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拓扑的双阶段主动即时定位与建图算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面无人平台感知与自主规划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拓扑的双阶段主动即时定位与建图算法。
技术介绍
[0002]未知环境主动探索(Unknown Environment Autonomous Exploration)技术是指无人平台在缺乏先验信息的情况下自主地对未知环境进行搜索探测,收集环境信息,为后续处置提供有利支撑,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排爆排险、核生化环境勘测、矿洞救援、小行星开发等危险场景中。其意义在于不依赖于外部定位器件(如北斗定位)或人员操纵即可实现对复杂环境的勘测,大大降低了探测任务的危险性。即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ly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算法是指利用环境感知传感器去确定自身位置的增量,从而确定本体在环境地图中的位置,同时根据位置信息和环境感知数据建立环境点云地图。其定位精度和建图质量直接决定了无人平台是否能够完成探索任务与完成探索任务的质量。因此如何通过主动路径规划方法去提升SLAM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图拓扑的双阶段主动即时定位与建图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得无人平台实时的位姿图和导航地图,利用位姿图筛选候选回环点,利用位姿图中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导航地图生成局部前沿点;若存在局部前沿点或候选回环点,则证明局部区域中存在可探索区域或可提升SLAM精度区域,执行步骤二;反之,则证明当前区域无局部规划需求,需到别的区域执行探索或回环任务,执行步骤三;步骤二、无人平台根据自身位置和导航地图在局部规划范围中利用RRT算法在空间中生成一个无碰撞的局部拓扑图,在局部拓扑图上针对局部拓扑的每一个顶点使用Dijkstra算法求解局部拓扑图上最短路径,将每一个路径填充入路径集B;针对路径集B中的每一条路径b
i
利用路径信息增益进行打分,路径集B中得分最高的路径即为最优路径;然后,利用局部前沿点和局部拓扑图更新全局前沿点和全局拓扑图,路径集B中若存在分支Gain(b
i
)>0,则将该分支的所有采样点加入全局拓扑图,全局前沿点集更新时,将加入上一次求得的全局前沿点集中,然后对该点集中的每一个点进行判断,是否满足自身所处栅格为可通行栅格且与未知栅格交界,同时能够被全局拓扑图中至少一个顶点进行观测,满足条件的点组成的集合称之为全局前沿点集步骤三、遍历全局前沿点集合对于某一全局前沿点f
g
,找到全局拓扑图上与该点欧式距离最近点,利用Dijkstra算法对该最近点与机器人当前位置求解全局拓扑图上最短路径,最终可获得一个路径集;该路径集中长度最短路径对应的前沿点f
g
即为目标点,该点对应的最短路径即为最优路径;若不存在可行解,说明全局区域探索完成,无人平台通过全局拓扑图规划最短路径返回起始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拓扑的双阶段主动即时定位与建图算法,其特征在于,候选回环点集由局部规划范围内存在潜在回环信息增益的位姿图G
p
技术研发人员:徐伯辰,郭子萱,郑可凡,班超,韩紫叙,卢星霖,曾宪琳,杨庆凯,方浩,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