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87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包括机体,且机体包括床体,所述床体顶面固定连接有框体,且框体两端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病人扶到座板顶面坐下,病人背部靠在背板处并向后躺下,此时,背板转动带动斜板下压,使斜板嵌入背板,斜板产生拉力拉动座板向框体另一端移动,使腿板一端位于框体上方,由于背板带动手杆移动,从而使支杆带动腿板同步转动,从而使腿板升起,此时推动背板,从而带动座板匀速向框体另一端移动,直至背板顶端运动至框体另一端,此时病人自动由坐姿变为卧姿,从而使病人臀部的位置基本固定不需调整,从而使骨质疏松的老年病人可以便捷快速的躺在床上治疗。以便捷快速的躺在床上治疗。以便捷快速的躺在床上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0003]在临床治疗中,医院可使用骨质疏松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然而,由于骨质疏松患者多为老年人,并且,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女性,而一般女性绝经开始时间平均在50岁左右,多数女性在45岁到55岁之间绝经,此年龄段的病人,一般难以独自进行治疗进程,使得医护人员需要提供帮助,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病症的特殊性,使得病人可能会因意外产生疼痛或其他意外危险情况,在进行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时,需要病人上床进行电磁治疗,此时,病人由于年龄较大以及骨质疏松病症的影响,及时在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包括机体(100),且机体(100)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顶面固定连接有框体(200),且框体(200)两端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210),两个所述滑杆(210)之间设置有滑动杆(220),且滑动杆(220)两端分别与框体(200)两端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00)一端上方设置有座板(300),且座板(300)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滑行块(320),所述滑行块(320)一侧中心与滑动杆(220)外柱面滑动连接,且座板(300)底面两长侧边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310),且四个滑块(310)中心均与相邻滑杆(210)外柱面滑动连接,所述座板(30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背板(400)和腿板(500),且背板(400)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背板(400)复位的辅助机构(6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00)一侧固定连接有靠垫(4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600)包括斜板(610),且斜板(610)一端转动连接于背板(400)一端,所述斜板(610)一侧嵌合于背板(400)内部,所述背板(40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套接块(620),且套接块(620)中心滑动套接于滑动杆(220)外柱面,所述框体(200)内底面位于滑动杆(220)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挡块(240),且两个挡块(240)一侧与套接块(620)一侧相接触,所述斜板(6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