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微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01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微模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由至少两个集装箱沿长边侧并箱连通构成,所述箱体内布置有两列机柜系统及电源系统、布线系统、消防系统和监管系统,所述箱体的顶侧外置空调系统,所述箱体内设有冷风通道,所述冷风通道的冷风进口与所述空调系统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冷风通道的冷风出口与所述机柜系统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由至少两个集装箱并箱构成箱体,平面满足两列机柜系统并排布置的需求,空调系统顶侧外置于箱体上,无需占用箱体的平面空间,节约空间,提高出柜率,冷风通道实现将空调系统的冷风输送至箱体内,并有效作用于机柜系统,提高冷却效率,保证机柜系统内的通信设备可长时间稳定运行。的通信设备可长时间稳定运行。的通信设备可长时间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微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装箱微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采用集装箱作为载体的数据中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集装箱微模块,都是考虑一体化集成,采用单箱模式。另外一种是集装箱数据中心,即传统数据中心建设采用集装箱模式,如腾讯T

block,华为堆叠数据中心。
[0003]集装箱微模块是为机柜和应用服务,并能实现一定独立运营功能的标准化功能单元,由集装箱系统、机柜系统、电源系统、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管理系统等组成,可实现工厂预制集成、现场快速部署。微模块是相对于传统数据中心机房方案的创新,集装箱微模块丰富了微模块产品的类型和应用场景。
[0004]现有集装箱微模块的主要缺点如下:
[0005]1、方案以通用性方案为主,虽有柔性,但难以准确匹配目前建设需求。
[0006]2、现有集装箱微模块都是单箱产品,单箱平面狭小,平面布置方案受限,造成平面浪费,影响单机架占地面积。
[0007]3、现有集装箱微模块内通道的宽度有限,设备维护空间较小,对机柜等设备的日常维护有一定困难,特别是设备替换难度大。
[0008]4、现有集装箱微模块的空调方案大都是风冷型列间空调,而且室外机一般布置在集装箱一端,占用有限的机柜布置空间,影响机架数量。
[0009]5、现有集装箱微模块的均未考虑空调设备的连续供冷措施,当室外断电时,空调设备将无法运行。
[0010]6、以通用需求为主,主要满足IT设备布置,无法满足ICT融合布置的需求。
[0011]7、产品基本没有按通信设备抗震要求进行设计,或设计经验不足,抗震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微模块,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实现满足目前对集装箱微模块的功能需求。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微模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由至少两个集装箱沿长边侧并箱连通构成,所述箱体内布置有两列机柜系统及电源系统、布线系统、消防系统和监管系统,所述箱体的顶侧外置空调系统,所述箱体内设有冷风通道,所述冷风通道的冷风进口与所述空调系统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冷风通道的冷风出口与所述机柜系统相对设置。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微模块,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设于所述箱体的外顶侧,所述室内机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顶侧,所述室外机通过冷媒管道与所述室内机连接,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冷风通道的冷风进口连接。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微模块,所述冷风通道的一侧设有通道门,用以防
止所述箱体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冷风通道内,所述冷风通道的顶侧设有固定天窗,所述固定天窗与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天窗与所述机柜系统之间设置可开启构件。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微模块,所述箱体的一宽边侧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有排风机,所述箱体的另一宽边侧设有与所述排风口相对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有引风机,所述进风口外侧设有过滤网。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微模块,所述电源系统包括不间断电源柜和电池柜,所述不间断电源柜内的不间断电源和所述电池柜内的电池均与所述箱体内的通信设备连接,所述电源柜的电池与所述空调系统连接。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微模块,所述电池柜的输出端设有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与所述箱体内的自动在线测试仪连接。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微模块,所述箱体的一宽边侧设有用以装配进出所述箱体的第一外开门,所述箱体的两长边侧分别设有用以检修进出所述箱体的第二外开门和第三外开门。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微模块,所述机柜系统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用以安装通信设备,所述机柜的顶侧设有所述布线系统。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微模块,所述消防系统包括管网式七氟丙烷气灭器和报警器,所述管网式七氟丙烷气灭器的喷头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顶侧,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监管系统连接,所述监管系统与所述管网式七氟丙烷气灭器连接。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微模块,所述监管系统包括管控柜和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内设有与所述电源系统连接的配电系统,所述管控柜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机柜系统、所述电源系统、所述配电系统和所述消防系统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微模块,通过由至少两个集装箱并箱构成箱体,平面满足两列机柜系统并排布置的需求,空调系统顶侧外置于箱体上,无需占用箱体的平面空间,节约空间,提高出柜率,冷风通道实现将空调系统的冷风输送至箱体内,并有效作用于机柜系统,提高冷却效率,保证机柜系统内的通信设备可长时间稳定运行,标准化、模块化、预制化设计,具有快捷安装、弹性扩容、按需部署、绿色节能、安全可靠、智能管控的优点。
[0024]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的前视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的左视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的右视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的后视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中冷风通道的封闭平面示意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的第一剖视图;
[0033]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的第二剖视图;
[0034]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的俯视图;
[0035]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的箱体内冷风流动方示意图;
[0036]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微模块中消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00、箱体;110、第一外开门;120、第二外开门;130、第三外开门;140、排风机;150、引风机;151、过滤网;160、排风口;170、油机接口;180、遮雨棚;190、泄压口;200、机柜;210、固定天窗;220、布线架;230、通道门;300、配电柜;400、管控柜;500、电池柜;600、整流柜;700、室外机;710、室内机;720、冷风通道;730、可开启构件;800、管网式七氟丙烷气灭器;810、氮气罐;820、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由至少两个集装箱沿长边侧并箱连通构成,所述箱体内布置有两列机柜系统及电源系统、布线系统、消防系统和监管系统,所述箱体的顶侧外置空调系统,所述箱体内设有冷风通道,所述冷风通道的冷风进口与所述空调系统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冷风通道的冷风出口与所述机柜系统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设于所述箱体的外顶侧,所述室内机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顶侧,所述室外机通过冷媒管道与所述室内机连接,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冷风通道的冷风进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通道的一侧设有通道门,用以防止所述箱体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冷风通道内,所述冷风通道的顶侧设有固定天窗,所述固定天窗与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天窗与所述机柜系统之间设置可开启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宽边侧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有排风机,所述箱体的另一宽边侧设有与所述排风口相对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有引风机,所述进风口外侧设有过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震尹朝辉刘洪李海滨张耀华赵昱张彦遒张学斌娄小军黎学超刘春国赵黎明董聪聪程磊王学军陈旭朱丽韩冠军刘栋吴志昂陈鸣飞黄兆祖孟陶景传刚孙立峰王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