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和相关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5107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和相关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和相关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和相关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炼油和化工生产中,换热器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将气液物料混合后再与第三种物料进行换热的情况

[0003]现有技术中,实现气液物料混合的方式一般是在进入换热器前的管道上进行混合或者设置专门的混合设备进行混合,气液物料混合之后再进入换热器中进行换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实现气液物料混合的方式,会增加设备数量和与换热器相连的管线和阀门数量,且混合管线也会比较粗,同时会增加工艺装置的占地面积和设备操作的难度

且现有的实现方式系统稳定性差,操作不方便,不能满足气液相均匀混合的工艺要求

[000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和相关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上管箱

上壳体

下壳体

下管箱

位于上壳体中的第一管束和位于下壳体中的第二管束;
[0007]所述下管箱底部设有第一物料进口,所述第二管束下端连通下管箱的内腔,以使第一物料进入第二管束中;
[0008]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物料进口,以使第二物料进入下壳体的内腔,与第二管束中的第一物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0009]所述第一管束下端连通下壳体的内腔,以使混合物料进入第一管束中;所述第一管束上端连通上管箱的内腔,所述上管箱顶部设有混合物料出口;
[0010]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第三物料进口和第三物料出口,以使第三物料经过上壳体的壳程与第一管束中的混合物料进行热交换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束与第二管束中位置对应的换热管为贯通的同一根管,其位于第二管束的管体侧壁上开设有物料通道,以使第二物料进入第二管束的管体中与第一物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00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物料通道为开设在第二管束的管体侧壁上的通孔或长槽

[00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每个物料通道处的开关机构,以控制物料通道的中的物料流量

[00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束中的换热管与第二管束中位置对应的换热管为不同的两根管,两根管的端部具有间隙,以第二物料与从第二管束进入的第一物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后进入第一管束中

[00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束中的换热管的直径大于第二管束中的换热管的直径

[00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物料进口设置在下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物料进口外面设有蒸汽带,以使第二物料均匀分散至每个第二物料进口处

[00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下壳体内的折流杆,所述折流杆固定于下壳体和下管箱之间的层板上,所述折流杆包括多层交错分布的杆体

[00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位于下壳体内腔中的内浮头,所述内浮头与第二管束下端可拆卸连接

[00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位于上壳体内腔中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具有与第一管束中的换热管对应的多个通孔以使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折流板与所述第一管束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换热器的使用方法,包括:
[0021]第一物料从第一物料进口经下管箱的内腔进入第二管束中,第二物料从第二物料进口进入下壳体内腔中,在第二管束中或在第二管束上端与第一物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混合物料进入第一管束中;
[0022]第三物料从第三物料进口进入上壳体的壳程中,与第一管束中的混合物料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第三物料从第三物料出口排出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可以在换热器中实现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物料再进入第一管束中与第三物料实现热交换,不需要增加物料混合的额外管路和设备,操作方便,且物料混合的结构集成在换热器中,使换热器结构紧凑,不会增加工艺装备的占地面积,该换热器具有较好的系统稳定性,能够满足气液相均匀混合的工艺要求

[002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

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例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管束的开孔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管束的开槽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使用不同规格换热管束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设有蒸汽带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带有内浮头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
上管箱,2‑
上壳体,3‑
下壳体,4‑
下管箱,5‑
第一管束,6‑
第二管束,7‑
折流杆,
[0037]8‑
折流板,9‑
蒸汽带,
10

内浮头;
[0038]11

混合物料出口;
[0039]21

第三物料进口,
22

第三物料出口;
[0040]31

第二物料进口;
[0041]41

第一物料进口;
[0042]61

物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箱

上壳体

下壳体

下管箱

位于上壳体中的第一管束和位于下壳体中的第二管束;所述下管箱底部设有第一物料进口,所述第二管束下端连通下管箱的内腔,以使第一物料进入第二管束中;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物料进口,以使第二物料进入下壳体的内腔,与第二管束中的第一物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所述第一管束下端连通下壳体的内腔,以使混合物料进入第一管束中;所述第一管束上端连通上管箱的内腔,所述上管箱顶部设有混合物料出口;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第三物料进口和第三物料出口,以使第三物料经过上壳体的壳程与第一管束中的混合物料进行热交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束与第二管束中位置对应的换热管为贯通的同一根管,其位于第二管束的管体侧壁上开设有物料通道,以使第二物料进入第二管束的管体中与第一物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通道为开设在第二管束的管体侧壁上的通孔或长槽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每个物料通道处的开关机构,以控制物料通道的中的物料流量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束中的换热管与第二管束中位置对应的换热管为不同的两根管,两根管的端部具有间隙,以第二物料与从第二管束进入的第一物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后进入第一管束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洋刘朋标杨攀唐硕朱为明张彦龙张旭阳杨桂春苏燕兵孙文强韦刘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