆状态,清除锚杆表面污渍后对变形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振吴建强刘在良李晓彬罗良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