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马达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进行支路流量自动调节的分流马达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压分流马达又叫液压同步马达,现已广泛应用于冶金、港口、水电、润滑、石油、工程机械等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液压同步马达一般分为齿轮式和径向柱塞式两种结构形式。随着液压工业的迅速发展,多执行元件同步运动的需求日益旺盛。作为液压传动系统中分流或集流的可逆式液压元件,分流马达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用以解决系统的流量分配、同步等一系列问题。分流马达的分流误差直接影响静液压传动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及使用性能,因此,需要将分流马达的分流误差减小到许用范围内。
[0003]传统的液压同步分流马达出油口油路块上所用的插装阀为先导式单相溢流阀,此阀很重要的一个作用为在油缸行程始端或末端保证油缸累积误差的消除,但仅限于油缸行程始端或末端,由于同步分流马达的同步误差在2.5%左右,累计误差会随油缸行程的加大而加大,导致分流精度不高,且无法实现执行器不同速的分流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先导式减压阀(1);第一叶片式变量马达(2);第一比例电磁铁(3),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铁(3)的推杆伸出或者缩回以改变所述第一叶片式变量马达(2)的定子偏心距,进而改变所述第一叶片式变量马达(2)的排量;第一位移传感器(4),用以检测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铁(3)的推杆的位移,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11);第一流量计(5),用以检测流经所述第一叶片式变量马达(2)的实际流量值;第二先导式减压阀(6);第二叶片式变量马达(7);第二比例电磁铁(8),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铁(8)的推杆伸出或者缩回以改变所述第二叶片式变量马达(7)的定子偏心距,进而改变所述第二叶片式变量马达(7)的排量;第二位移传感器(9),用以检测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铁(8)的推杆的位移,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11);第二流量计(10),用以检测流经所述第二叶片式变量马达(7)的实际流量值;触屏显示器(12),用以输入各联分流马达设定流量;控制器(11),接收所述触屏显示器(12)输入的各联马达输入流量,并输出电流控制信号以改变第一比例电磁铁(3)或第二比例电磁铁(8)的电流,使第一比例电磁铁(3)或第二比例电磁铁(8)的推杆伸出或者缩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先导式减压阀(1)的出油口B1口与第一叶片式变量马达(2)的进油口A3口连通,第一叶片式变量马达(2)的排油口B5口与第一流量计(5)的进油口A5口连通,第一流量计(5)的出油口B7与总出油口T1连通,第一先导式减压阀(1)的先导油口B3与第一叶片式变量马达(2)的排油口B5口连通;第二先导式减压阀(6)的出油口B2口与第二叶片式变量马达(7)的进油口A4口连通,第二叶片式变量马达(7)的排油口B6口与第二流量计(10)的进油口A6口连通,第二流量计(10)的出油口B8与总出油口T2连通,第二先导式减压阀(6)的先导油口B4与第二叶片式变量马达(7)的排油口B6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式变量马达(2)与第二叶片式变量马达(7)的结构完全相同,且所述第一叶片式变量马达(2)与第二叶片式变量马达(7)采用同一根轴作为输出轴,所述第一叶片式变量马达(2)包括第一定子(21)、第一转子(22)、第一叶片(23)、第一配油盘(24)、第二配油盘(25)、第一比较推杆(26)、第一比较弹簧(27)和第一轴承(28),所述第一叶片(23)卡接在所述第一转子(22)上的叶片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先导式减压阀(1)与第二先导式减压阀(6)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先导式减压阀(1)包括第一主阀芯(11)、第一主阀弹簧(12)、第一先导阀阀芯(13)、第一调压弹簧(14)、第一调压电磁铁(15)和第一先导阀座(16),第一主阀弹簧(12)与第一主阀芯(11)依次置于第一先导阀座(16)的主阀弹簧安装孔K
1061
内,第一先导阀阀芯(13)、第一调压弹簧(14)、第一调压电磁铁(15)依次置于第一先导阀座(16)的先导元件安装孔K
1062
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块(13)、第二阀块
(14)和端盖(15),所述端盖(15)与第一阀块(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块(14)与第一阀块(13)固定连接,第一先导式减压阀(1)的先导阀座(16)和第二先导式减压阀(6)的先导阀座(66)与第二阀块(14)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流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块(13)上油口A
012
通过其内部油道与油口P
011
相连,油口A
011
通过其内部油道与油口T
012
相连,油口B
012
、油口B
011
和油口T
011
三油口之间通过其内部油道相连,油口B
011
与第二阀块(14)油口A
026
重合,油口A
011
与第二阀块油口T
012
重合,油口T
012
与端盖(15)油口A
031
重合,油口T
011
与端盖油口A
032
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流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块(14)上油口A
023
通过其内部油道与油口B
025
相通,油口A
027
通过其内部油道与油口B
026
相通,油口A
024
、油口A
025
、油口B
022
三者之间通过其内部油道相通,油口P
0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磊,张钰琦,康绍鹏,强红宾,叶霞,单文桃,陈茂泽,钟海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