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62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剥料板;浮料机构,适于对板材施加向上的顶升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在闭模状态下,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一让位间隙M,间隙M满足M>L;其中,L为板材的厚度,进而避免料屑在模内对板材造成压伤刮伤;在开模状态下,所述浮料机构适于顶起所述板材至预设高度,并使所述板材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二让位间隙P,且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三让位间隙Q,其中Q>P+L。从而使得板材与所述上下模组脱离接触,铝板材料在送料前进时有效避免了与上下模板磨擦产生刮擦伤。进时有效避免了与上下模板磨擦产生刮擦伤。进时有效避免了与上下模板磨擦产生刮擦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材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冲压模具是在冲压加工中,将板材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对于冲压工艺而言至关重要。
[0003]在冲压过程中产生的料屑易附着在模具和板材上面,在上下模合模时容易对板材造成压伤;剪口上未掉落的毛刺,在料带前进过程中与上下模面或浮料镶件接触后容易使板材产生刮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板材在冲压时容易被料屑压伤刮伤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料屑对板材造成压伤刮伤的冲压模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包括:
[0006]上模组和下模组;
[0007]剥料板,与所述下模组活动连接,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之间适于放置板材;
[0008]浮料机构,与所述下模组活动连接,所述浮料机构适于对所述板材施加向上的顶升力;
[0009]在闭模状态下,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一让位间隙M,间隙M满足M>L;其中,L为板材的厚度;
[0010]在开模状态下,所述浮料机构适于顶起所述板材至预设高度,并使所述板材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二让位间隙P,且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三让位间隙Q,其中Q>P+L。
[0011]可选的,所述浮料机构包括浮料块组件和浮料针组件;所述浮料块组件和浮料针组件设置于下模组。
[0012]可选的,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包括上顶杆组件和下顶杆组件;
[0013]所述上顶杆组件设置于上模组;模具由开模状态向闭模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上顶杆组件适于顶推所述剥料板沿闭模方向靠近下模组的上表面;
[0014]所述下顶杆组件设置于下模组;模具由闭模状态向开模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下顶杆组件适于顶推所述剥料板沿开模方向远离下模组的上表面。
[0015]可选的,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限高柱,所述限高柱设置于上下模组之间;当模具处于闭模状态时,所述限高柱适于使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之间保持所述第一让位间隙M。
[0016]可选的,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勾料销,所述勾料销设置于下模组;当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所述勾料销适于将所述板材限制在预设高度,并使所述板材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所述第二让位间隙P。
[0017]可选的,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料带,所述料带适于带动板材沿出料方向运动;当模具由闭模状态向开模状态切换时,所述浮料机构向上承托所述料带使之与下模组的上表面脱离接触。
[0018]可选的,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压板滚轮组件,所述压板滚轮组件设置于模具的出料端,适于夹持所述料带上的板材并将其推送至外部结构。
[0019]可选的,所述压板滚轮组件包括上压板滚轮和相对应的下压板滚轮;所述上压板滚轮设置于所述剥料板;所述下压板滚轮设置于下模组。
[0020]可选的,所述浮料块组件上设置有轴承。
[0021]可选的,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
[0022]冲子,所述冲子设置于上模组;所述冲子的刃口处设置有倒圆角;所述冲子刃口处开设有进气道及横向气道;所述冲子上距离刃口面预设距离A处设置有光滑圆弧过渡;
[0023]镶件,所述镶件设置于下模组;所述刃口与所述镶件的冲孔间隙配合。
[0024]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5]1.本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通过设置浮料机构,在闭模状态下,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一让位间隙M,间隙M满足M>L;其中,L为板材的厚度;以使所述板材与所述下模组脱离接触,从而防止模内的残余料屑对板材产生压印;
[0026]在开模状态下,所述浮料机构适于顶起所述板材至预设高度,并使所述板材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二让位间隙P,且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三让位间隙Q,其中Q>P+L;以使所述板材与所述上下模组均脱离接触,从而在下一行程送料前进时,避免所述板材与所述上下模组磨擦产生刮擦伤。
[0027]2.本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通过设置顶推机构,当模具处于闭模状态时,所述上顶杆组件下压所述剥料板使得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一让位间隙M,以使所述板材与所述下模组脱离接触,从而防止模内的残余料屑对板材产生压伤;
[0028]当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所述上顶杆组件与所述剥料板的上表面处于分离状态,此时所述下顶杆组件顶推所述剥料板使得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三让位间隙Q,从而避免剥料板和下模组对板材产生刮伤。
[0029]3.本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通过设置限高柱,当模具处于闭模状态时,所述限高柱适于使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一让位间隙M,间隙M满足M>L,其中,L为板材的厚度,可以有效防止残余料屑在模内对板材产生压伤;同时所述限高柱还可形成支撑平台,防止模具受力过大而变形。
[0030]4.本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通过设置勾料销,模具由闭模状态向开模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浮料机构顶推料带以使所述板材上行;当所述板材上行至预设高度,所述勾料销适于将所述板材限制在所述预设高度,并使所述板材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所述第二让位间隙P,以避免所述下模组及其模内的料屑对所述板材产生刮伤。
[0031]5.本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通过设置压板滚轮组件,当进行切断出料时,上模组向上死点运动,所述剥料板上浮至所述第三让位间隙Q后止动,所述料带受所述浮料机构托起处于悬空位置并与所述上模组和所述下模组脱离接触,安装于所述剥料板上的上压板滚轮受所述第五弹簧的弹顶力驱动下压所述料带,并与相对应的所述下压板滚轮共同夹持切断后的板材,使之处于稳定的高度;
[0032]上模组到达到上死点后开始向下运动,当到达送料位点时,由送料机驱动所述料带将切断后的板材通过所述上压板滚轮和下压板滚轮推出至传送带上;通过在所述料带上下两侧设置压板滚轮组件,既解决了板材出料问题,又避免了板材跟模具零件接触产生划痕。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技术冲压模具的闭模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冲压模具的开模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剥料板(3),与所述下模组活动连接,所述剥料板(3)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之间适于放置板材;浮料机构,与所述下模组活动连接,所述浮料机构适于对所述板材施加向上的顶升力;在闭模状态下,所述剥料板(3)的下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一让位间隙M,间隙M满足M>L;其中,L为板材的厚度;在开模状态下,所述浮料机构适于顶起所述板材至预设高度,并使所述板材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二让位间隙P,且所述剥料板(3)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组的上表面保持第三让位间隙Q,其中Q>P+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料机构包括浮料块组件(41)和浮料针组件(42);所述浮料块组件(41)和浮料针组件(42)设置于下模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包括上顶杆组件(51)和下顶杆组件(52);所述上顶杆组件(51)设置于上模组;模具由开模状态向闭模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上顶杆组件(51)适于顶推所述剥料板(3)沿闭模方向靠近下模组的上表面;所述下顶杆组件(52)设置于下模组;模具由闭模状态向开模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下顶杆组件(52)适于顶推所述剥料板(3)沿开模方向远离下模组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高柱(2021),所述限高柱(2021)设置于上下模组之间;当模具处于闭模状态时,所述限高柱(2021)适于使所述剥料板(3)的下表面的至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永松王玉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