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18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小印刷开始时与饱和后的色差的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在步骤(S115)中,打印机控制部(200)将平均印刷占空比作为输入以进行表参照来求出饱和温度和鼓预备加热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相对于印刷占空比的饱和温度和鼓预备加热温度存储为表,所以,打印机控制部(200)将平均印刷占空比作为输入以进行表参照来求出饱和温度和鼓预备加热温度。在步骤(S120)中,打印机控制部(200)基于温度传感器(TS)的测量结果对现在的鼓温度进行调查。接着,在步骤(S125)中,对鼓进行加热或冷却,直到成为饱和温度和鼓预备加热温度中的、与现在的鼓温度的差接近的一方的温度。与现在的鼓温度的差接近的一方的温度。与现在的鼓温度的差接近的一方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光照射使被喷出到记录介质的光固化性的墨固化以对图像进行记录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在通过支承体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并通过光照射使被喷出到该记录介质的光固化性的墨固化以对图像进行记录的情况下,记录介质、支承体的温度由于反应热而上升。
[0003]记录介质、支承体的鼓温度变化越大则色差变得越大。这是因为,由于当支承体、记录介质的温度高时滴落后的墨的流动性,因此易于濡湿扩展且颜色变浓,另外,由于当支承体、记录介质的温度低时滴落后的墨的流动性低,因此难以濡湿扩展且颜色变淡。
[0004]因此,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开始印刷之前,在通过加热单元或冷却单元将输送鼓的输送面的温度设为规定的设定温度(45℃)之后再开始印刷,在印刷中获取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当温度变得高于上限温度(50℃)时,中止印刷并进行对输送鼓的冷却。
[0005]专利文献1:WO2016/182037号国际专利公开公报
[0006]本申请专利技术者锐意实验的结果可知,由光固化性的墨导致的记录介质、支承体(输送鼓)的温度变化根据各印刷的图像的墨的喷射量(以下称为印刷占空比)而不同,在印刷占空比低的图像和高的图像下,温度差为10℃以上。另外,可知,若印刷占空比恒定,则记录介质、支承体的温度在与印刷占空比对应的恒定的饱和温度下稳定。
[0007]因此,如专利文献1所示,即使在开始印刷之前,在通过加热单元或冷却单元将输送鼓的输送面的温度设为规定的设定温度(45℃)之后再开始印刷,如果印刷占空比不同,则记录介质、支承体饱和的温度不同。结果,在印刷开始时和饱和后,会产生与印刷占空比对应的色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缩小印刷开始时和饱和后的色差。
[0009]本专利技术构成为,具备:输送部;输送记录介质;支承部,支承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部,位于与所述支承部相对置的位置,并对由所述支承部支承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光固化性的墨以形成图像;光照射部,在比所述喷出部更靠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下流侧,对被喷出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光固化性的墨照射光以使之固化;温度调整部,能够对所述支承部实现冷却和加热中的至少一方;存储部,存储印刷占空比与预备加热温度的关系和表示印刷占空比与预备加热温度的关系的关系式中的至少一方;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获取印刷的所述图像的所述印刷占空比,并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印刷占空比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关系或所述关系式,对所述温度调整部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记录介质或所述支承部成为所述预备加热温度。
[0010]在上述构成中,所述存储部存储1:印刷占空比与预备加热温度的关系、和2:表示印刷占空比与预备加热温度的关系的关系式中的至少一方。并且,所述控制部获取印刷的
所述图像的所述印刷占空比,并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印刷占空比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关系或所述关系式对所述温度调整部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支承部成为所述预备加热温度。
[0011]如此,若是本专利技术,在进行印刷之前,获取印刷的所述图像的所述印刷占空比,并在成为对应于所获取的所述印刷占空比而设定的预备加热温度之后再开始印刷,由此,即使在印刷开始时和饱和后,也不会产生与印刷占空比对应的色差。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示出打印机的硬件构成的概要的主视图。
[0013]图2为示意性示出控制打印机的电构成的框图。
[0014]图3为示出不同印刷占空比的多个印刷作业下的温度变化的图。
[0015]图4为示出三阶段的不同印刷占空比的作业的饱和温度与预备加热温度的关系的图。
[0016]图5为打印机控制部的流程图。
[0017]图6为打印机控制部的流程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打印机;2:送出部;3:处理部;4:卷取部;10:主计算机;20:送出轴;21:从动辊;21、33、34:从动辊;30:压纸鼓;31:前驱动辊;32:后驱动辊;40:卷取轴;51:记录头;52:记录头;61:UV灯;62:UV灯;63:UV灯;100:主控制部;120:驱动器;122:媒体;124:程序;130:监视器;140:操作部;F1、F2:风扇;H1、H2:加热器;200:打印机控制部;MM:电机;SS:传感器;TS:温度传感器;MR: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1]图1为示出能够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机的硬件构成的概要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1中,一张两端卷筒状地缠绕于送出轴20及卷取轴40的片材S架设在送出轴20与卷取轴40之间,片材S沿着如此架设的路径被从送出轴20向卷取轴40输送。然后,在打印机1中,对被沿着该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S记录图像。简言之,打印机1具备:送出部2,从送出轴20送出片材S;处理部3,在从送出部2送出的片材S记录图像;以及卷取部4,将通过处理部3记录了图像的片材S卷取到卷取轴40。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片材S的两面中记录有图像的面称为表面,另一方面将其相反侧的面称为背面。
[0022]送出部2具有缠绕有片材S的端的送出轴20、和卷绕从送出轴20拉出的片材S的从动辊21。送出轴20在使片材S的表面朝向外侧的状态下,对片材S的端进行缠绕以进行支承。并且,通过送出轴20绕图1的顺时针旋转,从而使缠绕于送出轴20的片材S经由从动辊21向处理部3送出。
[0023]处理部3一边通过压纸鼓30支承从送出部2送出的片材S,一边通过沿着压纸鼓30的外周面配置的各功能部51、52、61、62、63适当地进行处理,以在片材S记录图像。在该处理部3中,在压纸鼓30的两侧设置有前驱动辊31和后驱动辊32,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输送的片材S由压纸鼓30支承以接受图像记录。
[0024]压纸鼓30是被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圆筒形状的鼓,并从背面侧卷绕被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输送的片材S。即,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输送的片材S被支承于压纸鼓30的外周面。如此,前驱动辊31和后驱动辊32以及中间的从动辊21、33、34、41相当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部。另外,压纸鼓30相当于支承由输送部输送的记录介质的支承部。
[0025]并且,在处理部3中,为了对由压纸鼓30支承的片材S的表面记录彩色图像,设置有与互不相同的颜色对应的多个记录头51。具体地,与黄色、青色、品红色以及黑色对应的四个记录头51按照该颜色顺序排列在输送方向Ds上。各记录头51与卷绕于压纸鼓30的片材S的表面隔开规定的缝隙相对置,并以喷墨方式喷出对应的颜色的墨。并且,各记录头51将墨喷出到在输送方向Ds上输送的片材S,由此在片材S的表面形成彩色图像。
[0026]如此,各记录头51相当于位于与支承部相对置的位置并向由支承部支承的记录介质喷出光固化性的墨以形成图像的喷出部。
[0027]墨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光)而固化的UV(ult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输送记录介质;支承部,支承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部,位于与所述支承部相对置的位置,并对由所述支承部支承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光固化性的墨以形成图像;光照射部,在比所述喷出部更靠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下流侧,对被喷出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光固化性的墨照射光以使之固化;温度调整部,能够对所述支承部实现冷却和加热中的至少一方;存储部,存储印刷占空比与预备加热温度的关系和表示印刷占空比与预备加热温度的关系的关系式中的至少一方;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获取印刷的所述图像的所述印刷占空比,并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印刷占空比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关系或所述关系式,对所述温度调整部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记录介质或所述支承部成为所述预备加热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关系或所述关系式中,在所述印刷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值时,由第一温度作为所述预备加热温度来对应,并且在所述印刷占空比为比所述第一占空比值高的第二占空比值时,由比所述第一温度高的第二温度作为所述预备加热温度来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关系或所述关系式的所述第一温度是如下温度:在连续地实施将所述第一占空比值的所述图像通过所述光固化性的墨印刷于所述记录介质、且通过从所述光照射部向印刷了所述图像后的所述记录介质照射光而使所述光固化性的墨固化的处理时,与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上升为饱和时的饱和温度相差第一差值温度的温度,基于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关系或所述关系式的所述第二温度是如下温度:在连续地实施将所述第二占空比值的所述图像通过所述光固化性的墨印刷于所述记录介质、且通过从所述光照射部向印刷了所述图像后的所述记录介质照射光而使所述光固化性的墨固化的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棚濑和义音喜多贤二増田规宏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