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反照片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316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照片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单元,视频图像采集模块,红外图像采集模块,网络继电器,门禁控制器,电磁锁;人脸识别单元利用基于视频图像特征和红外图像特征融合的真伪识别模型进行真伪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是真实人脸,通过将人脸特征与用户数据库进行匹配检测身份的合法性;如果身份合法,向网络继电器发送开门指令,并通过门禁控制器输出开门信号打开电磁锁。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人脸照片和真实人脸红外成像的差异,并基于视频图像特征和红外图像特征的融合进行真伪检测,能够有效识别照片攻击;可以实现任何光照条件下的目标检测,解决了现有检测系统在夜晚等黑暗环境下检测效果差的问题。测系统在夜晚等黑暗环境下检测效果差的问题。测系统在夜晚等黑暗环境下检测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照片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人脸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反照片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个人身份信息的便捷化、数字化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主要特征。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人脸识别因具有非接触性、使用方便等优势,近年来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并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人脸身份认证系统已经大量应用在诸如身份证在线识别、公共安全系统、门禁出入系统、上班考勤系统等。然而,各种攻击欺骗手段也随之产生,欺骗手段的多样性使得人脸识别研究面临着巨大挑战。
[0003]人脸认证系统中的欺骗攻击是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伪造真实用户面部特征,从而获得用户系统权限的方式。通常情况下人脸识别系统中面临着三种欺骗手段:使用合法用户的照片;使用合法用户的视频;使用合法用户的三维模型。照片欺骗是代价最小、最简单的欺骗方法。因为对于大众而言一个人的脸部图像通常是非常容易获取的,比如,通过互联网下载、通过摄像头在合法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抓拍等。入侵者可以通过人脸图片在图像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照片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单元,通过网络与人脸识别单元相连的视频图像采集模块、红外图像采集模块和网络继电器,与网络继电器相连的门禁控制器,以及与门禁控制器相连的电磁锁;人脸识别单元利用基于视频图像特征和红外图像特征融合的真伪识别模型进行真伪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是真实人脸,通过将人脸特征与用户数据库进行匹配检测身份的合法性;如果身份合法,向网络继电器发送开门指令,并通过门禁控制器输出开门信号打开电磁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照片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真伪识别模型进行真伪检测的方法包括:利用由Transformer编码器构成的特征编码模块,对分别由视频图像采集模块和红外图像采集模块输出的视频图像和红外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利用由Transformer解码器构成的特征融合模块,对提取的视频图像特征和红外图像特征进行融合;将视频图像和红外图像的融合特征输入由Transformer全连接层构成的预测模块,输出目标类别;目标类别包括真实人脸和照片欺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照片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视频图像和红外图像分别进行的如下操作:将图像切割成N个切片;将每个切片在通道维度展开,输入至一个线性全连接层得到一个d维向量;计算切片行和列方向的正余弦位置编码,并加至线性全连接层的输出得到N
×
d编码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照片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编码模块由Transformer编码器堆叠而成,每个Transformer编码器包括一个多头自注意力模块层和一个前馈网络层以及与每层相连的一个规范化层及残差单元;输入到多头自注意力模块的视频图像或红外图像的N
×
d编码矩阵,经过三种不同的线性变换得到大小为N
×
d'的查询向量、键向量和值向量,查询向量和键向量之间通过带缩放系数的向量点积计算相似度,并经softmax函数归一化后获得注意力权重矩阵,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鹏张宇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