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装置和投射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18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投射装置和投射系统,设置时的美观性良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投射装置具有:光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投射光学单元;以及壳体,其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面和第2面,对光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和投射光学单元进行收纳,第1面具有第1区域、和从第2面起的高度比第1区域低的第2区域,在第2区域设置有承接部,悬吊用安装件安装于所述承接部。于所述承接部。于所述承接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射装置和投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射装置和投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投影仪的设置方式,以往已知有将投射镜头朝向屏幕等被投射面放置在桌子上而设置的方式、和使投影仪主体从上述方式上下翻转并从天花板或壁面悬吊而设置的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将前者的方式称为放置,将后者的方式称为悬吊。在以悬吊状态设置投影仪的情况下,通常是经由悬吊用安装件将投影仪主体固定于天花板或壁面的方法。
[0003]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投影仪,该投影仪具有:壳体,其具有多个安装部;悬吊用金属板,其配置于壳体的内部;悬吊配件,其将壳体固定于壁面或天花板;以及固定部件,该投影仪具有在安装部处将悬吊用金属板经由固定部件固定于悬吊配件的结构。
[000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207787号
[0005]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投影仪中,由于从外观能看到悬吊配件,因此美观性较差,存在投影仪不适合设置空间的环境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一个方式的投射装置具有:光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投射光学单元;以及壳体,其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面和第2面,对所述光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投射光学单元进行收纳,所述第1面具有第1区域、和从所述第2面起的高度比所述第1区域低的第2区域,在所述第2区域设置有承接部,悬吊用安装件安装于所述承接部。
[0007]本专利技术一个方式的投射系统具有:本专利技术一个方式的投射装置;以及悬吊用安装件,其对所述投射装置进行悬吊。
[0008]本专利技术另一方式的投射系统具有:本专利技术一个方式的投射装置;以及悬吊用安装件,其对所述投射装置进行悬吊,所述悬吊用安装件具有:第1支承部,其与设置在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承接部连接;以及第2支承部,其与所述第1支承部交叉,配置于设置在第4区域的所述承接部。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0010]图2是表示基于悬吊用安装件的投影仪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0011]图3是投影仪的立体图。
[0012]图4是投影仪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剖视图。
[0013]图5是沿着图3的V

V线的投影仪的侧剖视图。
[0014]图6是沿着图3的VI

VI线的投影仪的侧剖视图。
[0015]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投影仪的设置状态的图。
[0016]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0017]图9是投影仪的立体图。
[0018]图10是沿着图9的IX

IX线的投影仪的侧剖视图。
[0019]图11是投影仪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剖视图。
[0020]标号说明
[0021]10、70:投影系统;11、71:投影仪;12、72:悬吊用安装件;14、77:壳体;14a、77a:顶面(第2面);14b、77b:底面(第1面);22、79:承接部;25:光源单元;26:图像形成单元;27:投射光学单元;27a:第1外形部;27b:第2外形部;28:控制单元;30:散热器;31:冷却风扇;73:支承板(第2支承部);74:支承臂(第1支承部);77c:前表面(第4面);77d:背面(第3面);81:腿部;141、771:第1区域;142、772:第2区域;14s1:第1内部空间;14s2:第2内部空间;773:第3区域;774:第4区域;77s3:第3内部空间;77s4:第4内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第1实施方式][0023]以下,使用图1~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4]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1的设置状态的投影系统10的立体图,表示从下方仰视投影仪11的状态。图2是表示基于悬吊用安装件12的投影仪11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表示从上方俯视投影仪11的状态。
[0025]另外,在以下的各附图中,为了容易观察各结构要素,有时根据结构要素使尺寸的比例尺不同来表示。
[0026]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中,根据需要使用XYZ正交坐标系。
[0027]X轴是从上方观察投影仪11时投射了从投射光学单元27射出的光的光轴的轴,是沿着前后方向的轴。Z轴是与X轴垂直且沿着上下方向的轴。Y轴是与X轴以及Z轴垂直且沿着左右方向的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观察者看到的近前侧设为+X侧、里侧设为

X侧、上侧设为+Z侧、下侧设为

Z侧、右侧设为+Y侧、左侧设为

Y侧来进行说明。此外,X轴能够定义为后述的壳体14的前表面14c与背面14d对置的方向,Y轴能够定义为壳体14的右侧面14e与左侧面14f对置的方向,Z轴能够定义为壳体14的顶面14a与底面14b对置的方向。
[0028]投影仪11能够以放置和悬吊这两种方式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投影仪11以与放置时上下翻转的姿势经由悬吊用安装件12设置于壁面W。即,投影仪11以壳体14的顶面14a朝向下方、底面14b朝向上方的姿势设置于壁面W。
[0029]投影仪11是超短焦型投影仪,在设置有悬吊用安装件12的壁面W上,在配置于比投影仪11低的位置处的屏幕等被投射面上投射图像。悬吊用安装件12具有如下功能:能够通过变更投影仪11与壁面W之间的距离、投影仪11的倾斜度等,对投影仪11的位置和姿势进行微调,使投射图像最佳化。此外,悬吊用安装件12例如在固定于移动式的板等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有用于投影仪11的位置以及姿势的微调的机构或者控制功能。
[003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悬吊用安装件12具有投影仪11的位置以及姿势等的调整所需的各种调整用部件。具体而言,悬吊用安装件12具有固定于壁面W的支承板16、沿前后方向伸缩的滑动臂17、设置于滑动臂17的前部的头部18、以及设置于头部18的下
表面的配件基座19(参照图3)。如上所述,在头部18内置有各种调整用部件20。此外,投影仪11的位置和姿势等的调整也可以使用电子控制进行校正。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投影仪11和悬吊投影仪11的悬吊用安装件12合在一起的整体系统称为投影系统10。即,投影系统10具有投影仪11和悬吊投影仪11的悬吊用安装件12。
[0032]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1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投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10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投射系统。
[0033]图3是表示从上方俯视投影仪11的壳体14的底面14b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4]如图3所示,投影仪11具有光源单元25(参照图4)、图像形成单元26(参照图4)、投射光学单元27(参照图4)、控制单元28(参照图4)、以及收纳光源单元25、图像形成单元26和投射光学单元27的壳体14。关于光源单元25、图像形成单元26、投射光学单元27以及控制单元28的结构,在后面进行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射装置,其中,该投射装置具有:光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投射光学单元;以及壳体,其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面和第2面,对所述光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投射光学单元进行收纳,所述第1面具有第1区域、和从所述第2面起的高度比所述第1区域低的第2区域,在所述第2区域设置有承接部,悬吊用安装件安装于所述承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将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的铅直方向定义为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具有:第1内部空间,其在从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第1区域重叠;以及第2内部空间,其在从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第2区域重叠,在所述第1内部空间中的位于比所述第2区域高的位置处的上部空间,配置有收纳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构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内部空间,构成所述光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投射光学单元中的任意单元的多个构成部件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排列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投射装置,其中,所述投射光学单元具有:第1外形部,其朝向所述第1区域突出;以及第2外形部,其高度比所述第1外形部低,所述第1区域沿着所述投射光学单元的所述第1外形部,所述第2区域沿着所述投射光学单元的所述第2外形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射装置,其中,从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观察,所述投射光学单元的所述第2外形部配置在与所述第2区域重叠的区域内。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投射装置,其中,该投射装置还具有对所述光源单元进行冷却的散热器,在所述上部空间配置有所述散热器的至少一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投射装置,其中,该投射装置还具有对所述壳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用风扇,在所述上部空间配置有所述冷却用风扇的至少一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投射装置,其中,该投射装置还具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光源单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月伸行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