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体透明度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92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体透明度测量方法,将采集到的一帧图像送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图像进行预测分析,采样图像输入定位球检测模型,计算得到定位球直径的像素长度;根据光栅里程计得到线缆放出长度;计算得到第一次塞式盘入水深度,边缘终端设备控制电机持续放线10cm后停止动作;边缘终端设备控制电机逆时针旋转带动主动轮收回线缆,将塞式盘缓慢上提,采样图像送入水面定位球检测模型,计算得到定位球直径的像素长度;根据光栅里程计得到线缆放出长度,计算得到第一次塞式盘入水深度,取两次测量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边缘终端设备控制电机收回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次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做到全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完成测量。动完成测量。动完成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体透明度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透明度测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体透明度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采用人工通过垂线将塞式盘缓缓放入水中,根据人眼观察塞式盘分界线是否可辨,找到临界点,再根据此刻垂线吃水深度进行读数。
[0003]该方法涉及人工放线、人工判别盘面交线是否可辨,人工读取水位等众多人工参与的步骤,与个人的视力、经验等相关,容易收到人工主观判断的影响,因此读数精度及稳定性难以保证。
[0004]近期有部分测量方法引入了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用于分辨盘面分界线。
[0005]不具备测量水位功能,需额外引入外部水位数据或人工读数的参与,未能避免外部因素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体透明度测量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水体透明度测量中涉及人工参与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改进,包括盘面分界线的识别、水面高度测量等,可做到全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完成测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体透明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边缘终端设备(7)在远程唤醒或定时唤醒的情况下,进行边缘终端设备(7)初始化,包括启动摄像头、塞式盘检测模型服务、图像采集服务;步骤2:启动塞式盘(12)放线程序,电机(8)带动主动轮(3)顺时针方向旋转,将塞式盘(12)缓慢放下;步骤3:将采集到的一帧图像送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图像进行预测分析,得到是否能分辨除图像中塞式盘(12)分界线的判断结果,若检测结果为是,则回到步骤2;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4;步骤4:边缘终端设备(7)控制电机(8)停止转动;步骤5:采样图像输入定位球(11)检测模型,计算得到定位球(11)直径的像素长度;结合初始位置定位球(11)直径标定的像素长度,根据透视变换原理可计算得到定位球(11)与初始位置间的距离,记为Lb1;步骤6:根据光栅里程计得到线缆(5)放出长度,记为Lw1;步骤7:计算得到第一次塞式盘(12)入水深度,记为L1,L1=Lw1+r

Lb1(r为定位球半径);步骤8:边缘终端设备(7)控制电机(8)持续放线10cm后停止动作;步骤9:边缘终端设备(7)控制电机(8)逆时针旋转带动主动轮(3)收回线缆,将塞式盘(12)缓慢上提,同时采样图像送入塞式盘(12)检测模型;步骤10:将采集到的一帧图像送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图像进行预测分析,得到是否能分辨除图像中塞式盘(12)分界线的判断结果,若检测结果为是,则回到步骤11;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9;步骤11:边缘终端设备(7)控制电机(8)停止转动;步骤12:采样图像送入水面定位球(11)检测模型,计算得到定位球(11)直径的像素长度;结合初始位置定位球(11)直径标定的像素长度,根据透视变换原理可计算得到定位球(11)与初始位置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丁周威邹煜林作永陈鹏飞袁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河瑞通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