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剂双辅助的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备二维材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X2(M=Mo、W,X=S、Se、Te)为继石墨烯之后的又一种新型材料,其独特的能带结构,有效弥补了石墨烯零带隙的缺点,有望广泛应用于微纳光电器件、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催化等领域,同时单层TMDs薄膜具有价带劈裂的特性和较大的谷极化率,在自旋电子学、谷电子学方面研究广泛,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的关键材料之一。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s)材料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开发可靠的制备方法。研究人员探索了多种方法来获得高质量的单层TMDs材料,包括机械剥离、分子束外延、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在这些方法中,CVD具有可重复制造高质量大面积单层单晶的巨大潜力。
[0003]虽然CVD法制备TMDs材料已有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薄膜厚度不可控、重复性差、源分压不均匀导致薄膜晶体质量不均匀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所述薄膜,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源中和衬底生长面添加催化剂,采用在水平方向上一端开口一端闭合的石英舟盛放金属源,将衬底的生长面朝下扣在石英舟闭合的一端,形成半封闭结构,然后将石英舟放入管式炉中进行化学气相沉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温区管式炉进行化学气相沉积,所述双温区管式炉设置有位于载气上游的A温区和位于载气下游的B温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非金属源于坩埚中,置于双温区管式炉的A温区中心;b)将金属源与催化剂混合后,置于一端开口一端闭合的石英舟中;c)在衬底的生长面添加催化剂;d)将衬底的生长面朝下扣在所述石英舟的闭合一端,形成半封闭结构,并将该石英舟置于双温区管式炉的B温区中心,开口端为载气上游;e)重复多次抽真空、通载气步骤,排除管式炉内空气,之后持续通入载气;f)将A温区和B温区升温至所需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g)保温结束后,待管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衬底,在衬底生长面获得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源选自S、Se、Te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源选自MoO3、WO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宁,樊腾,刘星辰,张仕雄,王奋陶,孙真昊,姜稼阳,李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