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致变色片材及其制备工艺、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43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致变色片材及其制备工艺、用途,涉及夹胶玻璃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树脂粉4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致变色片材及其制备工艺、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致变色片材及其制备工艺、用途,涉及温致变色玻璃


技术介绍

[0002]变色玻璃可在光照、温度、电等一定条件下改变颜色,随着条件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外在施压条件消失后可恢复至初始状态。在建筑行业中,变色玻璃得到普遍应用。常使用的变色玻璃有液晶调光玻璃、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和光致变色玻璃。液晶调光玻璃,需借助控制电路实现通透与雾化两种状态的切换。此种玻璃只具备两种状态:通透和雾化,适用于室内作为隔断,不适合幕墙及室外门窗用。而且控制电路易损,一旦电路损坏,玻璃则会失去状态切换功能,保持在通透或者雾化状态。目前的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也需借助控制电路实现颜色转化,颜色变深或变浅过程极其缓慢,转化过程颜色变化不均匀。液晶调光玻璃与全固态电致玻璃均存在控制电路易损的问题,一旦电路损坏,前者会处于通透或雾化状态,无法进行切换,后者则会丧失变色功能。常见的光致变色玻璃主要包括变色眼镜和贴膜变色玻璃两种。变色眼镜,在太阳照射下,颜色变深,无阳光照射,颜色逐渐变浅,变色眼镜通过在玻璃本体中加入变色物质实现颜色变化,但是该变色物质会影响玻璃强度,不适合制作大面积玻璃;贴膜变色玻璃,则是玻璃本身不变色,贴上一层变色膜,贴膜容易起泡,容易老化,变色膜含有有机变色物质,长时间太阳光照射,变色能力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致变色片材及其制备工艺、用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色玻璃需要借助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易出现损坏,颜色转化不均匀,透光率差,玻璃变色性能易受阳光影响出现衰减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温致变色片材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树脂粉47

81.45份,变色助剂10

25份,低极性增塑剂8

25份,纳米分散液0.2

1.0份,抗氧剂0.1

1.0份,光稳定剂0.25

1.0份。
[0006]低极性增塑剂选自三甘醇酯类、磷酸酯类、己二酸酯类、癸二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优选三甘醇二异辛酸酯,即3GO;当为混合物时,选用己二酸酯类或癸二酸酯类与邻苯二甲酸酯类时,按照重量份混合比例为65:35

10:90,选用磷酸酯类与邻苯二甲酸酯类时,按照重量份混合比例为60:40

90:10。
[0007]温致变色片材在加工过程中因热和机械剪切的作用,会发生不可逆的氧化降解,需借助抗氧剂来延缓和抑制氧化降解过程。本专利技术的抗氧剂可选用酚类、胺类、含硫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及有机金属盐类、亚磷酸酯类等,优选酚类或亚磷酸脂类。当选用酚类时,可选用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1076)、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010)中的一种。当选用亚磷酸酯类时,可选用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168)、双(2,4

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626)中的一种,优选168。
本专利技术的抗氧剂也可以是组合物,可以选用酚类与亚磷酸脂类混合,可以选用1010或1076与168按照重量份1:1~1:3配比。
[0008]片材添加有纳米分散液,可将通过中间层片材的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热能,为体系变色时提供能量,同时阻隔红外波段太阳辐射大部分的能量直接透过玻璃。当片材颜色加深时,可见光透过率降低,进一步阻隔可见光波段部分太阳辐射能量透过玻璃,从而达到遮阳、隔热、节能的目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变色助剂包括过渡金属配合物和多元醇,重量份配比范围为1:10

1:24。优选配比范围是1:12

1:20。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为无机过渡金属盐。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的过渡金属离子为第I、第II主族元素,IVB、VB、VIB、VIIB、IB、IIB副族元素,VIII族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可采用Ti(II)、V(III)、Cr(II)、Mn(II)、Fe(II)、Co(II)、Ni(II)、Cu(II)的硼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卤素盐、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高氯酸盐等形式。优选Fe(II)、Co(II)、Ni(II)、Cu(II)、Mn(II)的硼酸盐、醋酸盐、卤素盐。过渡金属配合物用量为0.6

2.0份,;当选用混合过渡金属配合物时,优选两种过渡金属配合物组合,同种过渡金属离子不同盐按照重量份混合比例为1:1。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光稳定剂为紫外线吸收剂。
[0014]光稳定剂包括紫外线吸收剂、光屏蔽剂、猝灭剂、自由基捕获剂,本专利技术优选选用紫外线吸收剂作为片材的光稳定剂,可以为防止变色中间层片材在使用后发生光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保护室内侧的家具不褪色,可选用受阻胺类有机化合物、镍的有机配位化合物、二苯甲酮类有机化合物、苯并三唑类有机化合物、三嗪类有机化合物、苯丙恶嗪酮类有机化合物等。优选苯并三唑类,可选UV

P或UV

326。
[0015]选用二元醇时,具体可为聚己内酯二元醇,丁二醇、乙二醇等;选用三元及以上多元醇时,具体可为甘油、季戊四醇、丁四醇、山梨醇、木糖醇、聚乙烯醇、蔗糖、聚己内酯三元醇等。多元醇优选聚己内酯二元醇、丁二醇、丁四醇、山梨醇、聚己内酯三元醇;多元醇用量8

25份,本段涉及醇类用量是相对于无机过渡金属盐而言。
[0016]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分散液中的纳米金属粉末粒径≤50纳米,所述纳米分散液的固含量≤30%。
[0017]纳米分散液为含有纳米金属粉末的液体浆料,纳米金属粉末可为铟锡氧化物(ITO)、氧化锑锡(ATO)、掺铯钨青铜(CsxWO3)、六硼化镧(LaB6)、钨钒锡锑氧化物(GTO)、钨钛锡的氯化物(BTO)、钨金铂钒(STO)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ITO、GTO、ATO。
[0018]进一步地,所述树脂粉羟基含量为18.5%

21%。
[0019]所述树脂粉选用PVB树脂、TPU树脂、PVC树脂、EVA树脂,优选PVB树脂、TPU树脂。
[0020]温致变色片材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1](1)固体物料按比例计量混合;
[0022](2)将纳米分散液进行超声震荡后,与低极性增塑剂按比例在液体储罐中进行混合,搅拌;
[0023](3)步骤(1)所得的固体物料与步骤(2)所得的液体物料分别通过不同通道打入挤出机,混合、塑化均匀后挤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致变色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树脂粉47

81.45份,变色助剂10

25份,低极性增塑剂8

25份,纳米分散液0.2

1.0份,抗氧剂0.1

1.0份,光稳定剂0.25

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致变色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助剂包括过渡金属配合物和多元醇,重量份配比范围为1:10

1: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致变色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为无机过渡金属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致变色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的过渡金属离子为第I、第II主族元素,IVB、VB、VIB、VIIB、IB、IIB副族元素,VIII族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至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