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693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包括框架、变距件、第一抓取件、第二抓取件、第三抓取件以及第四抓取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导向件和安装部,所述变距件通过框架上的凹槽与框架活动连接,所述变距件通过动力件的推杆与框架活动连接,所述变距件贯通动力件的安装板,所述第一抓取件、第二抓取件以及第四抓取件均位于变距件上,所述第三抓取件具体位于安装部上,所述第三抓取件与变距件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机构简洁降低了机构成本,单个动力源节约了能源,节约了生产成本。节约了生产成本。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变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变距机构是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类机构,用于改变被搬运的产品之间的距离。
[0003]现在常用的变距机构只能将多个零件等距变距,如果实现单个动力源将多个零件非等距变距,需要多个动力源分别驱动多个零件单独运动,机构复杂提高了机构成本,多个动力源浪费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解决以上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包括框架、变距件、第一抓取件、第二抓取件、第三抓取件以及第四抓取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导向件和安装部,所述变距件通过框架上的凹槽与框架活动连接,所述变距件通过动力件的推杆与框架活动连接,所述变距件贯通动力件的安装板,所述第一抓取件、第二抓取件以及第四抓取件均位于变距件上,所述第三抓取件具体位于安装部上,所述第三抓取件与变距件分离。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抓取件通过第一滑块与变距件连接,所述第二抓取件通过第二滑块与变距件连接,所述第四抓取件通过第三滑块与变距件连接,所述变距件与安装部分离。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变距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第三滑块均位于滑槽内,所述第二抓取件位于第一抓取件和第三抓取件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变距件上的滑槽尺寸不全部相同,所述第三抓取件位于第二抓取件和第一抓取件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件具体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所述第一抓取件、第二抓取件、第三抓取件以及第四抓取件均包括气缸和吸附件,所述吸附件通过气缸的推杆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通过框架、变距件、第一抓取件、第二抓取件、第三抓取件以及第四抓取件相互配合使用,通过单个动力源实现对多个零件快速非等距变距的效果,机构简洁降低了机构成本,单个动力源节约了能源,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的部分结构轴测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的又一部分结构轴测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的另一整体结构轴测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的再一部分结构轴测图。
[0017]图中:1、框架;2、导向件;3、安装部;4、动力件;5、变距件;51、滑槽;6、第一滑块;7、第二滑块;8、第三滑块;9、第一抓取件;91、气缸;92、吸附件;10、第二抓取件;11、第三抓取件;12、第四抓取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参考图1至图5,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包括框架1、变距件5、第一抓取件9、第二抓取件10、第三抓取件11以及第四抓取件12;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导向件2和安装部3,所述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以及第三滑块8均通过导向件2与框架1连接,所述变距件5通过框架1上的凹槽与框架1活动连接,用于确保变距件5运动路径的精准性,所述变距件5通过动力件4的推杆与框架1活动连接,用于提供变距件5运动的动力,所述变距件5贯通动力件4的安装板,所述第一抓取件9、第二抓取件10以及第四抓取件12均位于变距件5上,用于改变多个抓取件的位置,所述第三抓取件11具体位于安装部3上,所述第三抓取件11与变距件5分离,所述动力件4、第一抓取件9、第二抓取件10、第三抓取件11以及第四抓取件12均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
[0020]所述第一抓取件9通过第一滑块6与变距件5连接,所述第二抓取件10通过第二滑块7与变距件5连接,所述第四抓取件12通过第三滑块8与变距件5连接,用于确保多个抓取件运动路径的稳定性,所述变距件5与安装部3分离,用于确保第三抓取件11在变距时不发生运动。
[0021]所述变距件5上设置有滑槽51,用于带动变距件5上的滑块运动,进而实现带动多个抓取件运动,所述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以及第三滑块8均位于滑槽51内,所述第二抓取件10位于第一抓取件9和第三抓取件11之间。
[0022]所述变距件5上的滑槽51尺寸不全部相同,用于实现非等距变距,所述第三抓取件11位于第二抓取件10和第一抓取件9之间。
[0023]所述动力件4具体为气缸、油缸或者电缸,所述第一抓取件9、第二抓取件10、第三抓取件11以及第四抓取件12均包括气缸91和吸附件92,所述吸附件92通过气缸91的推杆连接,用于带动吸附件92靠近和远离需要变距的零件。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开始变距工作前,将机构安装在对应的生产线上:在生产线搬运机构的带动下非等距变距机构靠近需要搬运的零件,进而在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吸附件92工作将零件吸起来,进而生产线上的搬运机构带动零件到达收料位置的过程中,在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动力件4的推杆伸出带动变距件5在框架1上的凹槽内滑动,在此过程中变距件5上的多个滑槽51的侧壁分别接触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以及第三滑块8,从而带动第一抓取件9、第二抓取件10以及第四抓取件12运动,最终实现第一抓取件9、第二抓取件10、第三抓取件11以及第四抓取件12上零件之间距离的变化,当到达收料位置处后吸附件92停止工作将非等距变距后的零件放置于指定位置处,重复上述工序直到工作结束。
[0025]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变距件(5)、第一抓取件(9)、第二抓取件(10)、第三抓取件(11)以及第四抓取件(12);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导向件(2)和安装部(3),所述变距件(5)通过框架(1)上的凹槽与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变距件(5)通过动力件(4)的推杆与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变距件(5)贯通动力件(4)的安装板,所述第一抓取件(9)、第二抓取件(10)以及第四抓取件(12)均位于变距件(5)上,所述第三抓取件(11)具体位于安装部(3)上,所述第三抓取件(11)与变距件(5)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等距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取件(9)通过第一滑块(6)与变距件(5)连接,所述第二抓取件(10)通过第二滑块(7)与变距件(5)连接,所述第四抓取件(12)通过第三滑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明柱叶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恒信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