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装置及二次电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49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及二次电池,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以及围绕所述加热部设置的均热部,所述均热部包括互不重叠的第一均热部和第二均热部,所述第一均热部和所述第二均热部的热阻值倒数之比大于或等于1.05,所述第一均热部和所述第二均热部的面积分别大于2cm2。本申请提供的电化学装置可充分利用加热部产生的热量,有效降低加热部表面的温度差异性,最终实现加热部的快速升温和均匀产热,进而改善电化学装置的温度均匀性。置的温度均匀性。置的温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化学装置及二次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快速升温和均匀产热的电化学装置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受温度影响较大。通常在低温环境中对其进行充电时,电子电导和离子电导受到影响,动力学性能急剧下降,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大倍率充电过程中出现析锂,恶化电池界面,存在安全风险。同时,在低温环境中,电池活性材料容量发挥受到影响,电压平台下降,使得电池能量密度受到损失。对电池进行加热,将电池加热至常温可以避免电池在低温场景使用,该方法无需更改化学体系,可有效提升电池动力学,同时可以拓宽锂电池使用温度范围,实现极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正常充电,并且和常温充电时保持相同的充电倍率。
[0003]电芯内置加热片升温的方法优点是加热速率快,可实现1℃/s的升温速率。但由于现有的加热片都是采用导热能力一致的绝缘材料进行封装,不具备均温能力,当加热片置于电芯内部时,不同部位的产热和散热能力存在差异,导致电芯温度分布不均匀,如图1所示。例如,当对加热片使用导热能力一致的绝缘导热材料封装时,电芯内置的加热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以及围绕所述加热部设置的均热部;所述均热部包括互不重叠的第一均热部和第二均热部,所述第一均热部和所述第二均热部的热阻值倒数之比大于或等于1.05,所述第一均热部和所述第二均热部的面积分别大于2cm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阻值倒数的计算公式为C=λS/L,其中,λ为均热部的热传导系数,L为均热部的厚度,S为均热部的面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的电阻率范围为10
‑8Ω
·
m至10
‑5Ω
·
m,所述加热部的厚度为1μm至80μm;所述均热部的热传导系数范围为0.1W/m
·
K至100W/m
·
K,所述均热部的厚度范围为1μm至80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部还包括第一均热部、第二均热部

和第N均热部,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第一均热部的热阻值倒数>第二均热部的热阻值倒数>

>第N均热部的热阻值倒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的材质包括金属材料、碳系导电材料、金属氧化物或导电高分子材料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镍、钛、铜、金、银、铂、铁、钴、铬、钨、钼、铝、镁、钾、钠、钙、锶、钡、硅、锗、锑、铅、铟、锌或上述元素构成的组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碳系导电材料包括炭黑、石墨、石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碧珠魏红梅张益博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