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36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包括:确定需要注浆的区域,并确定注浆孔与泄压孔的位置;开设注浆孔并向注浆孔内安装注浆套管及开设泄压孔并向泄压孔内安装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设有阀门以封闭所述泄压孔;通过所述注浆套管进行注浆并打开阀门以通过泄压孔进行泄压。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有效消除了密闭空间注浆容易产生较大的注浆压力,并采取引导方式使注入的浆液到达自己想要注入的位置。的浆液到达自己想要注入的位置。的浆液到达自己想要注入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地下施工领域,对于注浆加固,常见的注浆方法为地面注浆及地下注浆,可以单独使用或一起配合施工。
[0003]如在地铁盾构区间风井施工时采取“先隧后井”的施工方式时。盾构机先掘进通过风井基坑围护结构时,会在管片与围护结构之间留下渗水通道,基坑开挖时,如果在富水地层,存在较大的管片环缝位置突涌的风险。一般在开挖施工前,会进行注浆加固,填充管片与围护结构地连墙、端头素墙之间的环向间隙以及素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空腔,消除渗水通道。常用的注浆方法为地面注浆加固隧道及基坑周边能够加固到的土体,隧道内环向往管片背后注浆,两者互相配合以达到填充及止水的目的。
[0004]以一处风井施工为例,地表注浆采取垂直钻孔并安装袖阀管,采取分段后退注浆工艺对地层进行加固改良,通过浆液在地层中扩散、填充、挤密有效降低地层含水率及渗透系数,稳定地层;隧道内通过管片注浆孔进行背后回填注浆,与地表注浆完成搭接,形成止水帷幕。
[0005]传统的注浆施工工艺为打多个注浆孔并依次注浆,这种方法存在局限,常规的洞内注浆在密闭地层或局部封闭区域注浆时,通常注浆压力非常大,以至于刚注入少量浆液就因为压力过大而中止注浆,反复几次后注浆孔周边已被水泥浆液填充导致无法继续注浆,远处需要填充的部分浆液无法达到,加上地下结构的注浆孔位是有限的,洞内注浆往往无法达到想要的注浆止水效果。
[0006]以上述风井施工为例,通过常规洞内注浆无法将素墙空腔内和环缝完全填充密实,在素墙与地连墙之间的管片上探孔时仍然持续有水流出,止水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空腔垂直四面为素地连墙和地连墙组成,底部为强风化岩,隧道顶部存在一层封水效果较好的粘土层,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空间,造成常规注浆法尽管注浆压力很大,但注浆浆液很难将所有渗水通道封闭,浆液由最近的通道向外渗流,只能封堵靠近注浆孔的部分透水通道。经过多次注浆后,注浆压力越来越大,最终无法继续注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注浆压力过大导致难以注浆的问题。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包括:确定需要注浆的区域,并确定注浆孔与泄压孔的位置;开设注浆孔并向注浆孔内安装注浆套管及开设泄压孔并向泄压孔内安装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设有阀门以封闭所述泄压孔;
通过所述注浆套管进行注浆并打开阀门以通过泄压孔进行泄压。
[0009]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孔开设于密闭地层区域内,以在泄压时引导浆液填充入密闭地层内。
[0010]进一步地,开设注浆孔并向注浆孔内安装注浆套管包括:在混凝土结构上开孔;清理所述孔;向所述孔内注入双组分植筋胶;将注浆套管旋转插入孔内;防止扰动并等待强度达到要求后投入使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泄压装置包括钢花管、过滤管及阀门,安装泄压装置包括:在混凝土结构上开孔;将钢花管夯入所述开孔,且所述钢花管一端进入地层内;在钢花管另一端安装阀门;在钢花管混凝土结构接触的部分缠上麻丝以填充钢花管与混凝土结构间的间隙,钢花管露出混凝土结构的部分使用水泥封堵;打开阀门并向钢花管内装入过滤管。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通过所述注浆套管进行注浆并打开阀门以通过泄压孔进行泄压之后,还包括:向所述泄压孔进行注浆封闭。
[0013]进一步地,向所述泄压孔进行注浆封闭,包括:打开阀门,抽出钢花管内的过滤管,关闭阀门,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割除部分钢花管,使剩余钢花管至混凝土内表面不少于60mm;在孔内打膨胀螺栓进行限位,并对孔内使用水泥进行封堵。
[0014]进一步地,所述需要注浆的区域包括第一隧道及第二隧道,在所述第一隧道及第二隧道分别设置注浆孔与泄压孔,当通过第一隧道的注浆孔进行注浆时,打开第二隧道的泄压孔对应的阀门进行泄压,之后,对第二隧道的注浆孔进行注浆并打开第一隧道的泄压孔对应的阀门进行泄压。
[0015]进一步地,所述需要注浆的区域包括第三隧道,注浆孔与泄压孔分别设置于第三隧道的相对两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需要注浆的区域包括第四隧道及围绕所述隧道的环缝区域,所述注浆孔位于环缝区域外,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环缝区域内。
[0017]进一步地,在步骤开设注浆孔并向注浆孔内安装注浆管及开设泄压孔并向泄压孔内安装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设有阀门以封闭所述泄压孔中,开设若干个泄压孔及每个泄压孔内均安装泄压装置;在步骤通过所述注浆管进行注浆并打开阀门以通过泄压孔进行泄压中,包括:打开其中一泄压孔对应的阀门进行泄压,待该泄压孔流出浆液后关闭该阀门并依次对其他泄压孔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泄压。
[001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通过设置泄压孔,减小注浆压力,避免因压力过大造成注浆中止,保证可以持续进行注浆。进一步地,通过泄压孔位置的布置,对注入浆液的流向进行引导,泄压孔处排水使浆液流动至泄压孔的阻力比其他路径更小,浆液即会被引导往泄压孔位置,将泄压孔布置在需要加固的薄弱点,能够达到使浆液注入薄弱位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注浆套管的剖面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泄压装置的侧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隧道的注浆孔及泄压孔开设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单隧道的注浆孔及泄压孔开设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环缝的单隧道的注浆孔及泄压孔开设示意图。
[0024]图中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零部件名称为:1、注浆套管;2、双向螺纹转接头;3、球阀;4、钢花管;5、过滤管;6、丝头;7、通孔;8、混凝土结构;9、第一隧道;10、第二隧道;11、注浆孔;12、泄压孔;13、第三隧道;14、第四隧道;15、环缝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7]请参见图1与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包括:确定需要注浆的区域,并确定注浆孔与泄压孔的位置;开设注浆孔并向注浆孔内安装注浆套管及开设泄压孔并向泄压孔内安装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设有阀门以封闭所述泄压孔;通过所述注浆套管进行注浆并打开阀门以通过泄压孔进行泄压。
[0028]在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需要注浆的区域,并确定注浆孔与泄压孔的位置;开设注浆孔并向注浆孔内安装注浆套管及开设泄压孔并向泄压孔内安装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设有阀门以封闭所述泄压孔;通过所述注浆套管进行注浆并打开所述阀门以通过泄压孔进行泄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开设于密闭地层区域内,以在泄压时引导浆液填充入密闭地层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开设注浆孔并向注浆孔内安装注浆套管包括:在混凝土结构上开孔;清理所述孔;向所述孔内注入双组分植筋胶;将注浆套管旋转插入孔内;防止扰动并等待强度达到要求后投入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包括钢花管、过滤管及阀门,安装泄压装置包括:在混凝土结构上开孔;将钢花管夯入所述开孔,且所述钢花管一端进入地层内;在钢花管另一端安装阀门;在钢花管与混凝土结构接触的部分缠上麻丝以填充钢花管与混凝土结构间的间隙,钢花管露出混凝土结构的部分使用水泥封堵;打开阀门并向钢花管内装入过滤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通过所述注浆套管进行注浆并打开阀门以通过泄压孔进行泄压之后,还包括:向所述泄压孔进行注浆封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密闭地层内的泄压引导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聪廖正根马加志屈天葵裴国强许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