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监理数据输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95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监理数据输入设备,包括RFID卡片、RFID读卡器、上位机和移动终端,RFID读卡器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主电路,RFID卡片包括塑壳,以及设于塑壳内的RFID标签,RFID卡片还包括永磁片,该永磁片与RFID标签位于塑壳内相对的两边,RFID读卡器还包括干簧管和继电器,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干簧管的一端,干簧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继电器的公共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主电路的一端,主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干簧管近壳体上表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等优点。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等优点。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监理数据输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监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建立数据输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BIM技术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通信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也逐渐开始利用BIM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
[0003]BIM技术在通信工程监理的应用中,需要识别相关人员的身份,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对相关人员的授权才可以进行监理数据的输入,身份识别通常采用RFID技术或者密码,其中RFID技术由于具有可靠性高特点,应用更加广泛。
[0004]如图1所示,即为一种现有技术,其中RFID读卡器2与上位机3连接,上位机3通过通信网络与移动终端4连接,其中当RDID卡片1被RFID读卡器2识别并验证通过以后,上位机3便通过网络向移动终端4发送验证通过信号,相应的,监理人员可以从移动终端4输入相关数据。
[0005]但是,在实际项目的开展中发现,RFID读卡器2的利用率极低,大部分时候RFID读卡器2都处于待机状态,待机状态下,RFID读卡器2仍在消耗电能,日积月累,形成了较多的电能消耗。
[0006]对此,另一种现有技术提出了对于RFID读卡器2的改进,如图2所示,RFID读卡器2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主电路21和电源E1,改现有技术增加了开关S1,在需要使用时,手动闭合开关S1,主电路21即开始工作,待使用完毕后,再手动断开开关S1,然而,该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使用不方便,需要手动操作开关;2、经常会发生遗忘断开开关的操作;3、开关S1必须要设置在壳体之外,因此降低了防水防尘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监理数据输入设备,通过设计了干簧管和继电器的二次电路,可以对于主电路的供电进行控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操作开关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监理数据输入设备,包括RFID卡片、RFID读卡器、上位机和移动终端,所述RFID读卡器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主电路,所述RFID卡片包括塑壳,以及设于塑壳内的RFID标签,所述RFID卡片还包括永磁片,该永磁片与RFID标签位于塑壳内相对的两边,所述RFID读卡器还包括干簧管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干簧管的一端,所述干簧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主电路的一端,所述主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所述干簧管近壳体上表面设置。
[0010]所述干簧管和继电器的线圈之间设有限流电阻。
[0011]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为45-65欧姆。
[0012]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50欧姆。
[0013]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外侧对应于干簧管处设置贴纸。
[0014]所述RFID标签和永磁片之间设有屏蔽层。
[0015]所述上位机为计算机。
[0016]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0017]所述电源为干电池。
[0018]所述电源为锂电池。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通过设计了干簧管和继电器的二次电路,可以对于主电路的供电进行控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操作开关的问题。
[0021]2)设置了限流电阻,可以起到降阻的作用,提高安全性。
[0022]3)限流电阻的阻值50欧姆,可以延长继电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现有监理数据输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另一种现有技术中RFID读卡器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RFID读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干簧管在壳体内布局示意图;
[0027]图5为贴纸的布局示意图;
[0028]图6为RFID卡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RFID卡片,2、RFID读卡器,3、上位机,4、移动终端,11、塑壳,12、RFID标签,13、永磁片,21、主电路,22、干簧管,23、壳体,24、贴纸,K1、继电器,E1、电源,S1、开关,R1、限流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1]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监理数据输入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RFID卡片1、RFID读卡器2、上位机3和移动终端4,上位机3为计算机,移动终端4为智能手机。
[0032]如图3所示,RFID读卡器2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主电路21,RFID读卡器2还包括干簧管22和继电器K1,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电源E1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干簧管22的一端,干簧管22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E1的负极,继电器K1的公共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主电路21的一端,主电路2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干簧管22近壳体上表面设置,如图6所示,RFID卡片1包括塑壳11,以及设于塑壳内的RFID标签12,RFID卡片1还包括永磁片13,该永磁片13与RFID标签12位于塑壳11内相对的两边。
[0033]当RFID卡片1放至RFID读卡器2后,干簧管22导通,继电器K1吸合,从而主电路21得到供电,基于此,待机时,由于继电器K1是断开的,因此无任何电能损耗,在节约了电能的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操作开关S1的问题。具体的,由于本申请未对主电路21、
上位机3和移动终端4作任何改进,因此不再赘述。
[0034]本申请在使用时,需要较长的响应时间,因此,当RFID卡片1放至RFID读卡器2后需要多等待一端时间。
[003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干簧管22和继电器K1的线圈之间设有限流电阻,限流电阻的阻值为45-65欧姆,优选的,限流电阻的阻值50欧姆,这样可以平衡灵敏度和电流值。
[003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此外,为了避免磁场干扰,RFID标签12和永磁片13之间设有屏蔽层,例如可以采用超低电阻EMI屏蔽膜。
[003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干簧管22未能正确导通,在壳体的上表面的外侧对应于干簧管22处设置贴纸24,。
[0038]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E1为干电池,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E1也可以为锂电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监理数据输入设备,包括RFID卡片(1)、RFID读卡器(2)、上位机(3)和移动终端(4),所述RFID读卡器(2)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主电路(21),所述RFID卡片(1)包括塑壳(11),以及设于塑壳内的RFID标签(12),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卡片(1)还包括永磁片(13),该永磁片(13)与RFID标签(12)位于塑壳(11)内相对的两边,所述RFID读卡器(2)还包括干簧管(22)和继电器(K1),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连接至电源(E1)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干簧管(22)的一端,所述干簧管(22)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E1)的负极,所述继电器(K1)的公共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主电路(21)的一端,所述主电路(2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所述干簧管(22)近壳体上表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监理数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簧管(22)和继电器(K1)的线圈之间设有限流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姚育李皓晶于送洋肖炜潘晓亮严静浩朱双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信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