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情识别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62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伤情识别卡。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四个伤情识别件,所述四个伤情识别件上设置有可视化伤情区别结构,所述每个伤情识别件均由数个依次连接的识别带卷曲而成,相邻的识别带之间均设置有易撕结构,所述每个识别带均由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书写部和第二连接部组成,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书写部上依次设置有标号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医护人员携带和使用,通过每个识别带上设置的标号涂层便于医护人员识别患者,不需要再去繁琐的书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医护人员可通过识别带快速判断该患者抢救顺序,不会耽搁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不会耽搁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不会耽搁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情识别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伤情识别卡。

技术介绍

[0002]在应急救援中,由于医疗救援力量有限,尤其在事发初期急救医疗资源可能十分匮乏。因此必须将有限的急救资源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那些最有希望被救活的伤员身上,因此,需要尽快对现场伤员分类,然后对分类的伤员进行相应归置及疏散,从而尽快把重伤员从一批伤亡人群中筛查出来,争取宝贵的时机在第一时间拯救,以避免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于现场。
[0003]目前现有的伤情识别标签功能比较单一,形状颜色均一致,使用时需要在标签上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伤情情况,过程繁琐,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救治时医院人员只能依靠标签上的文字来判断患者伤情及根据标签上的患者信息来分辨患者,导致医护人员不能快速直接的判断患者是否已经死亡、是否需要抢救以及抢救的优选顺序,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因此急需一种便于医护人员直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抢救以及抢救的先后顺序的伤情识别卡,并且此伤情识别卡需要质量轻,便于医护人员携带,能够快速准确分别患者,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伤情识别标签使用时需要在标签上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伤情情况,过程繁琐,需要对患者进行救治时医院人员只能依靠标签上的文字来判断患者伤情及根据标签上的患者信息来分辨患者,导致医护人员不能快速直接的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抢救以及抢救的优选顺序,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伤情识别卡。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伤情识别卡,包括四个伤情识别件,所述四个伤情识别件上均设置有可视化伤情区别结构,每个所述的伤情识别件均由数个依次连接的识别带卷曲而成,且相邻的识别带之间均设置有易撕结构,所述每个识别带均由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书写部和第二连接部组成,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每个识别带的书写部上依次设置有标号涂层。
[000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医护人员抢救病人时,根据病人的情况通过四个伤情识别件之间的可视化伤情区别结构选择相应的伤情识别件上的识别带,并通过易撕结构将相邻两个识别带分离,将识别带套设在患者手腕或手臂上,并根据患者手臂或手腕的粗细,通过第一连接部上的连接机构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将识别带固定在患者手腕或手臂上,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抢救时,根据患者身上所佩戴的识别带上的可视化区别结构判断该患者是否需要抢救,以及是否需要优选抢救,该过程简单方便,医院人员可以快速判断该患者是否需要抢救以及是否需要优先抢救,不会耽搁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每个伤情识别件均由数个依次连接的识别带组成,方便医护人员携带和使用,通过每个识别带上设
置的标号涂层便于医护人员识别患者,不需要再去繁琐的书写患者的基本信息,节约抢救时间,并可以根据标号涂层统计各种伤情的人数,适用于各种手腕粗细的患者,识别带上还设置有书写部,当时间允许时,医护人员可以在书写区记录一些患者的伤情情况,便于医护人员的后续治疗。
[0008]作为优选,所述每个伤情识别带均呈矩形状,且边沿规整。
[0009]采用该技术方案后,便于医护人员取用伤情识别带,边沿规整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内侧的粘性层,所述粘性层上设置有隔离膜。
[001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使用识别带时,将隔离膜撕下,按照患者手臂或手腕的粗细将粘性层贴到第二连接部外侧适宜的位置处,将识别带固定。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与连接结构相配合的防撕结构,所述防撕结构为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的数个长条形通孔,所述数个长条形通孔与连接结构相连。
[0013]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通过连接结构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后,由于连接结构上设置有数个长条形通孔,若患者想要取下识别带只能将识别带撕坏才能做到,有效避免了患者将识别带完整取下所造成的风险(例如患者之间交换识别带)。
[0014]作为优选,所述标号涂层上的标号依次以数字编号递增,所述标号涂层为防水涂层。
[001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需要统计各种伤情的人数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剩下的伤情识别件上最近的一个伤情识别带的标号与刚开始使用时的最近的一个伤情识别带上的标号计算出相应的该伤情的人数,防水涂层避免识别带接触到水导致标号模糊。
[0016]作为优选,所述识别带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标识区和第二标识区。
[001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第一标识区可以设置医院的院徽,用于区别是哪个医院的患者,第二标识区可以设置警示语,例如不可随意将识别带取下的警示语。
[0018]作为优选,所述书写部的外侧设置有人体解剖图涂层,所述人体解剖图涂层由人体正面解剖涂层和人体背面解剖涂层组成,所述人体解剖图涂层为防水涂层。
[0019]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医护人员可以直接在人体解剖图上勾画出患者的受伤部位,便于后续对患者的救治。
[0020]作为优选,所述四个伤情识别件的第一连接部上均设置有反光条,所述每个伤情识别件上设置的反光条的颜色不同。
[002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处于黑暗环境中时,可根据伤情识别带上的第一连接部上的反光条的颜色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抢救,以及抢救的先后顺序,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避免反光条被遮盖。
[0022]作为优选,所述伤情识别卡为防水纸材质。
[0023]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防止伤情识别卡沾水后损坏,纸质材料质量轻,便于携带,成本低。
[0024]作为优选,所述可视化伤情区别结构为不同颜色的涂层,所述不同颜色的涂层分别为红色涂层、黑色涂层、黄色涂层和绿色涂层,所述不同颜色的涂层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每个所述伤情识别件的书写部上均设置有白色可书写涂层。
[002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四个伤情识别件除了设置有不同颜色的涂层外,其余结构完
全相同,黑色代表死亡,红色代表第一优先抢救,黄色代表第二优先抢救,绿色代表第三优先抢救,医院人员可以通过识别带的颜色快速的判断患者的抢救顺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颜色来区别,当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来抢救患者时,也能按照颜色分辨抢救顺序,书写部设置为白色,使上面书写的文字更加醒目。
[00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当医护人员抢救病人时,根据病人的情况通过四个伤情识别件之间的可视化伤情区别结构选择相应的伤情识别件上的识别带,并通过易撕结构将相邻两个识别带分离,将识别带套设在患者手腕或手臂上,并根据患者手臂或手腕的粗细,通过第一连接部上的连接机构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将识别带固定在患者手腕或手臂上,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抢救时,根据患者身上所佩戴的识别带上的可视化区别结构判断该患者是否需要抢救,以及是否需要优选抢救,该过程简单方便,医院人员可以快速判断该患者是否需要抢救以及是否需要优先抢救,不会耽搁患者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情识别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伤情识别件,所述四个伤情识别件上均设置有可视化伤情区别结构,每个所述伤情识别件均由数个依次连接的识别带卷曲而成,且相邻的识别带之间均设置有易撕结构(11),所述每个识别带均由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书写部(6)和第二连接部(9)组成,所述第一连接部(3)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每个识别带的书写部(6)上依次设置有标号涂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情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伤情区别结构为不同颜色的涂层,所述不同颜色的涂层分别为红色涂层、黑色涂层、黄色涂层和绿色涂层,所述不同颜色的涂层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9)上,每个所述伤情识别件的书写部(6)上均设置有白色可书写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情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内侧的粘性层(2),所述粘性层(2)上设置有隔离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情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上设置有与连接结构相配合的防撕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学芳陶宁蔡国容何意张梅蒋敏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