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酚纳米条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7095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酚纳米条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属于防辐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仅使用多酚作为唯一的反应原料合成纳米材料,所制备的多酚纳米条带仅由多酚这一种成分组成,相当于含有100%多酚,与多酚单体相比,可以有效提高多酚的水溶性和辐射防护效果。与纳米载体法和多组分自组装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仅需简单的一步反应即可得到多酚纳米条带,简化了材料的合成过程;而且无需合成载体,不存在负载率问题;避免其他组分的使用(不含有金属离子或其他有机物),安全且有效,促进多酚功能发挥的同时避免可能的毒性和副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酚纳米条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辐射
,尤其涉及一种多酚纳米条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自X

ray被发现以来,人类开始了对电离辐射的认识、研究和利用。广泛存在于土壤、食物、水和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可通过衰变持续释放电离辐射,来自于宇宙外的射线中也存在着电离辐射。在癌症治疗、医学诊断、安检、工业无损检测和核工业等领域也存在着许多电离辐射。所有这些天然或人工电离辐射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然而,目前已有的辐射防护药物诸如氨磷汀和帕利夫明存在毒性高、适用范围窄、稳定性差和循环时间短等缺点,更加安全、有效且长效的辐射防护药物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0003]天然多酚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因含有丰富的酚羟基而具有强大的抗炎和抗氧化功能,可以有效的消除电离辐射生成的自由基,减轻和缓解电离辐射带来的损伤。然而,各类多酚在水中基本不溶,较差的水溶性阻碍了多酚的生物利用,构筑水溶性的纳米材料是利用多酚的有效方法。
[0004]目前,利用多酚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有纳米载体法和多组分自组装法。纳米载体法首先合成水溶的具有药物负载功能的纳米载体(比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胶束或聚合物纳米粒子),然后将多酚装载在纳米载体内部,从而克服了多酚的水溶性问题。多组分自组装法是使用多酚和金属离子或其他有机分子通过形成特殊的分子堆叠结构,合成特殊的纳米材料,使得纳米材料表面主要为酚羟基等亲水基团,从而克服水溶性问题。
[0005]然而,纳米载体法的缺点为:需要先合成诸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胶束、聚合物纳米粒子等纳米载体,然后再将多酚负载在载体内,这导致材料的合成复杂繁琐且耗时;而且纳米载体中多酚的装载量有限,不易充分发挥多酚的功能。多组分自组装法会引入其他的组分并导致纳米材料的组成变得复杂,还可能带来更高的毒性和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酚纳米条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所述多酚纳米条带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辐射防护效果。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酚纳米条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将多酚类化合物溶液和不良溶剂混合,进行聚集组装,得到多酚纳米条带。
[0010]优选的,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中多酚类化合物包括槲皮素、白藜芦醇、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素、儿茶素、柚皮素、金雀异黄酮、紫草素或姜黄素。
[0011]优选的,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所用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或乙醇;所述不良溶剂为水。
[0012]优选的,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摩尔量与溶剂的体积之比为
(0.04~0.08)mmol:(1.25~2.5)mL。
[0013]优选的,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和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1.25~2.5):12.5。
[0014]优选的,所述聚集组装的时间为5min~24h。
[0015]优选的,完成所述聚集组装后,还包括将所得产物依次进行分离和干燥,得到多酚纳米条带。
[0016]优选的,所述分离的方式为离心分离,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为8000rpm,时间为5min。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酚纳米条带,所述多酚纳米条带呈一维形貌,长度为0.5~15μm,宽度为100~400nm,厚度为35~60nm。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多酚纳米条带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酚纳米条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酚类化合物溶液和不良溶剂混合,进行聚集组装,得到多酚纳米条带。本专利技术仅使用多酚作为唯一的反应原料合成纳米材料,所制备的多酚纳米条带仅由多酚这一种成分组成,相当于含有100%多酚,与多酚单体相比,可以有效提高多酚的辐射防护效果;此外,多酚分子内部既有亲水基团(例如酚羟基),同时含有疏水基团(例如苯环、酯和羰基),本专利技术仅以多酚为原料,在组装的过程中,疏水基团通过疏水

疏水相互作用组装在一起,亲水基团分布在组装体的表面,使得多酚纳米条带表面亲水基团更加丰富,可以有效提高多酚的水溶性。
[0020]与纳米载体法和多组分自组装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仅需简单的一步反应即可得到多酚纳米条带,简化了材料的合成过程;而且无需合成载体,不存在负载率问题;避免其他组分的使用(不含有金属离子或其他有机物),安全且有效,促进多酚功能发挥的同时避免可能的毒性和副作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纳米条带的TEM图和尺寸统计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纳米条带的原子力显微镜图;
[0023]图3为槲皮素纳米条带与槲皮素单体的吸收光谱图;
[0024]图4为槲皮素纳米条带与槲皮素单体的拉曼光谱图,激发波长532纳米;
[0025]图5为槲皮素纳米条带与槲皮素单体的红外光谱图;
[0026]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纳米条带和槲皮素单体的XRD谱图;
[0027]图7为分子动力学模拟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纳米条带的内部结构图;
[0028]图8为实施例1制备槲皮素纳米条带反应过程中的冷冻电镜照片;
[0029]图9为槲皮素单体和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纳米条带的水溶液放置0和24小时后的照片;
[0030]图10为槲皮素单体和槲皮素纳米条带对2,2

联氮双(3

乙基苯并噻唑啉
‑6‑
磺酸)(ABTS)(a)和2,2

联苯基
‑1‑
1苦基肼基自由基(DPPH)两种自由基的消除能力(b)柱状图;
[0031]图11为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纳米条带与槲皮素单体分别经口服给药后,C57BL/6小鼠的存活率(a)与体重变化(b)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酚纳米条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将多酚类化合物溶液和不良溶剂混合,进行聚集组装,得到多酚纳米条带。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需制备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0035]本专利技术将多酚类化合物溶液和不良溶剂混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中多酚类化合物优选包括槲皮素、白藜芦醇、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素、儿茶素、柚皮素、金雀异黄酮、紫草素或姜黄素。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所用溶剂优选为二甲基亚砜或乙醇;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摩尔量与溶剂的体积之比优选为(0.04~0.08)mmol:(1.25~2.5)mL,更优选为(0.06~0.08)mmol:(1.5~2.5)mL。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酚纳米条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多酚类化合物溶液和不良溶剂混合,进行聚集组装,得到多酚纳米条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中多酚类化合物包括槲皮素、白藜芦醇、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素、儿茶素、柚皮素、金雀异黄酮、紫草素或姜黄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所用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或乙醇;所述不良溶剂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溶液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摩尔量与溶剂的体积之比为(0.04~0.08)mmol:(1.25~2.5)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轶董泽坤王泽孙伟杨柏张皓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