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994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05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换热装置,属于换热领域。包括气化换热器、气化换热管、过热换热器和过热换热管。气化换热器具有气化腔体、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与气化腔体连通。气化换热管位于气化腔体内,气化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连通。过热换热器具有过热腔体、第三入口、第三出口、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均与过热腔体连通,在竖直方向上,第四出口位于第四入口的上方,过热换热器位于气化换热器的上方,过热换热器与气化换热器接触且相互连接,第四入口与第二出口相对且相互连通。过热换热管位于过热腔体内,过热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连通。两端分别与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连通。两端分别与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换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质的温度达到沸点后会蒸发出蒸气,蒸气中会带有液滴,当蒸气中的液滴与气体的密度均不再增加时,此时的蒸气称为湿饱和蒸气。对介质持续加热使得湿饱和蒸气中的液滴被完全蒸发后,形成干饱和蒸气,对干饱和蒸气继续加热,干饱和蒸气的温度会上升,成为过热蒸气。过热蒸气的温度较高且不含液体,相比普通的蒸气用途更多。
[0003]相关技术中,介质先通过气化换热器蒸发出蒸气,蒸气进入过热换热器中再次进行加热,使得蒸气变成干饱和蒸气,并最终形成过热蒸气。
[0004]但是,气化换热器和过热换热器是分开布置且通过管道连通的,配管复杂,造价高,蒸气在管道流通时,会损失部分热量,热量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简化系统结构,减少蒸气热量的损失,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0007]气化换热器,具有气化腔体,所述气化换热器具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与所述气化腔体连通,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入口的上方;
[0008]气化换热管,位于所述气化腔体内,所述气化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连通;
[0009]过热换热器,具有过热腔体,所述过热换热器具有第三入口、第三出口、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四出口位于所述第四入口的上方,所述第三入口和所述第三出口分别与所述过热腔体连通,所述过热换热器位于所述气化换热器的上方,所述过热换热器与所述气化换热器接触且连接,所述第四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相互连通,所述过热腔体与所述气化腔体相互隔开;
[0010]过热换热管,位于所述过热腔体内,所述过热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入口和所述第四出口连通。
[0011]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气化换热器中具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气化腔体分为相互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一子气化腔体;
[0012]所述第一腔体中具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腔体分为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
[0013]所述第一隔板上具有第一气化换热管入口和第一气化换热管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气化换热管入口均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一气化换热管出口均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
[0014]所述气化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子气化腔体内,所述气化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化换热管入口和所述第一气化换热管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与所述第一子气化腔体连通。
[0015]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气化换热器中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将所述气化腔体分为依次排布的第四腔体、第二子气化腔体和第五腔体,所述第二子气化腔体与所述第四腔体隔开,所述第二子气化腔体与所述第五腔体隔开;
[0016]所述第三隔板上具有第二气化换热管入口,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气化换热管入口均与所述第四腔体连通;
[0017]所述第四隔板上具有第二气化换热管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气化换热管出口均与所述第五腔体连通;
[0018]所述气化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二子气化腔体内,所述气化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气化换热管入口和所述第二气化换热管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与所述第二子气化腔体连通。
[0019]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0020]支撑板,位于所述气化腔体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气化换热器的内壁接触,所述支撑板中具有通孔,所述气化换热管穿过所述通孔。
[0021]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过热换热器中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五隔板和第六隔板,所述第五隔板和所述第六隔板将所述过热腔体分为依次排布的第六腔体、第一子过热腔体和第七腔体,所述第六腔体与所述第一子过热腔体隔开,所述第七腔体与所述第一子过热腔体隔开;
[0022]所述第五隔板上具有过热换热管入口,所述第四入口和所述过热换热管入口均与所述第六腔体连通;
[0023]所述第六隔板上具有过热换热管出口,所述第四出口和所述过热换热管出口均与所述第七腔体连通;
[0024]所述过热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子过热腔体内,所述过热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热换热管入口和所述过热换热管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入口和所述第三出口均与所述第一子过热腔体连通。
[0025]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气化换热器还具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气化腔体连通。
[0026]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过热换热管中具有用于改变所述过热换热管中蒸气流动方向的结构,或所述过热换热管的内侧壁具有内翅片。
[0027]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0028]折流板,位于所述过热腔体内,所述折流板与所述过热腔体内介质的流动方向相交。
[0029]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出口处具有第一法兰,所述第四入口处具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相对,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可拆卸地连接。
[0030]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
[003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32]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高温换热介质从第一入口进入气化换热管中,第二高温换热介质从第三入口进入过热腔体中,需要加热的低温换热介质从第二入口进入气化换热器的气化腔体。低温换热介质在气化腔体中与气化换热管中的第一高温换热介质进行换热,使低温换热介质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的低温换热介质蒸发形成蒸气,蒸气向气化腔体的上部移动,并从第二出口进入第四入口,然后进入过热换热管中,换热完成的第一高温换热介质从第一出口排出。蒸气在过热换热管中与过热腔体中的第二高温换热介质进行换热,蒸气被加热后,蒸气中的液滴被完全蒸发后,形成干饱和蒸气,干饱和蒸气继续被第二高温换热介质加热,成为过热蒸气,最终从第四出口排出,换热完成的第二高温换热介质从第三出口排出。由于过热换热器与气化换热器接触且相互连接,在过热换热器与气化换热器之间没有通过管道连通,蒸气从气化换热器移动至过热换热器的路程变短,蒸气从气化换热器移动至过热换热器的过程中损失的热量较少,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同时,气化换热器和过热换热器之间连接结构简单,简化装置结构。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气化换热器(10),具有气化腔体(1),所述气化换热器(10)具有第一入口(101)、第一出口(102)、第二入口(103)和第二出口(104),所述第二入口(103)和所述第二出口(104)分别与所述气化腔体(1)连通,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出口(104)位于所述第二入口(103)的上方;气化换热管(20),位于所述气化腔体(1)内,所述气化换热管(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101)和所述第一出口(102)连通;过热换热器(30),具有过热腔体(2),所述过热换热器(30)具有第三入口(301)、第三出口(302)、第四入口(303)和第四出口(304),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四出口(304)位于所述第四入口(303)的上方,所述第三入口(301)和所述第三出口(302)分别与所述过热腔体(2)连通,所述过热换热器(30)位于所述气化换热器(10)的上方,所述过热换热器(30)与所述气化换热器(10)接触且连接,所述第四入口(303)与所述第二出口(104)相互连通,所述过热腔体(2)与所述气化腔体(1)相互隔开;过热换热管(40),位于所述过热腔体(2)内,所述过热换热管(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入口(303)和所述第四出口(30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换热器(10)中具有第一隔板(106),所述第一隔板(106)将所述气化腔体(1)分为相互隔开的第一腔体(11)和第一子气化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中具有第二隔板(107),所述第二隔板(107)将所述第一腔体(11)分为第二腔体(13)和第三腔体(14),所述第二隔板(107)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隔板(106)连接;所述第一隔板(106)上具有第一气化换热管入口(201)和第一气化换热管出口(202),所述第一入口(101)和所述第一气化换热管入口(201)均与所述第二腔体(13)连通,所述第一出口(102)和所述第一气化换热管出口(202)均与所述第三腔体(14)连通;所述气化换热管(20)位于所述第一子气化腔体(12)内,所述气化换热管(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化换热管入口(201)和所述第一气化换热管出口(202)连通,所述第二入口(103)和所述第二出口(104)均与所述第一子气化腔体(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换热器(10)中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三隔板(108)和第四隔板(109),所述第三隔板(108)和所述第四隔板(109)将所述气化腔体(1)分为依次排布的第四腔体(15)、第二子气化腔体(16)和第五腔体(17),所述第二子气化腔体(16)与所述第四腔体(15)隔开,所述第二子气化腔体(16)与所述第五腔体(17)隔开;所述第三隔板(108)上具有第二气化换热管入口(203),所述第一入口(101)和所述第二气化换热管入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燕兵孙文强沈洋朱为明杨桂春刘朋标王勇吴德娟孙长庚韦刘轲辛江郭克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