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式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130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杆式悬置,其包括与副车架相连并具有容置槽的连接骨架,拉杆总成一端设有插置于容置槽中的插置部,另一端与动力总成连接,且插置部和容置槽的底壁间距设置;于连接骨架和拉杆总成之间连接有橡胶主簧,且拉杆式悬置还包括于车辆长度方向和/或车辆宽度方向上限制拉杆总成和连接骨架间相对位移的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拉杆式悬置,可在车辆加速、减速、制动或遇不平整路面时,于车辆长度方向或车辆宽度方向较好的缓冲冲击力,此外,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可对拉杆总成和连接骨架间位移进行限制,而可改善橡胶主簧变形程度,延长橡胶主簧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拉杆式悬置使用寿命。置使用寿命。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杆式悬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拉杆式悬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各大车企陆续推出大功率、高续航车型上市。然而,因驱动电机的峰值扭矩大,在某一转速区间会迅速转化,在极短时间内扭矩会发生由正到负的反转,导致拉杆式悬置承受大幅度快速变化的冲击与载荷,且动力总成位移量偏移较大。
[0003]此外,在车辆加速、减速、制动过程中,拉杆式悬置承接防扭限位功能,在动力总成极限位移状态下,拉杆式悬置中橡胶体承受较大冲击力与载荷力,且橡胶体承受冲击力和载荷力频率较高,容易导致橡胶疲劳失效,进而缩短拉杆式悬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拉杆式悬置,并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拉杆式悬置,连接于车辆的动力总成和副车架之间,所述拉杆式悬置包括:
[0007]连接骨架,与所述副车架相连,并具有开口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杆式悬置,连接于车辆的动力总成和副车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式悬置包括:连接骨架(1),与所述副车架相连,并具有开口朝前布置的容置槽(101);拉杆总成(2),一端成型有插置于所述容置槽(101)中的插置部(2011),另一端与所述动力总成连接,且所述插置部(2011)和所述容置槽(101)的底壁间距设置;橡胶主簧(3),连接于所述连接骨架(1)和所述拉杆总成(2)之间,并包括以连接所述插置部(2011)和所述连接骨架(1)的橡胶连接部(301);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骨架(1)上的限位部,以及设于所述拉杆总成(2)上的限位抵接部,所述限位部和/或所述限位抵接部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且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抵接部间距设置,以可由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抵接部的抵接,而于车辆长度方向和/或车辆宽度方向上构成对所述拉杆总成(2)和所述连接骨架(1)间相对位移的限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式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01)中设有将所述容置槽(101)分隔为多个插槽(103)的隔板(102),且所述插置部(2011)为与所述插槽(103)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式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由所述隔板(102)的前部构成的第一限位部(106),且所述限位抵接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6)前方的第一弹性抵接部(3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杆式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骨架(1)具有由所述开口的边缘向内弯折的弯折部(104),所述限位部包括由弯折部(104)的后部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钊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