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氯芬那酸在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694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甲氯芬那酸在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发现,甲氯芬那酸具有一定的抑制中蜂囊状幼虫病毒的作用,进而可以有效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此外,甲氯芬那酸具有一定的提高中蜂幼虫的RNA N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甲氯芬那酸在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蜜蜂养殖
,尤其涉及甲氯芬那酸在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由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 CSBV)侵染引起的疾病,不仅导致幼虫死亡,还缩短成年蜜蜂的寿命,最终导致整个蜂群毁灭,对中华蜜蜂的养殖有严重威胁,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药物。爆发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蜂场为了减少损失,乱用药、滥用药,可能导致中蜂蜂蜜兽药残留超标,极大影响了蜂蜜品质和食用人的健康。因此,亟需开发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防治药物,改善蜜蜂健康形势,为蜂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0003]甲氯芬那酸(meclofenamic acid,MA)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批准用于关节炎(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疼痛(轻度至中度疼痛)、痛经和严重月经失血(月经过多)。此药物常见应用于人类医疗,罕见应用于蜜蜂疾病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甲氯芬那酸在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中的应用。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甲氯芬那酸在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甲氯芬那酸在抑制中蜂囊状幼虫病毒扩增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甲氯芬那酸在提高中华蜜蜂的RNA N6‑
甲基腺苷(m6A)甲基化水平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甲氯芬那酸在制备用于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药物或饲料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甲氯芬那酸在制备用于抑制中蜂囊状幼虫病毒扩增的药物或饲料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甲氯芬那酸在制备用于提高中华蜜蜂的RNA N6‑
甲基腺苷甲基化水平的药物或饲料中的应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甲氯芬那酸的用量为200~600 μM。
[0012]进一步地,所述饲料还包括王浆、果糖、葡萄糖、酵母提取物和水。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蜜蜂饲料,所述蜜蜂饲料中含有200~600 μM甲氯芬那酸。
[0014]进一步地,以重量份计,还包括:2~10份王浆、0.1~1份果糖、0.1~1份葡萄糖、0.01~1份酵母提取物,2~8份水。
[0015]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了一种可以有效抑制中蜂囊状幼虫病毒扩增的化合物甲氯芬那
酸,其可以显著降低中蜂幼虫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毒的水平,进而起到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发现甲氯芬那酸可能是通过提高中蜂幼虫中RNA N6‑
甲基腺苷(m6A)甲基化水平进而起到的抑制中蜂囊状幼虫病毒的作用。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甲氯芬那酸可以应用于药物中,或是作为蜜蜂饲料的添加剂,其可以有效降低中蜂幼虫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毒,这在中蜂养殖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甲氯芬那酸饲喂中蜂幼虫后显著降低CSBV感染情况的结果图片;其中,A为饲喂400μM甲氯芬那酸的中蜂幼虫CSBV病毒感染程度的对比,B为饲喂400μM甲氯芬那酸的中蜂幼虫在CSBV病毒感染48小时和72小时的病毒拷贝数结果;C为饲喂甲氯芬那酸的中蜂幼虫在CSBV感染24小时和48小时RNA m6A甲基化水平;图中24 h表示CSBV病毒感染后24小时;48 h表示CSBV病毒感染后48小时;72 h表示CSBV病毒感染后72小时。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饲喂甲氯芬那酸对于感染CSBV后的中蜂幼虫成活率的影响结果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感染中蜂囊状病毒幼虫与健康中华蜜蜂幼虫的RNA m6A甲基化水平的比较结果示意图;其中,左侧柱状图为绝对定量qPCR比较CSBV感染中蜂幼虫和健康中蜂幼虫中CSBV病毒拷贝数的结果图,右侧柱状图为LC

MS / MS定量测量比较CSBV感染中蜂幼虫和健康中蜂幼虫中RNA m6A甲基化水平的结果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LC

MS/MS分析不同浓度甲氯芬那酸处理后中华蜜蜂幼虫样品中mRNA的m6A/甲基化总量(以m6A/A比值表示)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试验方法,若没有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23]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试剂和试验材料,若无特别说明,均可以市售购得。
[0024]实施例11、甲氯芬那酸在降低蜜蜂的中蜂囊状幼虫病患病率中的应用甲氯芬那酸(meclofenamic acid)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批准用于关节炎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疼痛 (轻度至中度疼痛)、痛经和严重月经失血(月经过多)。甲氯芬那酸是应用于人体的药物,在蜜蜂中从未被使用过。本专利技术拟采用甲氯芬那酸来进行中蜂囊状幼虫病相关的治疗,具体流程如下:所用蜜蜂为中华蜜蜂(Apis cerana),购自蜂场,由蜂农饲养。
[0025]所用CSBV病毒为在病虫中提取分离纯化的病毒液,浓度为109拷贝/μL。
[0026]1日龄工蜂幼虫从蜂巢中移到48孔培养板上,在温度35℃和95% HR湿度条件的培养箱中培养。每日每只幼虫饲喂20
µ
L工蜂基础饲料(每10g饲料的配方为:5 g王浆、0.6 g果糖、0.6 g葡萄糖、0.1 g酵母提取物,水3.7 g)。
[0027]在第二日,将工蜂幼虫分为2组,每组100只,实验组在工蜂幼虫的饲料中加入甲氯芬那酸,使其浓度为40
ꢀµ
M,对照组仍旧饲喂基础饲料。
[0028]在第三日,进行CSBV病毒侵染,将CSBV病毒液添加到工蜂饲料中,每只幼虫感染CSBV病毒量为109拷贝数。饲料配方如下:CSBV侵染饲料配方:将CSBV病毒液添加到工蜂基础饲料中,使得CSBV的终浓度为5
×
10
10
拷贝数/ml。因每只幼虫饲喂20
ꢀµ
L CSBV侵染饲料,每只幼虫的最终感染CSBV病毒量为109拷贝数。
[0029]针对4、5、6日龄幼虫都按照工蜂基础饲料饲喂,不进行病毒侵染。分别在CSBV侵染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收集未死亡的中蜂幼虫。提取RNA并分离mRNA。进行绝对定量qPCR分析。
[0030]qPCR所用引物如下:CSBV引物:正向引物:TATTCAGGGGGACGCTACAC;反向引物:GCGTGAGTTGACAGAAAATC。
[0031]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与未进行甲氯芬那酸饲喂的幼虫相比,在2日龄饲喂甲氯芬那酸的幼虫感染CSBV的程度明显降低(图1中的A);在感染后48小时和72小时,未饲喂和饲喂过甲氯芬那酸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甲氯芬那酸在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中的应用。2.甲氯芬那酸在抑制中蜂囊状幼虫病毒扩增中的应用。3.甲氯芬那酸在提高中华蜜蜂的N6‑
甲基腺苷甲基化水平中的应用。4.甲氯芬那酸在制备用于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药物或饲料中的应用。5.甲氯芬那酸在制备用于抑制幼虫病毒扩增的药物或饲料中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氯芬那酸的用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妙赵柳微王晓颖薛晓锋齐素贞吴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