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L-6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345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L

6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IL

6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白介素6(IL

6)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它可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具有调节免疫应答、造血功能、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并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它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病毒或细菌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均可导致其血清水平升高。且当感染和炎症发生后,IL

6可在1

2小时内达到峰值,而降钙素原(PCT)在2小时后增加,C反应蛋白(CRP)6小时后才升高,因此,IL

6是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尤其可以鉴别诊断新生儿早期脓毒症,对制定患儿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另外,IL

6的水平和炎症的严重性和预后正相关,当IL

6>1000μg/L时提示预后不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中指出外周血炎症因子IL

6进行性上升是重型、危重型的临床预警指标,因此动态观察IL

6水平有助于了解感染性疾病的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
[0003]基于健康人群的IL

6血液含量很低的缘故,需要采用高灵敏度的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多采用酶联检测、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等。其中,前两种检测产品存在灵敏度低的问题。化学发光法虽然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但试剂成本相对更高,反应时间长,仪器体量大,不适宜于临床急诊检测及项目推广。
[0004]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L

6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检测准确度、缩短检测时间。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L

6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样品垫、结合垫、缓冲垫、包被膜和吸收垫,包被膜上设有检测T线和质控C线,结合垫上设置有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抗IL

6单克隆抗体及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DNP

BSA抗体,检测T线包被有抗IL

6单克隆抗体,质控C线包被有X抗DNP多克隆抗体,X为兔、鸡、羊或马;检测T线在包被抗IL

6单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划膜液的包被浓度为0.5~2mg/mL,质控C线在包被X抗DNP多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划膜液的包被浓度为0.5~2mg/mL。
[0008]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小分子DNP

BSA(结合垫包被物)及X抗DNP(质控线)的质控系统,避免了临床样本中的嗜异性抗体导致C线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试剂的检测性能。
[0009]而偶联荧光微球的抗IL

6单克隆抗体和T线包被抗IL

6单克隆抗体可以与IL

6抗原形成三明治结构,具有特异性强的优势,且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试剂盒能够有效过滤样本杂质和血细胞等干扰,荧光微球可以充分
得到释放,可以更为充分地参加反应,有利于提高信噪比。
[0010]T线和C线的划膜液包被浓度为0.5~2mg/mL时,可以满足较好的检测灵敏度。
[0011]经实验验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试剂盒检出限≤1.5pg/mL,准确度平均偏差在
±
4%以内,精密度平均CV≤6%,测定线性范围1.5~4000pg/mL,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罗氏电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结果一致(R≥0.99),从加样到获得结果报告总时间为10min,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精密、快速检测等优点,可满足基层和医院门诊、急诊检验科的快速检测需求。
[0012]本专利技术依据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利用免疫层析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全血样本中IL

6的含量。当样本滴加在加样孔后,由于毛细作用样本液沿着试剂条向吸水纸端移动,IL

6首先与结合垫中标记荧光微球的抗IL

6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复合物继续移动与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IL

6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双抗体夹心结构。T线的信号强弱与样本中IL

6的含量成正比,因而可以准确获知样本中IL

6的浓度。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DNP

BSA抗体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兔抗DNP多克隆抗体捕获。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IL

6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样品垫、结合垫、缓冲垫、包被膜和吸收垫依次组装在底板上,分切成试纸条。
[00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需要将切割成试纸条后装在塑料卡(或其他壳体)中,加干燥剂于常温下密封保存。
[0015]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制备方法还包括结合垫的制备,结合垫的制备包括将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抗IL

6单克隆抗体、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DNP

BSA抗体以及结合垫缓冲液混合,涂布于玻璃纤维上,干燥制得结合垫。
[00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1

2h。
[0017]结合垫的制备还包括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抗IL

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其包括将荧光微球与含化学修饰剂的活化缓冲液混合以对荧光乳胶微球进行活化,再将抗IL

6单克隆抗体与活化后的荧光乳胶微球混合进行偶联反应,然后进行封闭、保存;
[0018]化学修饰剂为EDC和NHS的混合物,EDC与NHS的混合体积比为1:1

2,EDC与荧光微球的混合体积比为1:10

20;EDC与NHS的质量体积浓度比为1:1

1.2。
[0019]EDC与荧光微球的混合体积比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得微球的活化过程更充分和均一。
[0020]封闭步骤是将偶联反应结束后的荧光微球在封闭液中超声混匀后室温封闭,例如封闭0.5

2h。
[0021]上述保存步骤是指将封闭后的荧光微球在保存液中混匀,通过保存液处理以延长荧光微球的有效使用期。
[0022]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活化缓冲液为MES或PB,抗IL

6单克隆抗体与活化后的荧光乳胶微球混合进行偶联反应的时间为2

3h;偶联温度为35

37℃。在上述偶联条件下,能够实现抗IL

6单克隆抗体与活化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L

6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样品垫、结合垫、缓冲垫、包被膜和吸收垫,所述包被膜上设有检测T线和质控C线,所述结合垫上设置有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抗IL

6单克隆抗体及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DNP

BSA抗体,所述检测T线包被有抗IL

6单克隆抗体,所述质控C线包被有X抗DNP多克隆抗体,X为兔、鸡、羊或马;所述检测T线在包被抗IL

6单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划膜液的包被浓度为0.5~2mg/mL,所述质控C线在包被X抗DNP多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划膜液的包被浓度为0.5~2mg/mL。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L

6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样品垫、结合垫、缓冲垫、包被膜和吸收垫依次组装在底板上,分切成试纸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结合垫的制备,所述结合垫的制备包括将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抗IL

6单克隆抗体、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DNP

BSA抗体以及结合垫缓冲液混合,涂布于玻璃纤维上,干燥制得结合垫;所述结合垫的制备还包括标记荧光乳胶微球的抗IL

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其包括将荧光微球与含化学修饰剂的活化缓冲液混合以对荧光乳胶微球进行活化,再将抗IL

6单克隆抗体与活化后的荧光乳胶微球混合进行偶联反应,然后进行封闭、保存;所述化学修饰剂为EDC和NHS的混合物,所述EDC与NHS的混合体积比为1:1

2,所述EDC与所述荧光微球的混合体积比为1:10

20;所述EDC与NHS的质量体积浓度比为1:1

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缓冲液为MES或PB,所述抗I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茜倪海欧陈超樊菲于坤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