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71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牡丹育苗方法领域,公开了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S2、基质制备;S3、消毒;S4、种植;S5、后期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育苗方法能提高油用牡丹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出苗率高达90%以上,成苗率高达80%以上,对培育油用牡丹壮苗、促进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以及油用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
[0001]方法领域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牡丹育苗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
[0003]背景方法
[0004]油用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中结籽能力强、种籽出油率高、可加工食用油的种的统称,集食用、药用保健、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体。油用牡丹是国家为保障粮油安全和优质食用油有效供给而大力发展的新兴木本油料之一,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成本低的优点,现在用于生产的油用牡丹有凤丹和紫斑两个品种。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达92%以上,亚油酸含量高达40%以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近年来,油用牡丹的经济价值在药用方面和食用方面逐渐得到重视,这促进了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
[0005]要使油用牡丹产业健康发展,首先要发展油用牡丹育苗方法,目前油用牡丹育苗方法有种子育苗、扦插育苗和组织育苗,其中最常用的育苗方法是种子育苗,种子育苗既经济,又实用。但是现有的油用牡丹种子育苗方法采用的育苗基质大多是以蛭石、珍珠岩、草炭、沙砾、陶粒等为原料制备的混合基质,虽然有良好的透气效果,但是对于需水量较大的种子发芽过程和育苗过程保水量不足,不仅会导致种子发芽阶段种子的出苗率降低,还会导致小苗生长阶段时小苗失水严重,对小苗生长不利,降低小苗的存活率。若采用人工补水,夏季中午气温很高,由于育苗基质保水效果差,育苗基质失水严重,此时浇水高温的育苗基质突然受到冷水刺激,育苗基质温度迅速下降,会导致小苗根系吸水能力下降,且夏季中午植物的蒸腾作用十分强烈,小苗根系吸水量小于蒸腾失水量,从而导致小苗枯萎。
[0006]因此目前需要研究出更好的油用牡丹育苗方法,通过加强育苗基质的保水能力,提高油用牡丹种子的出苗率,保证夏季小苗所需水分,培育出优良的油用牡丹壮苗,有利于工厂化育苗,扩大油用牡丹产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解决现有育苗方法保水效果不好、油用牡丹小苗的根系失水严重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法方案解决上述方法问题:
[0009]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0]S1、浸种处理:将油用牡丹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4

6d,期间每0.5

1d换水一次,在换水过程中可以把个别劣质、破损的种子筛选去除,清水浸泡后将种子捞出,再将种子用赤霉素溶液浸泡1d,捞出种子用清水洗净;
[0011]S2、基质制备:将珍珠岩漂洗干净、泥炭碾细、园土除杂碾细后,将泥炭、园土、河沙、珍珠岩充分混匀,混匀后曝晒2

4d制得育苗基质;
[0012]S3、播种:在温室内整齐摆放育苗盘,在育苗盘内底部铺一层保水垫,将无纺布育苗袋排列在保水垫上,再将育苗基质倒入无纺布育苗袋中,并用育苗基质填满无纺布育苗袋之间的空隙,将油用牡丹种子播种在无纺布育苗袋内;
[0013]S4、后期管理:播种后,在种子生根长度达到5
‑6㎝
之前,每隔7

8d给育苗基质喷洒清水,喷洒量为2

3L/m2,保持温室内温度为15

25℃;待种子生根长度达到5
‑6㎝
后,对种子进行低温诱导直至种子出芽。
[0014]进一步,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00

300mg/L。
[0015]进一步,所述S2中的泥炭、园土、河沙、珍珠岩的质量比为4:2:2:1。
[0016]进一步,所述S4中的低温诱导的具体操作为:保持温室内的温度为3

5℃,每8

10d向育苗基质中喷洒清水,喷洒量为1

1.5L/m2。
[0017]进一步,所述S4中,种子出芽后,保持温室内的温度为24

28℃,每8

10d向育苗基质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量为2

3L/m2,连续喷洒3个月。
[0018]进一步,所述S3中,种子播种的深度为2

3cm,每个无纺布育苗袋内播种2

3颗油用牡丹种子。
[0019]进一步,所述保水垫包括以下原料:木质纤维素、蛭石、海泡石、丙烯酸、过硫酸铵、N,N

亚甲基双丙烯酰,其中丙烯酸与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过硫酸铵的体积质量比为500ml:12g:1g。
[0020]进一步,所述木质纤维素、蛭石、海泡石与丙烯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

1.2)g:6g:(2

3)g:10ml。
[0021]进一步,所述保水垫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2]将丙烯酸加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海泡石,搅拌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中和度调节至75%,搅拌10

15min,再加入过硫酸铵、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浴加热至45℃,搅拌5

10min,随后加入木质纤维素搅拌均匀,再次加热至60

70℃,加入蛭石,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静置冷却后得到保水垫。
[0023]进一步,所述S4中育苗盘内底部铺的保水垫的厚度为4
‑6㎝
,保水垫的宽度和长度根据育苗盘的大小制作。
[0024]进一步,所述蛭石的粒径为5

10mm,所述海泡石的粒径为2

3mm。
[0025]保水垫具有吸收和保持水分的作用,从而使得基质长期保持湿润的状态,为牡丹种子和牡丹小苗生长发育提供适量的水分。保水垫上方放置了装有育苗基质的无纺布育苗袋,在育苗过程中保水垫若强度不够则易分裂、破碎,不能起到保水释水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保水垫中添加了海泡石,海泡石具有多孔结构,且通过海泡石特殊的纤维层链状结构与凝胶复立体交联形成网状三维结构,增强保水垫的强度,提高支撑力和耐久力,而添加的木质纤维素与海泡石一起进一步提高三维网状结构的强度,进而再次提高保水垫的强度,且木质纤维素具有抗腐蚀的性能,可以防止保水垫长时间使用不腐烂。除此之外,蛭石具有多孔结构,进一步提高保水垫的透气性能和排水性能,从而避免后期伸入保水垫的根系由于水分含量过高、氧气含量不足而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导致烂根。
[0026]与现有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利用保水垫的保水和释水作用,使育苗基质长期保持湿润状态,不仅有利于促进油用牡丹种子和小苗的良好发育,提高油用牡丹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出苗率高达90%以上,成苗率高达80%以上,还能减少喷洒浇水频率,有利于减少育苗过程中的人力投入。
[0028]2、本专利技术的育苗方法利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和低温诱导打破油用牡丹种子上胚轴
休眠,缩短种子发芽时间,本专利技术的育苗方法还能提高油用牡丹实生苗的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种子预处理:将油用牡丹种子用清水中浸泡4

6d,期间每隔0.5

1d换水一次,捞出种子,再用赤霉素溶液浸泡1d,捞出种子洗净;S2、基质制备:将泥炭、园土、河沙、珍珠岩充分混匀,混匀后曝晒2

4d制得育苗基质;S3、播种:在温室内摆放育苗盘,在育苗盘内底部铺一层保水垫,将无纺布育苗袋排列在保水垫上,再将育苗基质倒入无纺布育苗袋中,并用育苗基质填满无纺布育苗袋之间的空隙,将油用牡丹种子播种在无纺布育苗袋内;S4、后期管理:播种后,在种子生根长度达到5
‑6㎝
之前,每7

8d给育苗基质喷洒清水,喷洒量为2

3L/m2,保持温室内的温度为15

25℃;待种子生根长度达到5
‑6㎝
后,对种子进行低温诱导直至种子出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00

300mg/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泥炭、园土、河沙、珍珠岩的质量比为4:2: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低温诱导的具体操作为:保持温室内的温度为3

5℃,每8

10d向育苗基质中喷洒清水,喷洒量为1

1.5L/m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用牡丹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种子出芽后,保持温室内的温度为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成忠顾国海李寿田王莹尹原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