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振群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042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2
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固态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所致感染性骨缺损发病率极高,治疗十分棘手。Gafur的一份早前研究显示,由于大量的机动车交通事故、骨科手术及一些枪弹伤,骨与软组织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982年至2002年期间骨髓炎发病率增加了2.8倍。Johnson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所有开放性的III型战伤骨折都有感染,37%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或骨缺损,在延迟愈合的患者中14%最后面临截肢。感染性骨缺损的修复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单纯的植骨术很可能因感染未控制而失败,因此患者往往不能进行一期植骨,而须彻底清创,待感染因素消除、伤口愈合、血运重建后再进行二期植骨修复骨缺损。此种治疗方法需多次手术,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治疗时间,耗费较多的医疗资源及社会财力。
[0003]由于存在感染和骨缺损双重病变,感染性骨缺损治疗棘手,已成为困扰骨科医师的难题之一。其特点为软组织缺损、肌肉萎缩、多处窦道、骨缺损、骨外露、邻近关节僵硬、多重耐药菌感染、肢体不等长、复杂畸形等,从而导致肢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传统治疗方法是经反复手术清创,待感染控制后二期手术植骨治疗骨不连或骨缺损,其临床治疗周期长、肢体功能障碍重、再次骨不连及感染发生率高。同时对于本病来说,治疗骨缺损的植骨时机,其把握度亦十分困难。近年来随着外固定技术、显微外科技术、生物材料技术及骨组织工程技术等的发展,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取得明显进步,但是仍有其不足之处。如何寻求一种同时兼备缓释抗炎、成骨活性、骨传导作用、可降解吸收的一期治疗手段,是目前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和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相关领域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包括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缓释系统和BMSCs

PLGA

PTMAC支架。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缓释系统包括盐酸万古霉素、蒸馏水、PLGA二氯甲烷溶液、2.5%PVA溶液、多孔块状PTMC。
[0008]10.进一步地,所述BMSCs

PLGA

PTMAC支架包括盐酸万古霉素、蒸馏水、PLGA二氯甲烷溶液、2.5%PVA溶液、多孔块状PTMC、第3代MSCs、DMEM

F12培养液。
[0009]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0]步骤1,制备PLGA

PTMAC多孔支架;
[0011]步骤2,制备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缓释系统;
[0012]步骤3,培养BMSCs;
[0013]步骤4,制备BMSCs

PLGA

PTMAC支架;
[0014]步骤5,混合所得到的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缓释系统和BMSCs

PLGA

PTMAC支架,即得到所述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
[0015]进一步地,所述PLGA

PTMAC多孔支架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0016]取PLGA颗粒(丙交酯∶乙交酯=75∶25,相对分子质量30
×
104)、PTMC颗粒(PLGA∶PTM C=7∶3)溶于氯仿中,配成10%的溶液,待聚合物完全溶解后,加入直径200

300μm的氯化钠颗粒,充分搅拌混匀后,超声脱泡,浇注于调平的聚四氟模具中,浇注后静置24

48h,脱模后再静置24

48h,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24h,最后将材料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并不时搅动,每4

6h换1次水,连续48h,取出后漓干水,空气干燥48h,真空干燥48h。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缓释系统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0018]取一定量的盐酸万古霉素,用蒸馏水溶解作为内水相,与PLGA二氯甲烷溶液混合,超声乳化制成初乳;
[0019]将初乳快速均匀地滴加到浓度为2.5%PVA溶液20mL中,高速搅拌2min得复乳,并将其用100mL蒸馏水稀释,低速搅拌(400rpm)6h,离心水洗3次,预冻24小时,冷冻干燥24小时即可;
[0020]将多孔块状PTMC加工成直径10mm、厚3mm的圆盘状,电子分析天平称重,60钴辐照消毒备用;
[0021]按10∶1的质量比向PTMC中加入万古霉素PLGA纳米微球混悬液,真空吸附后,用冻干机进行材料的冻干,制成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材料,每块材料约含万古霉素0.1g,备用。
[0022]进一步地,所述BMSCs

PLGA

PTMAC支架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0023]将PLGA

PTMC多孔支架切成5mm
×
5mm
×
3mm大小的片状,浸泡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中24h,以D

hank's液反复清洗去除乙醇;将培养至第3代MSCs消化、重悬后调整浓度为5
×
108/L;每支架接种100μL细胞悬液,分别放置于6孔培养板中;4h后加入DMEM

F12培养液8mL,于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每3d更换培养液1次,共培养2周,备用。
[0024]进一步地,所述BMSCs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培养的:
[0025]取3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10只(体重约1.5

2.0kg),徒手侧身固定于桌面,于一侧坐骨结节处新洁尔灭(1:15)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由表皮至骨膜浸润麻醉,12号骨穿针刺破骨皮质有一明显突破感,用内含2ml PBS与3000u肝素的20ml注射器抽取骨髓2

10mL,于超净工作台内将骨髓轻轻加于与骨髓稀释液等体积的percoll(密度为1.073g/ml)细胞分离液面上,水平离心机2500r/min离心20min,用吸管小心吸取血清与分离液之间交界面的云雾状单核细胞层,加入PBS漂洗,800r/min离心5min,共三次,弃上清,最后加入DMEM/F12(1:1)完全培养基3ml吹打重悬细胞,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5%CO2、37℃、饱和湿度孵箱培养,48小时后更换培养基,弃除未贴壁细胞,以后每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态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缓释系统和液态BMSCs

PLGA

PTMAC支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缓释系统包括:盐酸万古霉素、蒸馏水、PLGA二氯甲烷溶液、2.5%PVA溶液、多孔块状PTMC。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MSCs

PLGA

PTMAC支架包括:盐酸万古霉素、蒸馏水、PLGA二氯甲烷溶液、2.5%PVA溶液、多孔块状PTMC、第3代MSCs、DMEM

F12培养液;。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制备PLGA

PTMAC多孔支架;步骤2,制备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缓释系统;步骤3,培养BMSCs;步骤4,利用步骤2、3所获得的产物,经处理后制备BMSCs

PLGA

PTMAC支架;步骤5,混合所得到的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缓释系统和BMSCs

PLGA

PTMAC支架,即得到所述新型抗菌素释缓系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素缓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LGA

PTMAC多孔支架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取丙交酯∶乙交酯=3∶1,相对分子质量30
×
10
4的
PLGA颗粒、PTMC颗粒,其中二者质量比为PLGA∶PTM C=7∶3;溶于氯仿中,配成10%的溶液,待聚合物完全溶解后,加入直径200

300μm的氯化钠颗粒,充分搅拌混匀后,超声脱泡,浇注于调平的聚四氟模具中,浇注后静置24

48h,脱模后再静置24

48h,从而得以达到充分获得产物的目的,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24h,最后将材料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并不时搅动,每4

6h换1次水,连续48h,取出后漓干水,空气干燥48h,真空干燥48h,以上步骤能够最大化的减少杂质对于产物的影响。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素缓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缓释系统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取一定量的盐酸万古霉素,用蒸馏水溶解作为内水相,与PLGA二氯甲烷溶液混合,超声乳化制成初乳;万古霉素用量为100mg/kg;将初乳快速均匀地滴加到浓度为2.5%PVA溶液20mL中,高速搅拌2min得复乳,并将其用100mL蒸馏水稀释,400rpm低速搅拌6h,离心水洗3次,预冻24小时,冷冻干燥24小时,即可制得所需多孔块状PTMC;将所得多孔块状PTMC加工成直径10mm、厚3mm的圆盘状,电子分析天平称重,60钴辐照消毒备用;向PTMC中加入万古霉素PLGA纳米微球混悬液,其中PLGA纳米微球混悬液与PTMC的质量比10∶1的,真空吸附后,用冻干机进行材料的冻干,制成万古霉素纳米微球PLGA

PTMC材料,每块材料含万古霉素0.1g,备用。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素缓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MSCs

PLG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群龚瑜林白锐赵爱青王文选王勇孟晨阳姜博雍
申请(专利权)人:赵振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