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109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及其生产工艺,包括豆粕、膨化大豆、米糠、鱼粉、面粉、小麦麸、花生粕、棉粕、膨润土、豆油、磷酸氢二钙、石粉、磷脂油、食盐为基础配方,将酶制剂、益生元及益生菌微胶囊进行混合作为预混料,所述的酶制剂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及蛋白酶;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和低聚麦芽糖;益生菌微胶囊是由链球菌、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等乳酸菌种进行发酵培养作为芯材,采用海藻酸钠作为壁材,对复合益生菌进行包埋;将预混料与基础配方混合均匀后按照常规饲料加工方法进行调制、质粒。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制的鲫鱼饲料营养价值高,且无须添加抗生素,可减少鱼肉中抗生素残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危害。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鲫鱼饲料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抗生素在饲料领域的广泛使用会导致微生物耐药性、动物体药物残留,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微生物菌剂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对有害病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物。乳酸菌作为动物体内的常在益生菌群,对动物体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乳酸菌耐逆性差、不耐保存,在胃部酸性条件下失活严重,难以到达肠道被动物体吸收发挥作用。为此提供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对益生菌进行微胶囊包埋处理能够将菌体与外界不良环境隔绝,延缓释放益生菌,减少胃液与菌体的接触,使益生菌抵达肠道后仍具有较高活性,并且能够延长益生菌的存放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包括豆粕、膨化大豆、米糠、鱼粉、面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包括豆粕、膨化大豆、米糠、鱼粉、面粉、小麦麸、花生粕、棉粕、膨润土、豆油、磷酸氢二钙、石粉、磷脂油、食盐、酶制剂、益生元和益生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粕35

40份,膨化大豆2

5份,米糠12

15份,鱼粉8

10份,面粉8

10份,小麦麸6

8份,花生粕3

5份,棉粕2.5

3份,膨润土2.5

3份,豆油2

3份,磷酸氢二钙1.7份,石粉0.8

1.0份,磷脂油0.8

1.0份,食盐0.3份,由益生菌微胶囊、酶制剂和益生元组成的预混料0.5

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制剂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及蛋白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和低聚麦芽糖中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微胶囊是由链球菌、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等菌种经混合发酵培养而制成复合益生菌芯材,分散在含有乳粉和葡萄糖的保护剂乳液中搅拌均匀,以海藻酸钠作为壁材,氯化钙作为固化剂,固化后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缓释型益生菌微胶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芯材、保护剂、海藻酸钠壁材的重量比为1:(1

2.5):(1.5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微胶囊的总菌数为5
×
107~2
×
108CFU/mL,胶囊粒径介于50

150μm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制剂、益生元、缓释型益生菌微胶囊组成的预混料,其添加量为0.5~1.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抗养殖鲫鱼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益生菌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九洲饲料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