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冬青实生苗移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184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沙冬青实生苗的移栽方法,包括:起苗,其中,所述沙冬青实生苗的根系完整;种植,将所述沙冬青实生苗的根系贴在坑穴一侧的垂直断面上,用湿土将所述沙冬青实生苗的根系固定在断面上,从另一侧将坑穴填平,踏实;维护,修剪所述沙冬青实生苗的侧枝,灌定根水,根据土壤墒情/定期补水。解决了沙冬青育苗难度大,苗木移植成活率低,只能采用容器苗或苗床苗移栽的难题,提高了干旱沙区沙冬青移栽的成活率,该方法简单、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干旱沙区的沙冬青移植造林。应用于干旱沙区的沙冬青移植造林。应用于干旱沙区的沙冬青移植造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冬青实生苗移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苗木移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沙冬青实生苗移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沙冬青为泛北极区亚洲中部惟一生存的特有常绿豆科阔叶灌木类群,是第三纪古地中海沿岸的旱生植物,也是古地中海退缩、气候旱化过程中幸存的残遗物种,该属仅2种,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和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分别被列为濒危Ⅱ级和渐危Ⅲ级国家保护植物。
[0003]沙冬青具有很强的抗寒、抗旱和耐盐碱等特性,能有效防风固沙,是目前人类用于改造荒漠的优良灌木。由于沙冬青生长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加之其花期早、春季又多风、气温低以及后期病虫害,使沙冬青结实率低、成熟种子少,最终仅有的完好种子能保存下来,然而沙冬青种皮坚硬,发芽需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因而其自然繁殖非常困难。且在干旱沙区,沙冬青根系脆弱易断无柔韧性,育苗难度大,苗木移植成活率低,故多采用种子繁殖并在利用容器苗或苗床苗进行移栽,为此寻找一种能够提高沙冬青沙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冬青实生苗移栽并提高其存活率的方法,包括:
[0005]起苗,其中,沙冬青实生苗的根系完整;
[0006]种植,将沙冬青实生苗的根系贴在坑穴一侧的垂直断面上,用湿土将沙冬青实生苗的根系固定在断面上,从坑穴的另一侧将坑穴填平,踏实;
[0007]维护,修剪沙冬青实生苗的侧枝,灌定根水,根据土壤墒情/定期补水。
[0008]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沙冬青实生苗为2

3年的实生苗,株高20

30cm,地径0.5cm
±
0.1cm,主根长度≤30cm,侧根长度≤10cm,而不是容器苗或苗床苗;此时移栽沙冬青实生苗更加茁壮,不至于过于柔弱;
[0009]优选的,起苗前还包括浇水,带土移栽,若沙冬青实生苗有断根则将断根上的伤口剪平剪齐后移栽,避免与空气接触;在移栽前半年,先进行一次切根,这样可以减少移栽时对根系的损伤;在早春前,在土壤没有冻结的情况下,对根系进行定期修剪;如在早春移栽需提前修剪,留出2至3个月伤口愈合的时间;在运输和备用时,用湿土覆盖沙冬青实生苗根系并叠放;
[0010]优选的,种植株行距为2m
×
2m、4m
×
4m或6m
×
6m,以满足沙冬青成龄后,其生态群落对水分、养分、阳光的需求;
[0011]优选的,种植前还需要整地、挖穴、施肥等步骤;整地按照DB65/T2521规定执行;挖穴的坑穴规格为0.3m
×
0.3m
×
0.4m(也可根据需要适当放大种植穴规格),且一侧为垂直断面;施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复合肥做底肥,每穴施用0.5kg,并与土充分混匀,按照GB/
T15776

2006规定执行;
[0012]优选的,种植深度根据沙冬青实生苗根系长度确定,满足埋住沙冬青实生苗根的条件,严禁踩踏植物根系,或者扯拽植物;
[0013]优选的,维护修剪沙冬青实生苗的侧枝包括修剪掉叶片;和/或去头;还包括覆盖保湿;
[0014]优选的,灌定根水要灌透,按照DB65/T2521

2005规定执行;
[0015]优选的,维护方法还包括春季移栽后1~2个月内,人工除草松土;除草松土每年应不少于三次;
[0016]优选的,沙冬青实生苗的移栽时间为春季,取春季日平均气温16℃

17℃的日期,可以根据当地历年的气象数据或是天气预报来选择合适的日期。
[0017]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沙冬青只能采用容器苗或苗床苗移栽的难题,并可以提高干旱沙区沙冬青移栽的成活率,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2

3年生的沙冬青实生苗,使得移栽苗木更加茁壮,不至于过于柔弱;(2)移栽时对沙冬青根系的修剪和切根处理,以及挖穴时一侧的垂直处理,较好的保护沙冬青实生苗的根系;(3)确定了塔中地区的沙冬青实生苗移栽的时间与环境条件。
[0018]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9]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0020]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沙冬青实生苗移栽流程图。
[0021]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沙冬青实生苗的移栽放置图;
[0022]其中,图1

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3]1沙冬青实生苗、2坑穴、湿土、4根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6]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沙冬青实生苗的移栽方法,解决了沙冬青育苗难度大,苗木移植成活率低,只能采用容器苗或苗床苗移栽的难题,提高了干旱沙区沙冬青移栽的成活率,该方法简单、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干旱沙区的沙冬青移植造林。
[0027]下面为具体实施例:
[0028]步骤一:起苗,其中,沙冬青实生苗1的根系4完整。
[0029]在该步骤中,首选2

3年生且株高20

30cm、地径0.5cm+0.1cm、主根长度≤30cm、侧根长度≤10cm的沙冬青实生苗1作为移栽对象,使移栽的沙冬青实生苗1更加茁壮,不至于过于柔弱。
[0030]在该步骤中,起苗前需先浇水,起苗时保证沙冬青实生苗1的根系4完整,带土移栽,若有断根则将断根上的伤口剪平剪齐后移栽,避免与空气接触;在移栽前半年,先进行一次切根,这样可以减少移栽时对根系4的损伤;在早春前,在土壤没有冻结的情况下,对根系4进行定期修剪;如在早春移栽需提前修剪,留出2至3个月伤口愈合的时间;在运输和备用时,用湿土覆盖沙冬青实生苗1的根系4并叠放;
[0031]在该步骤中,沙冬青实生苗1的种植要放大株行距,株行距可以设置为2m
×
2m、4m
×
4m或6m
×
6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冬青实生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起苗,其中,所述沙冬青实生苗的根系完整;种植,将所述沙冬青实生苗的根系贴在坑穴一侧的垂直断面上,用湿土将所述沙冬青实生苗的根系固定在断面上,从所述坑穴的另一侧将所述坑穴填平,踏实;维护,修剪所述沙冬青实生苗的侧枝,灌定根水,根据土壤墒情/定期补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冬青实生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冬青实生苗为2

3年的实生苗,株高20

30cm,地径0.5cm+0.1cm,主根长度≤30cm,侧根长度≤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冬青实生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起苗前还包括:浇水,带土移栽,若所述沙冬青实生苗有断根则将断根上的伤口剪平剪齐;在运输和备用时,用湿土覆盖所述沙冬青实生苗根系并叠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冬青实生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冬青实生苗的株行距为2m
×
2m、4m
×
4m或6m
×
6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冬青实生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前还包括:整地、挖穴、施肥;其中,所述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青万红心王龙王庆育范敬龙王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