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芯储能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84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芯储能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压板、防水密封圈、插头公端子、防触指帽、锁扣、电缆密封圈、电缆尾盖、电缆;所述插头公端子埋装于插座壳体内,插头端子柱顶部安装有防触指帽,防水密封圈安装在插头壳体内,压板压住防水密封圈,压板与插头壳体之间采用卡扣固定;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母端子和簧;所述插座母端子埋装于插座壳体内,插座母端子内设计有簧,簧与插头公端子进行接触。通过设计可更换的压板和插座壳体,避免了插头壳体的重复开模,可实现成本的降低,实现集盲插、防误插、旋转优势为一体的操作。转优势为一体的操作。转优势为一体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芯储能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单芯储能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储能行业的兴起与发展,储能的高压输电设备之间需要通过插拔式高压连接器连接.由于多个设备相对摆放位置受到使用场景的约束,可能存在连接器插拔看不见操作、走线角度多样化、多个相同型号接插件并排摆放的场景。
[0003]现有的储能高压连接器分为插头和插座,实现盲插、防误插的连接器需要多个尺寸、型号来区分,而造成成本较高;实现旋转、防误插的连接器通过轴向配合筋槽进行区分,而不能实现盲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集盲插、防误插、旋转优势为一体的单芯储能连接器。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单芯储能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压板、防水密封圈、插头公端子、防触指帽、锁扣、电缆密封圈、电缆尾盖、电缆;所述插头公端子埋装于插座壳体内,插头公端子柱顶部安装有防触指帽,防水密封圈安装在插头壳体内,压板压住防水密封圈,防止防水密封圈脱落,压板与插头壳体之间采用卡扣固定;锁扣预装于插头顶部,电缆尾盖安装在插头壳体尾部,压住电缆上的电缆密封圈进行密封;
[0006]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母端子和簧;所述插座母端子埋装于插座壳体内,插座母端子内设计有簧,簧与插头公端子进行接触。
[0007]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配合处,在插头壳体上设计有插头第一道圆环和插头第二道圆环;在插座壳体上设计有插头第一道圆环和插座第二道圆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插头第一道圆环与插头公端子之间保留有插座母端子和插头第一道圆环进出的空间;防水密封圈和压板安装在插头第一道圆环与插头第二道圆环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密封圈和压板安装在插头第一道圆环的外表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插头第二道圆环之间保留有插座壳体的插座第二道圆环进出的空间,插座壳体插座第二道圆环与防水密封圈紧紧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壳体的插座第二道圆环外圈的底座上设计有360度旋转限位凹槽,插头第二道圆环的旋转限位齿与旋转限位凹槽配合,可实现插头与插座在预配合之后进行旋转锁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插头壳体的插头第一道圆环之间采用压板的卡扣和插头第一道圆环的凹槽进行固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外表面与插座第二道圆环内表面之间保留有较小的旋转间隙。
[0014]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底部设有压板伸出环。
[0015]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伸出环的直径可变,相应的插座壳体给出安装避让空间,可实现多个插头(1)和插座(2)防误插。
[001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通过设计可更换的压板和插座壳体,避免了插头壳体的重复开模,可实现成本的降低,实现集盲插、旋转、防误插优势为一体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插头轴测图与插座轴测图;
[0019]图3为插头与插座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插头与插座装配剖面图;
[0021]图5为插头壳体轴侧图;
[0022]图6为压板示意图;
[0023]图7为压板第二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所示,连接器结构组成:插头1和插座2。
[0026]如图2、图3所示,插头1结构组成:插头壳体1

1,压板1

2,防水密封圈1

3,插头公端子1

4,防触指帽1

5,锁扣1

6,电缆密封圈1

7,电缆尾盖1

8,电缆1

9;
[0027]插座2结构组成:插座壳体2

1,插座母端子2

2,簧2

3;
[0028]插头公端子1

4埋装于插座壳体2

1内,插头公端子1

4柱顶部安装有防触指帽1

5,防水密封圈1

3安装在插头壳体1

1内,压板1

2压住防水密封圈1

3,防止防水密封圈 1

3脱落,压板1

2与插头壳体1

1之间采用卡扣固定;锁扣1

6预装于插头顶部,电缆尾盖1

8安装在插头壳体1

1尾部,电缆1

9上的电缆密封圈1

7进行密封。
[0029]插座母端子2

2埋装于插座壳体2

1内,插座母端子2

2内设计有簧2

3,簧2

3具有弹性,与插头公端子1

4进行接触。
[0030]插头壳体1

1与插座壳体2

1配合处,设计有两道安装环柱,插头公端子1

4安装在插头第一道圆环1

11内,并在第一道圆环1

11与插头公端子1

4之间保留有插座母端子2

2和插头第一道圆环1

11进出的空间;防水密封圈1

3和压板安装在插头第一道圆环1

11与插头第二道圆环1

12之间,并安装在插头第一道圆环1

11的外表面;压板 1

2与插头第二道圆环1

12之间保留有插座壳体2

1的插座第二道圆环2

12进出的空间,插座壳体插座第二道圆环2

12与防水密封圈1

3紧紧配合。
[0031]插座壳体2

1的插座第二道圆环2

12外圈的底座上设计有360度旋转限位凹槽 2

13,插头第二道圆环1

12的旋转限位齿1

121与旋转限位凹槽2

13配合,可实现插头与插座在预配合之后进行旋转锁定;插头上的锁扣1

6只有在插头1与插座2插到位后,插座第二道圆环2

12顶住锁扣1

6,才能实现锁扣1

6按压操作,可实现插头1和插座2在任何情况下不分离。
[0032]插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芯储能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

1)、压板(1

2)、防水密封圈(1

3)、插头公端子(1

4)、防触指帽(1

5)、锁扣(1

6)、电缆密封圈(1

7)、电缆尾盖(1

8)、电缆(1

9);所述插头公端子(1

4)埋装于插座壳体(2

1)内,插头公端子(1

4)柱顶部安装有防触指帽(1

5),防水密封圈(1

3)安装在插头壳体(1

1)内,压板(1

2)压住防水密封圈(1

3),防止防水密封圈(1

3)脱落,压板(1

2)与插头壳体(1

1)之间采用卡扣固定;锁扣(1

6)预装于插头顶部,电缆尾盖(1

8)安装在插头壳体(1

1)尾部,电缆(1

9)上的电缆密封圈(1

7)进行密封;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2

1)、插座母端子(2

2)和簧(2

3);所述插座母端子(2

2)埋装于插座壳体(2

1)内,插座母端子(2

2)内设计有簧(2

3),簧(2

3)与插头公端子(1

4)进行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芯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1

1)与插座壳体(2

1)配合处,在插头壳体(1

1)上设计有插头第一道圆环(1

11)和插头第二道圆环(1

12);在插座壳体(2

1)上设计有插头第一道圆环(1

11)和插座第二道圆环(2

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芯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成季凤霞左伟秀张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