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内盾尾变形矫正内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91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内盾尾变形矫正内支撑。所述内支撑包括支撑平台、顶部支撑架和左、右侧支撑架,所述支撑平台通过底部支撑架架设在盾尾筒体内;所述顶部支撑架和左、右侧支撑架均包括顶撑平台、与盾尾筒体内壁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支撑板和至少两根撑杆,顶部支撑架的顶撑平台通过第一调整架和第一千斤顶与支撑平台连接,左、右侧支撑架的顶撑平台分别通过第二调整架和第二千斤顶与底部支撑架连接;每个支撑架的弧形支撑板在对应的调整架和千斤顶的作用下紧贴盾尾筒体对应区域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够安装在盾尾筒体内,有效的避免了盾尾发生变形,并且能够对盾尾轻微变形进行矫正。正。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洞内盾尾变形矫正内支撑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盾构施工辅助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洞内盾尾变形矫正内支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需要在地下进行,从而盾构的使用率大大提高。盾构机的盾尾本身是一个中间没有支撑的筒体,自重几十吨,在盾构机运输、水平存放、拆解、组装和吊装作业时,会造成因自重而使盾尾椭圆变形;而且在实际盾构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土体以及盾构推进速度等因素的影响,盾构的盾尾处也容易产生变形。盾尾的严重椭圆变形,使隧道初装管片时难以成环,会增加管片拼装难度,还会导致管片无法拼装等问题,甚至可能无法继续正常施工,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所以在盾构机运输、吊装以及盾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盾尾变形进行预防,且在出现轻微变形时,需要对其进行处理,避免盾尾出现严重变形,给盾构施工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洞内盾尾变形矫正内支撑,该内支撑既可以对盾尾进行支撑,防止盾尾变形,又可以在盾尾进行轻微变形时,对其进行及时矫正,避免因盾尾变形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效果。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内盾尾变形矫正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包括支撑平台、顶部支撑架、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所述支撑平台通过底部支撑架架设在盾尾筒体内,底部支撑架固定在盾尾筒体的底面;所述顶部支撑架、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均包括顶撑平台、与盾尾筒体内壁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支撑板和连接顶撑平台与弧形支撑板之间的至少两根撑杆,顶部支撑架位于支撑平台上方,顶部支撑架的顶撑平台通过第一调整架和第一千斤顶与支撑平台连接,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分别位于底部支撑架的两侧,且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的顶撑平台分别通过第二调整架和第二千斤顶与底部支撑架连接;每个支撑架的弧形支撑板在对应的调整架和千斤顶的作用下紧贴盾尾筒体对应区域的内壁。
[0005]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顶部支撑架、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的弧形支撑板圆周长度均大于或等于盾尾筒体圆周长度的1/4;所述支撑平台架设在盾尾筒体内1/2高度以上。
[0006]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连接每个支撑架的千斤顶位于顶撑平台的中部,连接每个支撑架的调整架包括对称设置在对应千斤顶两侧的两根伸缩式支撑杆。
[000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对称设置支撑平台底部的多根竖向支撑杆,每根竖向支撑杆的底部通过加厚钢板固定在盾尾筒体上;所述第二调整架和第二千斤顶水平固定在不同的竖向支撑杆上。
[000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每个支撑架的撑杆设有3~4根,沿着弧形支撑板等
距分布;每根撑杆的一端与顶撑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支撑板铰链连接。
[000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式支撑杆包括两根伸缩杆和连接两根伸缩杆的锁紧套筒,伸缩式支撑杆与顶撑平台接触端不固定,并设有支撑垫板。
[0010]本技术的内支撑包括支撑架和调整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支撑架、顶部和两侧壁支撑架,顶部和两侧壁支撑架均为与盾尾内壁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架;调整架包括千斤顶和伸缩杆,变形;在遇到轻微变形时,可以通过千斤顶和伸缩杆对支撑架进行顶推,便能实现盾尾变形矫正的功能。
[0011]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够安装在盾尾筒体内,有效的避免了盾尾发生变形,并且能够对盾尾轻微变形进行矫正。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支撑平台,2—顶部支撑架,200—顶撑平台,201—弧形支撑板,202—撑杆,3—左侧支撑架,4—右侧支撑架,5—底部支撑架,500—加厚钢板,6—盾尾筒体,7—第一调整架,8—第一千斤顶,9—第二调整架,10—第二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2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内盾尾变形矫正内支撑,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内支撑包括支撑平台1、顶部支撑架2、左侧支撑架3和右侧支撑架4,所述支撑平台1通过底部支撑架5架设在盾尾筒体6内1/2高度以上,底部支撑架5包括对称设置支撑平台1底部的多根竖向支撑杆,每根竖向支撑杆的底部通过加厚钢板500固定在盾尾筒体6的底面。所述顶部支撑架2、左侧支撑架3和右侧支撑架4均包括顶撑平台200、与盾尾筒体6内壁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支撑板201和连接顶撑平台200与弧形支撑板201之间的三根撑杆202,三根撑杆202沿着弧形支撑板201等距分布,每根撑杆的一端与顶撑平台2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支撑板201铰链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架2、左侧支撑架3和右侧支撑架4的弧形支撑板201圆周长度均大于或等于盾尾筒体6圆周长度的1/4,能够覆盖盾尾筒体6中上部的所有区域。
[0018]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内盾尾变形矫正内支撑,如图1所示,顶部支撑架2位于支撑平台1上方,顶部支撑架2的顶撑平台200通过第一调整架7和第一千斤顶8与支撑平台1
连接,左侧支撑架3和右侧支撑架4分别位于底部支撑架5的两侧,且左侧支撑架3和右侧支撑架4的顶撑平台200分别通过第二调整架9和第二千斤顶10与底部支撑架5连接,所述第二调整架9和第二千斤顶10水平固定在底部支撑架5的不同竖向支撑杆上;每个支撑架的弧形支撑板201在对应的调整架和千斤顶的作用下紧贴盾尾筒体6对应区域的内壁。连接每个支撑架的千斤顶位于顶撑平台200的中部,连接每个支撑架的调整架包括对称设置在对应千斤顶两侧的两根伸缩式支撑杆。所述伸缩式支撑杆采用现有的伸缩杆,能够实现在锁紧状态下可以固定不动,在松开状态下可以进行伸缩。伸缩式支撑杆可以采用由两根伸缩杆和连接两根伸缩杆的锁紧套筒组成的伸缩杆,伸缩式支撑杆与顶撑平台200接触端不固定,并设有支撑垫板,在需要伸缩时将锁紧套筒松开,在伸缩到特定位置,将锁紧套筒锁紧便可。
[0019]本技术可以直接安装在盾尾筒体6内作为支撑架,其安装时,首先将支撑平台1通过底部支撑架5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洞内盾尾变形矫正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包括支撑平台(1)、顶部支撑架(2)、左侧支撑架(3)和右侧支撑架(4),所述支撑平台(1)通过底部支撑架(5)架设在盾尾筒体(6)内,底部支撑架(5)固定在盾尾筒体(6)的底面;所述顶部支撑架(2)、左侧支撑架(3)和右侧支撑架(4)均包括顶撑平台(200)、与盾尾筒体(6)内壁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支撑板(201)和连接顶撑平台(200)与弧形支撑板(201)之间的至少两根撑杆(202),顶部支撑架(2)位于支撑平台(1)上方,顶部支撑架(2)的顶撑平台(200)通过第一调整架(7)和第一千斤顶(8)与支撑平台(1)连接,左侧支撑架(3)和右侧支撑架(4)分别位于底部支撑架(5)的两侧,且左侧支撑架(3)和右侧支撑架(4)的顶撑平台(200)分别通过第二调整架(9)和第二千斤顶(10)与底部支撑架(5)连接;每个支撑架的弧形支撑板(201)在对应的调整架和千斤顶的作用下紧贴盾尾筒体(6)对应区域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洞内盾尾变形矫正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架(2)、左侧支撑架(3)和右侧支撑架(4)的弧形支撑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真肖潇杨卫朋殷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