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94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包括采集框本体以及安装在采集框本体上方的盖板,采集框本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采集框本体的内部通过隔板设置有隔室,且隔室设置有两个,盖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设置有两个,连接管位于采集框本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金属定型软管,金属定型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罩,采集框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组件,采集框本体前端安装有可调节背带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采集框背在背部,由于工作人员观察不到采集框,容易出现部分桃胶在放置在采集框的内部时,容易掉落在地的情况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采集过程中,便于将桃胶准确放置在采集框的内部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


[0001]本技术涉及桃胶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

技术介绍

[0002]在桃树种植中,不光桃树果实可以进行采摘食用,桃树产生的桃胶含有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因此,桃树产生的桃胶也可以进行加工食用或者入药。
[0003]现有技术中,桃胶在进行采集时,一般都是工作人员人工手动采集,在采集后,需要将桃胶放入至采集框的内部进行储存,而现有的采集框为了加大采集人员的携带重量,一般都是工作人员背在背部,并且通过背在背部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解放双手,便于采集工作,但是工作人员在采集后将桃胶放置在采集框的内部时,由于采集框在背部,从而工作人员会不便放置,会造成采集过程中,部分桃胶在放置在采集框的内部时,容易掉落在地。
[0004]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本技术具有在采集过程中,便于将桃胶准确放置在采集框的内部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集框背在背部,由于工作人员观察不到采集框,容易出现部分桃胶在放置在采集框的内部时,容易掉落在地的情况等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在采集过程中,便于将桃胶准确放置在采集框的内部等优点。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包括采集框本体以及安装在采集框本体上方的盖板,采集框本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采集框本体的内部通过隔板设置有隔室,且隔室设置有两个,盖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设置有两个,隔室的内部通过连接管与采集框本体的外部互相贯通,连接管位于采集框本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金属定型软管,金属定型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罩,采集框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组件,采集框本体前端安装有可调节背带组。
[0007]进一步的,采集框本体下方外壁的内部开设有过滤孔,且过滤孔设置有多个。
[0008]进一步的,采集框本体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海绵软垫。
[0009]进一步的,采集框本体的材质为透明亚克力。
[0010]进一步的,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罩、连接螺纹管和收纳瓶,排水罩设置在采集框本体的下方,且采集框本体的内部与排水罩的内部互相连通,连接螺纹管固定设置在排水罩的下方,收纳瓶螺纹连接在连接螺纹管的底端,且收纳瓶的内部与排水罩的内部通过连接螺纹管互相贯通。
[0011]进一步的,排水罩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底座框,且底座框为内部上下贯通的框体,底座框的上端面与采集框本体的下方外壁固定连接,且底座框的下端面位于收纳瓶的下方。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采集框本体、盖板、连接管、金属定型软管和进料罩,从而使得在工作人员将采集框本体背在背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金属定型软管将进料罩移动至工作人员的面前,从而工作人员可以将采集的桃胶通过进料罩、金属定型软管和连接管滚动至采集框本体的内部进行收集储存,因此,避免采集框本体背在背部,使得工作人员在放置桃胶时,不便观察,致使部分桃胶掉落在地上。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孔、海绵软垫、排水罩、连接管和收纳瓶,是由于在采集后,桃胶的表面会滞留有露水,因此在桃胶储存在采集框本体的内部时,如果不把水分排出,会使得采集框本体的内部积水,影响桃胶质量,因此通过设置过滤孔使得桃胶表面滞留的水分可以通过过滤孔过滤至排水罩的内部,之后过滤的水可以流至收纳瓶的内部,从而将露水排出,并且通过收纳瓶收集可以避免采集框本体滴水造成工作人员衣服浸湿,通过设置海绵软垫,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将采集框本体背在背部时更加舒适;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框,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采集框本体放置在地面,避免收纳瓶影响采集框本体的放置,通过设置隔板和隔室,并且设置两个连接管和金属定型软管,从而工作人员可以在采集时通过隔板和隔室对不同质量的桃胶进行分类摆放,从而便于桃胶质量的区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采集框本体与隔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采集框本体与排水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底座框与排水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采集框本体;2、盖板;3、隔板;4、隔室;5、连接管;6、金属定型软管;7、进料罩;8、排水组件;9、背带;10、过滤孔;11、海绵软垫;12、底座框;801、排水罩;802、连接螺纹管;803、收纳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类似于“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1
[0024]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如图1

3所示,包括采集框本体1以及安装在采集框本体1上方的盖板2,具体的,采集框本体1的上方外壁设置有开口,通过开口使得采集框本体1的内部与外部互相贯通,盖板2的一侧外壁与采集框本体1通过合页活动连接,盖板2的另一侧外壁与采集框本体1通过锁具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盖板2,从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盖板2将采集框本体1内部的桃胶取出,采集框本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3,采集框本体1的内部通过隔板3设置有隔室4,且隔室4设置有两个,通过设置隔室4,从
而通过隔室4对不同质量的桃胶进行分类,盖板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设置有两个,隔室4的内部通过连接管5与采集框本体1的外部互相贯通,连接管5位于采集框本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金属定型软管6,金属定型软管6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罩7,通过设置金属定型软管6,从而可以通过金属定型软管6的变形性能将进料罩7移动至采集人员的面前,因此采集人员可以将桃胶放置在进料罩7的内部,使得桃胶通过金属定型软管6和连接管5进入到隔室4的内部,从而使得采集时,桃胶放置在采集框本体1的内部时,放置更加准确,采集框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组件8,采集框本体1前端安装有可调节背带组9,通过设置可调节背带组9,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本采集框本体1背在背部;
[0025]如图2所示,采集框本体1下方外壁的内部开设有过滤孔10,且过滤孔10设置有多个,通过设置过滤孔10,从而使得桃胶放置在隔室4的内部时,桃胶表面滞留的水分可以通过过滤孔10排出;如图3所示,采集框本体1的前端面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包括采集框本体(1)以及安装在采集框本体(1)上方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框本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3),所述采集框本体(1)的内部通过隔板(3)设置有隔室(4),且隔室(4)设置有两个,所述盖板(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设置有两个,所述隔室(4)的内部通过连接管(5)与采集框本体(1)的外部互相贯通,所述连接管(5)位于采集框本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金属定型软管(6),所述金属定型软管(6)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罩(7),所述采集框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组件(8),所述采集框本体(1)前端安装有可调节背带组(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框本体(1)下方外壁的内部开设有过滤孔(10),且过滤孔(10)设置有多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鲜品桃胶采集用采集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框本体(1)的前端面固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昌稳李兰华陈玉兰张忠琴黄远胜潘先虎许斌飞陶良栋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康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