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亮度调节控制的摩托车灯及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灯
,具体为一种具有亮度调节控制的摩托车灯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摩托车中,为了方便夜晚行驶,在车头会设置前照灯,并且安装标准要求,前照灯需要具有远光功能和近光功能,现有的摩托车中采用的前照灯,但是大多都不能进行亮度调节,车灯太亮,易影响对面行驶车辆的驾驶安全;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108469005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摩托车车头灯及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壳体、灯罩以及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光源灯及其控制组件,光源灯的数量有多个,且分别于安装板的中心位置以及沿安装板的周向设置;控制组件包括用于检测车辆转向动作的转向检测装置,以及与多个光源灯控制连接的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装置接收并响应于转向检测装置输出的检测信号,调节控制多个光源灯的亮度,虽然实现了通过设置外部环境光照检测装置,使得车头灯能够根据环境亮度以及车速等信息自动调节自身的亮度,适应于不同光线条件下的转弯操作;但是存在的不足,车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亮度调节控制的摩托车灯,包括摩托车灯本体和安装在摩托车灯本体上的控制端;控制端,用于控制摩托车灯本体内部车灯的亮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包括路线单元、采集单元、处理器、通信单元和亮度调节单元;路线单元用于输入行驶路线并将其发送至处理器;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摩托车灯本体的位置数据并将其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行驶路线和位置数据后将其通过通信单元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行驶路线和位置数据后对其处理生成亮度调节信令,将亮度调节信令反馈至处理器;亮度调节信令包括车灯照明类型和功率;处理器接收到亮度调节信令后将其发送至亮度调节单元;亮度调节单元接收到亮度调节信令后,对摩托车灯本体内部的车灯进行亮度调节,使其与亮度调节信令对应的亮度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亮度调节控制的摩托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节单元包括比对模块、灯光调节模块和功率执行模块;比对模块用于接收亮度调节指令并将车灯照明类型发送至灯光调节模块,将功率发送至功率执行模块;灯光调节模块用于根据车灯照明类型控制摩托车灯本体内部车灯的远、近光照明;功率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功率切换摩托车灯本体内部车灯的接入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亮度调节控制的摩托车灯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执行模块包括传感单元、分析单元和执行机构;传感单元用于采集摩托车灯本体内部车灯接入的电压并将其发送至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根据功率和摩托车灯本体内部车灯接入的电压判断旋转角度,并控制执行机构转动对应的旋转角度,使得摩托车灯本体内部车灯接入与接收到功率相等的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亮度调节控制的摩托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基座和圆板,基座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基座的内部安装有圆盘,圆盘的上端面中心处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盘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导电外环和导电内环,导电内环位于导电外环的内侧;导电外环和导电内环的环内、外侧均安装有绝缘片;基座的上端面一侧边缘处安装有固定架一,固定架一上安装有第一接线柱的一端,第一接线柱的另一端与导电外环的上表面接触;基座的上端面另一侧边缘处安装有与固定架一对称的固定架二,固定架二上安装有第二接线柱的一端,第二接线柱的另一端与导电内环的上表面接触;圆盘的底端面安装有第三接线柱和第四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的一端与导电外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四接线柱的一端与导电内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基座的一侧安装有圆板,圆板上镶嵌有多组接线端;接线端包括导电片一和导电片二,导电片一和导电片二上一侧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五接线柱和第六接线柱;导电片一和导电片二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三接线柱和第四接线柱相接触;多组接线端内部的第五接线柱和第六接线柱分别接入不同电压的供电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亮度调节控制的摩托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的形状为L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亮度调节控制的摩托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内还包括车辆采集模块,车辆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位置及行驶方向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亮度调节控制的摩托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山,何国峰,吴挺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永光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