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331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振动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包括后台服务端、若干爆破测振仪端和若干监测手机端;爆破测振仪端和监测手机端均与后台服务端通讯,爆破测振仪端包括爆破测振仪主体,爆破测振仪端包括有MCU,与MCU通讯的以太网PHY、第一数据存储电路、第二数据存储电路,以太网PHY连接通讯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后台服务端、爆破测振仪端和监测手机端进行通讯,可实现同时发送预警型号至多个人员,同时,设置有第一数据存储电路和第二数据存储电路,实现了对工程测点、用户名称等参数的存储,提升了预警后的响应速度。警后的响应速度。警后的响应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振动监测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的振动监测预警,采用的是爆破测振仪端(监测点设备)检测到预警数据后将设备的监测报警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至监测人员的手机,而爆破测振仪端本身并不能存储工程测点、用户名称等参数,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若现场监控测点位过多时(施工线路较长监测点多),出现预警时监测人员需要查看现场测点布设图后确认位置信息及现场管理人员,再做出实时响应,导致监测响应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监测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包括后台服务端、若干爆破测振仪端和若干监测手机端;所述爆破测振仪端和所述监测手机端均与所述后台服务端通讯,所述爆破测振仪端包括爆破测振仪主体,所述爆破测振仪主体包括有MCU,与所述MCU通讯的以太网PHY、第一数据存储电路、第二数据存储电路,所述以太网PHY连接通讯电路;
[0006]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器电路包括存储器U28,所述存储器U28的脚1、脚2、脚3和脚7接地,脚8接电容C59的一端并接VDD33,脚4接电容C59的另一端并接地,脚5接电阻R70的一端,脚6接电阻R67的一端,电阻R70的另一端和电阻R67的另一端接VDD33,脚5和脚6接MCU。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数据存储电路包括数据存储器S1,所述数据存储器S1的脚6、脚7和脚13接地,脚4接VDD33,脚1接电阻R83的一端,脚2接电阻84的一端,脚3接电阻R85的一端,脚5接电阻86的一端,脚7接电阻R87的一端,脚8接电阻R88的一端,电阻R83、电阻R84、电阻R85、电阻R86、电阻R87、电阻R88的另一端接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数据存储器S1的脚1、脚2、脚3、脚5、脚7和脚8接MCU。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通讯电路包括4G模块;所述4G模块包括4G_PWR、4G_AT和4G_NET,所述4G_PWR的脚1接地、脚2接4G_AT的脚3,脚3接4G_AT的脚4;4G_AT的脚1和脚6接地;4G_NET的脚1接电阻R80的一端,脚2接电阻R79的一端,脚3接电阻R78的一端,脚4接电阻R38的一端,电阻R80、电阻R79、电阻R78和电阻R38的另一端接以太网PHY。
[0009]进一步的,所述以太网PHY包括芯片U12和芯片U24,所述芯片U24的脚16接所述电阻R80的另一端,脚14接电阻R79的另一端,脚11接电阻R78的另一端,脚9接电阻R38的另一端;所述芯片U12的脚17接芯片U24的脚3,芯片U12的脚16接芯片U24的脚1,芯片U12的脚14接芯片U24的脚8,芯片U12的脚13接芯片U24的脚6;所述芯片U12接MCU。
[0010]进一步的,所述MCU的脚65接所述数据存储器S1的脚7,脚66接所述数据存储器S1的脚8,脚78接所述数据存储器S1的脚1,脚79接所述数据存储器S1的脚2,脚80接所述数据存储器S1的脚5,脚83接数据存储器S1的脚3,脚96接所述存储器U28的脚5,脚95接所述存储器U28的脚6,脚51接所述U12的脚3,脚52接所述U12的脚4,脚33所述U12的脚43,脚34接所述U12的脚的脚44,脚16接所述U12的脚31,脚25接所述U12的脚30。
[0011]进一步的,所述存储器U28的型号为ATMLH027。
[0012]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存储器S1为闪迪TF卡。
[0013]进一步的,所述MCU型号为STM32F407。
[0014]进一步的,所述4G模块型号为AF790。
[0015]进一步的,所述芯片U12型号为88AZRDT,所述芯片U24型号为HY601680E。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采用后台服务端、爆破测振仪端和监测手机端,三者以后台服务端为通讯中心进行通讯,爆破测振仪端监测到预警信号后,先发送至后台服务端,然后再由后台服务端发送至监测人员手机,可以实现多人员发送,改变了现有技术依靠短信发送预警信号的弊端,尤其适用于现场监控测点位较多应用场景。
[0018](2)本技术中爆破测振仪端设置有第一数据存储电路、第二数据存储电路,其中,第一数据存储电路主要用于存储工程测点、用户名称等存储参数,第二数据存储电路用于存储常规监测数据,在监测到预警信号后,爆破测振仪端可将存储的工程测点、用户名称等存储参数发送至后台服务端,再发送至监测人员手机,由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预警时监测人员需要查看现场测点布设图后确认位置信息及现场管理人员,再做出实时响应,导致监测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爆破测振仪端的原理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数据存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数据存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MCU的电路原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以太网PHY的电路原理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中通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有更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知晓的,下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是用于解释本技术,方便理解,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不应当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后台服务端,以及与后台服务端远程通讯的爆破测振仪端和监测手机端,
其中,后台服务端为电脑,布置在监控室或工作室,爆破测振仪端为爆破测振仪,布置在测振点,根据测振点,可配置若干,监测手机端为智能手机,配发至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工作人员数量进行配置,其工作原理如下:爆破测振仪端监测到测振信号后,将相关监测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端,后台服务端接收数据后,传送至监测手机端,与现有技术中,爆破测振仪直接发送短信相比,可以实现多人员发送,改变了现有技术依靠短信发送预警信号的弊端。
[0029]本实施例中,爆破测振仪端包括爆破测振仪主体,爆破测振仪主体包括有外壳、传感器及主机部分,其中,外壳、传感器部分为现有的成熟结构,故在此不作赘述。主机部分以MCU为核心,集成有与MCU通讯的以太网PHY、第一数据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包括后台服务端、若干爆破测振仪端和若干监测手机端;所述爆破测振仪端和所述监测手机端均与所述后台服务端通讯,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测振仪端包括爆破测振仪主体,所述爆破测振仪主体包括有MCU,与所述MCU通讯的以太网PHY、第一数据存储电路、第二数据存储电路,所述以太网PHY连接通讯电路;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器电路包括存储器U28,所述存储器U28的脚1、脚2、脚3和脚7接地,脚8接电容C59的一端并接VDD33,脚4接电容C59的另一端并接地,脚5接电阻R70的一端,脚6接电阻R67的一端,电阻R70的另一端和电阻R67的另一端接VDD33,脚5和脚6接MCU。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存储电路包括数据存储器S1,所述数据存储器S1的脚6、脚7和脚13接地,脚4接VDD33,脚1接电阻R83的一端,脚2接电阻84的一端,脚3接电阻R85的一端,脚5接电阻86的一端,脚7接电阻R87的一端,脚8接电阻R88的一端,电阻R83、电阻R84、电阻R85、电阻R86、电阻R87、电阻R88的另一端接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数据存储器S1的脚1、脚2、脚3、脚5、脚7和脚8接MCU。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路包括4G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PHY包括芯片U12和芯片U24,所述芯片U24的脚16接所述电阻R80的另一端,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龙江方跃伟张家奇赵敏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