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26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包括沿主方向(D4)延伸的接合部(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低噪音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和用于制造这种轮胎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公开了包括胎冠、两个胎侧和两个胎圈的轮胎,每个胎侧将每个胎圈连接至胎冠。每个胎圈包括至少一个通常为丝线形式的周向增强元件。
[0003]轮胎还包括锚固在每个胎圈中并在每个胎侧和胎冠中延伸的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包括胎体层,所述胎体层包括围绕每个周向增强元件缠绕的部分。
[0004]胎冠包括在轮胎滚动期间旨在与地面接触的胎面以及沿径向布置在胎面和胎体增强件之间的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包括工作增强件,所述工作增强件包括两个工作层。
[0005]通常,胎冠增强件还包括沿径向布置在工作增强件外侧的环箍增强件,所述环箍增强件沿轴向由两个轴向边缘界定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环箍丝状增强元件,所述环箍丝状增强元件沿周向螺旋缠绕,以便在环箍丝状增强元件或每个环箍丝状增强元件的主方向上从环箍增强件的一个轴向边缘沿轴向延伸至另一个轴向边缘。
[0006]在大多数情况下,轮胎包括用于密封充气气体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在轮胎已经安装在安装支撑件(例如轮辋)上时旨在与用于轮胎的安装支撑件界定闭合的内部腔体。密封层在密封层的两个周向端部边缘之间包括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在密封层的周向端部边缘中的一个与密封层的周向端部边缘中的另一个之间形成径向重叠,所述接合部沿主方向延伸,所述主方向与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基本等于90
°
的恒定角度。
[0007]这样的接合部导致缺乏均匀性,引起能够产生不适的振动,特别是噪音。然而,希望减少轮胎发出的振动,特别是减少轮胎发出的滚动噪音。
[0008]JP2009040117公开了改变由接合部的主方向与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的角度。因此,JP2009040117教导了显著小于90
°
的角度可以减少轮胎发出的噪音。为了形成这种接合部,JP2009040117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其中通过围绕支撑件缠绕密封帘布层来形成旨在形成密封层的缠绕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沿轴向由缠绕密封组件的两个轴向边缘界定。在两个轴向边缘之间的缠绕密封组件的整个轴向宽度上,接合部的主方向与支撑件的周向方向形成基本恒定的角度。角度越小,接合部沿着大的周向长度在周向上延伸得越多。
[0009]然而,在制造方法中,进行了使包括缠绕密封组件的生坯交联的步骤。该交联步骤在交联模具中进行,所述交联模具包括旨在在缠绕密封组件的径向内表面上施加压力的可变形膜。
[0010]在交联步骤之前,将缠绕密封组件的旨在与可变形膜的径向和轴向外表面接触的径向内表面涂覆有在交联步骤期间防粘的组合物。在交联步骤结束时,防粘组合物可以防止膜保持粘在随后形成的密封层上并防止膜损坏密封层。为了防止防粘组合物通过接合部渗入轮胎,通常使用遮盖接合部的装置(例如覆盖物),其周向长度至少等于接合部的周向长度。
[0011]WO2019/158852中描述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具有特定表面图案的膜,从而可以防止膜粘附到密封组件的径向内表面。然而,即使使用这样的膜,也没有完全消除粘附的风险,而且接合部的周向长度越大,粘附的风险就越大。
[0012]目前,在JP2009040117中,由接合部的主方向与周向方向形成的角度越小,接合部具有的周向长度越大。
[0013]在使用遮盖装置的情况下,则需要使用具有相对较大周向长度的遮盖装置,或者需要以与接合部的主方向基本相等的角度定位具有减小的周向长度的遮盖装置。在使用具有特定表面图案的膜的情况下,太大的周向长度会致使粘附的风险。
[0014]在这两种情况下,证明了周向长度越大,则遮盖装置的定位越长、越繁琐且越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轮胎,该轮胎在降低噪音与其制造方法的生产率之间表现出改进的折衷。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
[0017]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其包括胎冠、两个胎侧和两个胎圈,每个胎侧将每个胎圈连接至胎冠,所述轮胎包括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锚固在每个胎圈中并在每个胎侧中以及在胎冠的径向内侧延伸,所述胎冠包括:
[0018]‑
胎面,其在轮胎滚动时旨在与地面接触,
[0019]‑
胎冠增强件,其沿径向布置在胎面和胎体增强件之间,所述胎体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所述胎冠增强件包括工作增强件,所述工作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层,
[0020]所述轮胎包括用于密封充气气体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在轮胎已安装在安装支撑件上时旨在与用于轮胎的所述安装支撑件界定闭合的内部腔体,所述密封层在密封层的两个周向端部边缘之间包括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在密封层的周向端部边缘中的一个与密封层的周向端部边缘中的另一个之间形成径向重叠,所述接合部沿主方向延伸:
[0021]‑
在密封层的与工作层或径向最内工作层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并具有与工作层或径向最内工作层的轴向宽度的至少40%相等的轴向宽度的部分中,所述主方向与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的角度的绝对值范围为20
°
至60
°

[0022]‑
在密封层的在每个胎侧中沿径向延伸并具有与轮胎的径向高度的至少5%相等的径向高度的部分中,所述主方向与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的角度的绝对值严格大于接合部的主方向在密封层的与工作层或径向最内工作层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中的角度。
[0023]一方面,由于接合部的主方向与轮胎的周向方向在密封层的与工作层或径向最内工作层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中形成的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具有显著降低的噪音。具体地,在绝对值小于60
°
的角度下,由接合部产生的噪音显著降低。然而,如果该角度变得过小,则接合部将在过大的周向长度上延伸。因此,本专利技术设置该角度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20
°
,以保持相对减小的周向长度。
[0024]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特征在于,为了能够降低噪音,接合部的主方向不必在密封层的两个轴向边缘之间的整个轴向宽度上与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一定的角度。事实上,专利技术人在专利技术之初发现了接合部产生的噪音主要是由在密封层的与接触区域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
伸并且大部分与工作层(或者在多个工作层的情况下,与径向最内工作层)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中的接合部引起的。
[0025]然后,这一发现使得他们能够通过使接合部的主方向在轮胎的很少或根本不参与噪音产生的部分(即胎侧)中形成相对较大的角度来减小接合部的周向长度。因此,在胎侧中由接合部的主方向与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的角度尽可能接近90
°
,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均大于由与工作层(或者在多个工作层的情况下,与径向最内工作层)径向对齐的接合部的主方向和轮胎的周向方向形成的角度,从而尽可能地限制接合部的周向长度。
[0026]在缠绕密封层的与工作层或径向最内工作层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中,主方向与穿过以下点的具有最短长度的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轮胎(10),其包括胎冠(12)、两个胎侧(22)、两个胎圈(24),每个胎侧(22)将每个胎圈(24)连接至胎冠(12),所述轮胎(10)包括胎体增强件(32),所述胎体增强件(32)锚固在每个胎圈(24)中并在每个胎侧(22)中以及在胎冠(12)的径向内侧延伸,所述胎冠(12)包括:

胎面(20),其在轮胎(10)滚动时旨在与地面接触,

胎冠增强件(14),其沿径向布置在胎面(20)和胎体增强件(32)之间,所述胎体增强件(32)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34),所述胎冠增强件(14)包括工作增强件(16),所述工作增强件(16)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层(18),所述轮胎(10)包括用于密封充气气体的密封层(15),所述密封层(15)在轮胎已安装在安装支撑件上时旨在与用于轮胎(10)的所述安装支撑件界定闭合的内部腔体,所述密封层(10)在密封层(15)的两个周向端部边缘(23A、23B)之间包括接合部(21),所述接合部(21)在密封层(15)的周向端部边缘(23A、23B)中的一个与密封层(15)的周向端部边缘(23A、23B)中的另一个之间形成径向重叠,所述接合部(21)沿主方向(D4)延伸:

在密封层(15)的与工作层(18)或径向最内工作层(18)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并具有与工作层(18)或径向最内工作层(18)的轴向宽度的至少40%相等的轴向宽度的部分(15S)中,所述主方向(D4)与轮胎的周向方向(Z)形成的角度(ES)的绝对值范围为20
°
至60
°


在密封层(15)的在每个胎侧(22)中沿径向延伸并具有与轮胎(10)的径向高度(H)的至少5%相等的径向高度的部分(15F)中,所述主方向(D4)与轮胎的周向方向(Z)形成的角度(EF)的绝对值严格大于接合部(21)的主方向(D4)在密封层(15)的与工作层(18)或径向最内工作层(18)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15S)中的角度(ES)。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在密封层(15)的与工作层(18)或径向最内工作层(18)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15S)中,接合部(21)的主方向(D4)与轮胎(10)的周向方向(Z)形成的角度(ES)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25
°
,优选大于或等于30
°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在密封层(15)的与工作层(18)或径向最内工作层(18)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15S)中,接合部(21)的主方向(D4)与轮胎(10)的周向方向(Z)形成的角度(ES)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0
°
,优选小于或等于40
°
。4.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胎(10),其中,在密封层(15)的在每个胎侧(22)中沿径向延伸的部分(15F)中,接合部(23)的主方向(D4)与轮胎(10)的周向方向(Z)形成的角度的绝对值范围为80
°
至90
°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在密封层(15)的与工作层(18)或径向最内工作层(18)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15S)中,每个周向端部边缘(23A、23B)之间的平均距离(Dm)的范围为1mm至15mm,优选为2mm至8mm。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在密封层(15)的与工作层(18)或径向最内工作层(18)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15S)中,密封层(15)的平均厚度(Em)的范围为0.4mm至1.6mm,优选为0.9mm至1.4mm。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工作层(18)或每个工作层(18)沿轴向由工作层(18)或每个工作层(18)的两个轴向边缘(18A、18B)界定并且包括工作丝状增强元件(180),所述工作丝状增强元件(180)从工作层(18)或每个工作层(18)的一个轴向边缘(18A、18B)沿轴向延伸至另一个轴向边缘(18A、18B)并且在每个工作丝状增强元件
(180)的主方向(D2)上基本彼此平行,工作层(18)或每个工作层(18)的每个工作丝状增强元件(180)的主方向(D2)与轮胎(10)的周向方向(Z)形成的角度(AT)的绝对值严格大于10
°
,优选范围为15
°
至50
°
,更优选为18
°
至30
°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胎体层(34)或每个胎体层(34)沿轴向由胎体层(34)或每个胎体层(34)的两个轴向边缘(34A、34B)界定并且包括胎体丝状增强元件(340),所述胎体丝状增强元件(340)从胎体层(34)或每个胎体层(34)的一个轴向边缘(34A、34B)沿轴向延伸至另一个轴向边缘(34A、34B),每个胎体丝状增强元件(340)沿每个胎体丝状增强元件(340)的主方向(D3)延伸:

在胎体层(34)的与工作层(18)或径向最内工作层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34S)中,胎体层(34)或每个胎体层(34)的每个胎体丝状增强元件(340)的主方向(D3)与轮胎(10)的周向方向(Z)形成的角度(ACS)的绝对值严格小于80
°


在胎体层(34)的在每个胎侧(22)中沿径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部分(34F)中,胎体层(34)或每个胎体层(34)的每个胎体丝状增强元件(340)的主方向(D3)与轮胎(10)的周向方向(Z)形成的角度(ACF)的绝对值范围为80
°
至90
°
。9.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胎(10),其中,在胎体层(34)的与工作层(18)或径向最内工作层(18)径向对齐地沿轴向延伸的部分(34S)中,每个胎体丝状增强元件(340)的主方向(D3)与轮胎(10)的周向方向(Z)形成的角度(ACS)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0
°
,优选范围为20
°
至75
°
,更优选范围为35
°
至70
°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其中,胎冠增强件(14)包括沿径向布置在工作增强件(16)外侧的环箍增强件(17),所述环箍增强件(17)沿轴向由环箍增强件(17)的两个轴向边缘(17A、17B)界定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环箍丝状增强元件(170),所述环箍丝状增强元件(170)沿周向螺旋缠绕以从环箍增强件(17)的一个轴向边缘(17A、17B)沿轴向延伸至另一个轴向边缘(17A、17B)。11.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0)的方法,其中:

通过围绕支撑件(60)缠绕一个密封帘布层(70)或多个密封帘布层来形成旨在形成密封层(15)的缠绕密封组件(72),所述支撑件(60)具有围绕主轴线(A)的大致圆柱形状,所述缠绕密封组件(72)在缠绕密封组件(72)的两个周向端部边缘(73A、73B)之间包括接合部(73),所述接合部(73)在所述缠绕密封组件(72)的周向端部边缘(73A、73B)中的一个与所述缠绕密封组件(72)的周向端部边缘(73A、73B)中的另一个之间形成径向重叠,在缠绕密封组件(72)的两个轴向边缘(72A、72B)之间的缠绕密封组件(72)的整个轴向宽度上,所述接合部(73)的主方向(K4)与支撑件(60)的周向方向(z)形成基本恒定的初始角度(A4);

通过在缠绕密封组件的径向外侧缠绕一个胎体帘布层(51)或多个胎体帘布层(51)来形成一个或多个缠绕胎体组件(52),所述缠绕胎体组件(52)旨在形成胎体层(34),

通过在缠绕胎体组件(52)的径向外侧缠绕一个工作帘布层(49)或多个工作帘布层(50)来形成一个或多个缠绕工作组件(50),所述缠绕工作组件(50)旨在形成工作层(18),缠绕密封组件(72)、缠绕胎体组件(52)和缠绕工作组件(50)形成围绕支撑件(60)的主轴线(A)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