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及主栽杏利用晚花山杏砧木避倒春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58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及主栽杏利用晚花山杏砧木避倒春寒的方法,其中,晚花山杏砧木为WHZ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及主栽杏利用晚花山杏砧木避倒春寒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主栽杏避倒春寒
具体地说是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及利用晚花山杏砧木避倒春寒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杏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传统果树,亦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木本粮油经济树种。然而生产上多数杏树存在“十年九不收”和“见花不见果”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花果期冻害对杏树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杏树开花较早,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大于7.5℃即可开花。在我国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区,杏花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就开始绽放,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区也在4月中下旬开始开花。然而早春气温回升期间常伴随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侵袭,所形成的寒潮大风降温天气易形成倒春寒和晚霜,这对杏花和杏幼果往往造成毁灭性的冻害,导致杏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克服杏花果易受冻害的产业难题,是保证杏产量、支持杏产业快速有序发展的关键。
[0003]通常杏树的开花时间推迟15天以上,在生产上就能够有效避开倒春寒和晚霜危害,使杏花和幼果减轻或者免受冻害。现有栽培技术主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延缓生长进程,灌水、树体涂白降低温度,或者环剥环割切断营养供给等,能够一定程度上推迟花期。然而以上栽培措施通常仅仅能够推迟花期3~4天,且容易影响树体生长,降低花芽质量;因此,目前的栽培方法推迟杏花期的效果不明显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亟需研发一种推迟花期的高效轻简栽培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及利用晚花山杏砧木避倒春寒的方法,以解决主载杏因倒春寒和晚霜造成的杏减产甚至绝收的问题,以及当前用于避倒春寒的栽培措施效果差、影响树体生长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为WHZM

1晚花山杏或WHZM

2晚花山杏;
[0007]所述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是基于河南省原阳县的中国仁用杏基因库所收集保存的480份山杏种质资源为基础进行筛选,具体的筛选方法为:
[0008](1)从内蒙古、辽宁和河北的山杏自然分布区收集得到所述480份山杏种质资源:将所述山杏自然分布区按照“县级”划分为13个种源地,在每个种源地调查收集生长健壮、结果量大且抗逆性强的野生山杏并采集野生山杏种子;将采集得到的野生山杏种子在2013年实生繁育苗木后种植保存于河南省原阳县的中国仁用杏基因库,共得到480份山杏种质资源;【在寻找和选择野生山杏时,每个种源地,根据群体采样规则调查、编号和种子采集,相邻两个采样点相隔距离大于50米;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山杏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比较适合用作砧木】;
[0009](2)统计得到的480份山杏资源的始花期,均在2月23日至3月30日之间;从中选择始花期为自2月23日起推迟17天的山杏,记为“17天晚花山杏”,或者从中选择始花期为自2月23日起推迟26天的山杏,记为“26天晚花山杏”;以“17天晚花山杏”或“26天晚花山杏”为砧木,将主栽杏嫁接到所述砧木上,得到嫁接苗木;
[0010](3)观察和统计所述嫁接苗木的开花和结果情况,从中筛选出接穗开花时间稳定推迟且能够正常开花结果的所述嫁接苗木;所述嫁接苗木所对应的所述“17天晚花山杏”砧木即为WHZM

1晚花山杏,所述嫁接苗木所对应的所述“26天晚花山杏”砧木即为WHZM

2晚花山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所有“17天晚花山杏”或者“26天晚花山杏”都能用作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这是因为:不同种源地的晚花山杏砧木除了自身具有花期稳定推迟的特点以外,还要与接穗生长特性相匹配,如果作为砧木的晚花山杏与接穗的花期相差较小,则嫁接后对接穗花期的改变无法达到理想的结果,如果作为砧木的晚花山杏与接穗自身的花期相差较大,则容易导致砧木和接穗严重的生长不同步,使得嫁接苗出现树势弱小、开花数量少、花芽质量差等问题,花的柱头、子房等发育不完整,无法进行正常受精或者受精后果实不能进行正常的发育膨大,出现少花少果的现象;另外,多数晚花山杏砧木嫁接后得到的嫁接苗木会出现花期不够稳定的现象,一些年份花期推迟,一些年份花期提早,晚花特性不够稳定,无法有效避开倒春寒危害。
[0011]所述WHZM

1晚花山杏和所述WHZM

2晚花山杏均为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L.)中的华北野生类型,且为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花期和生长期相对推迟的晚花类型山杏,且所述WHZM

1晚花山杏种源地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万家沟,所述WHZM

2晚花山杏种源地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0012]上述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所述WHZM

1晚花山杏用作以下地区的主栽杏砧木:朝阳市、轮台县、长春市、通辽市、赤峰市、盘县和张家口市。在这些地区,WHZM

1晚花山杏可使主栽杏晚花推迟时间与该地区需要推迟开花的时间相匹配,且得到的嫁接苗木晚花特性稳定,能够正常的开花结果。
[0013]上述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所述WHZM

2晚花山杏用作以下地区的主栽杏砧木:原阳县、海东市、大同市、济南市、三门峡市、承德市、昌都市、榆林市、敦煌市、洛阳市、伊宁市和西宁市。在这些地区,WHZM

2晚花山杏可使主栽杏晚花推迟时间与该地区需要推迟开花的时间相匹配,且得到的嫁接苗木晚花特性稳定,能够正常的开花结果。
[0014]主栽杏利用晚花山杏砧木避倒春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A:选择基础砧木:以根系发达且生长健壮的无流胶的山杏作为基础砧木,以保证嫁接苗的茁壮生长;
[0016]步骤B:选择中间砧木:以上述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作为中间砧木;
[0017]步骤C:选择主栽杏接穗;
[0018]步骤D:在春季或夏季,将中间砧木作为接穗嫁接到基础砧木上,嫁接完成后,得到中间砧嫁接苗;
[0019]步骤E:将主栽杏接穗嫁接到中间砧嫁接苗上的中间砧木上,嫁接完成后,得到能够避倒春寒的花期推迟主栽杏嫁接苗。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将主栽杏接穗直接嫁接到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上,但是这种育苗方式需要繁育大量的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而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
山杏砧木在实生繁育过程中,容易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变异等,导致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的晚花特性不稳定。而采用中间砧嫁接的方式可以避免上述缺点。
[0021]上述主栽杏利用晚花山杏砧木避倒春寒的方法,步骤B中,所述的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为WHZM

1晚花山杏,步骤C中的主栽杏位于以下地区:朝阳市、轮台县、长春市、通辽市、赤峰市、盘县和张家口市。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其特征在于,为WHZM

1晚花山杏或WHZM

2晚花山杏;所述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是基于河南省原阳县的中国仁用杏基因库所收集保存的480份山杏种质资源为基础进行筛选,具体的筛选方法为:(1)从内蒙古、辽宁和河北的山杏自然分布区收集得到所述480份山杏种质资源:将所述山杏自然分布区按照“县级”划分为13个种源地,在每个种源地调查收集生长健壮、结果量大且抗逆性强的野生山杏并采集野生山杏种子;将采集得到的野生山杏种子进行实生繁育苗木后种植保存于河南省原阳县的中国仁用杏基因库,共得到480份山杏种质资源;(2)统计得到的480份山杏种质资源的始花期,均在2月23日至3月30日之间;从中选择始花期为自2月23日起推迟17天的山杏,记为“17天晚花山杏”,或者从中选择始花期为自2月23日起推迟26天的山杏,记为“26天晚花山杏”;以“17天晚花山杏”或“26天晚花山杏”为砧木,将主栽杏嫁接到所述砧木上,得到嫁接苗木;(3)观察和统计所述嫁接苗木的开花和结果情况,从中筛选出接穗开花时间稳定推迟且能够正常开花结果的所述嫁接苗木;所述嫁接苗木所对应的所述“17天晚花山杏”砧木即为WHZM

1晚花山杏,所述嫁接苗木所对应的所述“26天晚花山杏”砧木即为WHZM

2晚花山杏;所述WHZM

1晚花山杏和所述WHZM

2晚花山杏均为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L.)中的华北野生类型,且所述WHZM

1晚花山杏种源地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万家沟,所述WHZM

2晚花山杏种源地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其特征在于,所述WHZM

1晚花山杏用作以下地区的主栽杏砧木:朝阳市、轮台县、长春市、通辽市、赤峰市、盘县和张家口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其特征在于,所述WHZM

2晚花山杏用作以下地区的主栽杏砧木:原阳县、海东市、大同市、济南市、三门峡市、承德市、昌都市、榆林市、敦煌市、洛阳市、伊宁市和西宁市。4.主栽杏利用晚花山杏砧木避倒春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选择基础砧木:以根系发达且生长健壮的无流胶的山杏作为基础砧木;步骤B:选择中间砧木: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作为中间砧木;步骤C:选择主栽杏接穗;步骤D:在春季或夏季,将中间砧木作为接穗嫁接到基础砧木上,嫁接完成后,得到中间砧嫁接苗;步骤E:将主栽杏接穗嫁接到中间砧嫁接苗上的中间砧木上,嫁接完成后,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云塔娜尹明宇朱绪春徐宛玉王楚黄梦真白海坤罗彬徐宗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