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延展一致性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极片辊压
,具体涉及一种辊压过程极片延展一致性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制作工艺中,极片涂布后主材颗粒处于自由堆叠状态,此时极片能量密度很小不满足工业需求,需通过轧辊加压方式提升极片压实密度,轧制过程中箔材受力会发生延展;目前常见的斑马涂布极片,在轧制过程中因涂层区与箔材区存在厚度差异会出现轧制后延展不一致问题,涂层区较厚可充分延展而箔材区延展不足导致极片打皱或断裂。
[0003]目前业内由员工通过钢尺采用离线延展测量的方式实现,再通过张力差除皱的方式将极片箔材区主动拉伸使其延展与涂层区一致,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箔材区与涂层区延展无法量化,无法保证极耳区充分延展,因此经常出现极耳区延展不足导致极片蛇形弯曲或极耳过拉伸导致箔材区打皱的问题。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在线箔材延展测量,并将测量数据经中央控制系统整合后反馈至张力控制系统实现闭环控制的方法和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延展一致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控制喷码器(1)对极片(2)上表面进行喷码,所述极片(2)上产喷码1,所述极片(2)向前过辊(3)方向走带,极片辊压张力控制系统的编码器记录极片喷码位置;S2所述编码记录极片走带距离与所述极片喷码位置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值L时,控制喷码器(1)再次对极片(2)上表面进行喷码,所述极片(2)上产生喷码2;S3采集极片(2)通过前过辊(3)与前张力辊(5)之间的走带的图像信号,并识别喷码1与喷码2的位置信息,两者间距为喷码基准距离a;S4采集极片(2)通过前张力辊(5)与上下轧辊之间的图像信号,并识别喷码1与喷码2的位置信息,两者间距为前拉伸延展识别间距b;S5采集极片(2)通过后张力辊(9)与后过辊(11)之间的图像信号,并识别喷码1与喷码2的位置信息,两者间距为后拉伸延展识别间距c;S6延展率一致性判断:分别计算极片前延展率δ
t前
=(b
‑
a)/a、极片后延展率δ
t后
=(c
‑
a)/a,并与预设的标准前延展率δ
前
、标准后延展率δ
后
进行对比;S7延展率一致性控制:当δ
t前
>δ
前
时,调节极片辊压张力控制系统降低前张力辊(5)的拉伸张力,当δ
t前
<δ
前
时,调节极片辊压张力控制系统提升前张力辊(5)的拉伸张力;当δ
t后
>δ
后
时,调节极片辊压张力控制系统降低后张力辊(9)的拉伸张力,当δ
t后
<δ
后
时,调节极片辊压张力控制系统提升后张力辊(9)的拉伸张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延展一致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S4、S5中喷码1与喷码2的位置信息通过CCD摄像机精确识别,具体过程为:通过CCD摄像机采集极片(2)走带的采集图像信号,CCD摄像机测长实现方式为像素点累加,通过相机拍摄并记录起始点到终点间的像素点数量计算出所需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延展一致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S1、S2中分别同时对极片(2)左右两侧进行喷码;步骤S3、S4、S5中分别识别左右喷码的位置信息,分别计算极片(2)左侧、右侧的延展率,通过对比判断左侧、右侧延展一致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片延展一致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德明,付强,矫贺东,胡奇智,钟祥龙,张恒,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