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929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包括竖梁、横梁、斜梁;所述竖梁的上端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铰接座,斜梁的两端均设有铰接头,第一铰接座与斜梁一端的铰接头配合连接;竖梁下端竖直设有第一阻尼杆且第一阻尼杆下端设有第一阻尼盘,横梁的中部设有竖缸,第一阻尼杆穿设在竖缸内;横梁两端对称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第二阻尼杆,第二阻尼杆的中部套设有第二阻尼盘,第二阻尼杆上还套设有横缸,横缸的外壁上端设有第二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与斜梁上的铰接头配合连接;本申请结构合理,配合巧妙,利用竖梁下方及斜梁与横梁之间所设缸体及弹性件的共同配合,有效地将屋顶所受的压力进行分压,提高房屋的可靠性。提高房屋的可靠性。提高房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屋顶
,尤其是一种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钢材已经成为了建造设施中最常用的配件,钢材因其自身的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变形能力强等特点,在建筑行业中逐渐开始替代木质结构成为主要的建筑结构配件之一,也是房屋建筑屋顶的重要材料。
[0003]但是现有的钢结构屋顶大多结构单一,无法在受力时对压力进行分压,易使得单个支撑件受力过大断裂损坏,造成房屋坍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该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包括竖梁、横梁、斜梁;所述竖梁的上端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铰接座,所述斜梁的两端均设有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斜梁一端的所述铰接头配合连接;所述竖梁下端竖直设有第一阻尼杆且所述第一阻尼杆下端设有第一阻尼盘,所述横梁的中部设有竖缸且所述竖缸的轴线与所述横梁的长边线垂直,所述第一阻尼杆穿设在所述竖缸内且所述第一阻尼盘设在所述竖缸内;所述横梁两端对称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设有第二阻尼杆且所述第二阻尼杆的轴线与所述横梁的长边线平行,所述第二阻尼杆的中部套设有第二阻尼盘,所述第二阻尼杆上还套设有横缸且所述第二阻尼盘设在所述横缸内,所述横缸的外壁上端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斜梁的远离所述第一铰接座的一端的所述铰接头配合连接;所述横缸、所述竖缸内均充满阻尼液,所述第一阻尼盘、所述第二阻尼盘上均设有多个过液孔,所述竖缸与所述第一阻尼杆之间及所述横缸与其两端对应的所述竖板之间均设有弹性件。
[0006]本技术提供的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07]进一步地,所述斜梁两端的所述铰接头与所述斜梁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所述竖缸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竖缸通过所述连接座套设在所述横梁上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所述横梁两端的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横梁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
[0008]进一步地,所述竖缸与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阻尼杆上端与所述竖梁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抗拉型螺栓。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碟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竖缸的直径大于所述横缸的直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竖梁的上端设有顶盖。
[0013]进一步地,所述竖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加强筋。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结构合理、配合巧妙,利用竖梁与横梁之间及斜梁与横梁之间的阻尼件与弹性件的共同作用配合,有效地将屋顶所受的压力进行分压,提高房屋的抗压性,可有效防止屋顶由于受外力而发生坍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11、竖梁;12、顶盖;13、第一铰接座;21、铰接头;22、斜梁;31、横缸;32、第二铰接座;33、碟簧;41、固定座;42、竖板;43、加强筋;44、抗拉型螺栓;45、第二阻尼杆;46、第二阻尼盘;51、横梁;52、连接座;61、竖缸;62、第一阻尼盘;63、第一阻尼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的实施例中,该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包括竖梁11、横梁51、斜梁22;所述竖梁11的上端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铰接座13,所述斜梁22的两端均设有铰接头21,所述第一铰接座13与所述斜梁22一端的所述铰接头21配合连接;所述竖梁11下端竖直设有第一阻尼杆63且所述第一阻尼杆63下端设有第一阻尼盘62,所述横梁51的中部设有竖缸61且所述竖缸61的轴线与所述横梁51的长边线垂直,所述第一阻尼杆63穿设在所述竖缸61内且所述第一阻尼盘62设在所述竖缸61内;所述横梁51两端对称设有固定座41,所述固定座41上端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竖板42,两个所述竖板42之间设有第二阻尼杆45且所述第二阻尼杆45的轴线与所述横梁51的长边线平行,所述第二阻尼杆45的中部套设有第二阻尼盘46,所述第二阻尼杆45上还套设有横缸31且所述第二阻尼盘46设在所述横缸31内,所述横缸31的外壁上端设有第二铰接座32,所述第二铰接座32与所述斜梁22的远离所述第一铰接座13的一端的所述铰接头21配合连接;所述横缸31、所述竖缸61内均充满阻尼液,所述第一阻尼盘62、所述第二阻尼盘46上均设有多个过液孔,为竖梁11、斜梁22受外力影响时提供缓冲,所述竖缸61与所述第一阻尼杆63之间及所述横缸31与其两端对应的所述竖板42之间均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承载能力较高,便于为屋顶提供良好的避震效果。
[0021]在使用本申请受到外力影响时,竖梁51可小幅度向下移动带动两个斜梁22向两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阻尼盘62在竖缸61内竖直移动、横缸31相对于第二阻尼盘46水平移动,使竖缸61、横缸31内的阻尼液通过各个阻尼盘上端过液孔流动,同步地对弹性件进行压缩,通过横缸31、竖缸61与各个阻尼盘的配合组成的阻尼件及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地将屋顶所受的压力进行分压,提高房屋的抗压性,可有效防止屋顶由于受外力而发生坍塌。
[002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斜梁22两端的所述铰接头21与所述斜梁22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所述竖缸61下端设有连接座52,所述竖缸61通过所述连接座52套设在所述横梁51上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所述横梁51两端的所述固定座41与所述横梁51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此设置可根据建造不同大小的房屋时选取不同尺寸的竖梁11、
横梁51、斜梁22,提高本申请的适用范围。
[002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竖缸61与所述连接座52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阻尼杆63上端与所述竖梁11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由于竖缸61为主要受力点,故将其设为可拆卸,方便后期对房屋的维护,延长房屋使用寿命。
[002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抗拉型螺栓44,提高各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002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碟簧33,碟簧33承载能力极高,结构简单,所占空间小,方便使用。
[002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竖缸61的直径大于所述横缸31的直径,受外力影响时,竖梁11及竖缸61为应力集中点,此种设置可大大提高竖梁11竖直方向的缓冲避震能力,提高房屋整体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屋顶防坍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梁、横梁、斜梁;所述竖梁的上端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铰接座,所述斜梁的两端均设有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斜梁一端的所述铰接头配合连接;所述竖梁下端竖直设有第一阻尼杆且所述第一阻尼杆下端设有第一阻尼盘,所述横梁的中部设有竖缸且所述竖缸的轴线与所述横梁的长边线垂直,所述第一阻尼杆穿设在所述竖缸内且所述第一阻尼盘设在所述竖缸内;所述横梁两端对称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设有第二阻尼杆且所述第二阻尼杆的轴线与所述横梁的长边线平行,所述第二阻尼杆的中部套设有第二阻尼盘,所述第二阻尼杆上还套设有横缸且所述第二阻尼盘设在所述横缸内,所述横缸的外壁上端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斜梁的远离所述第一铰接座的一端的所述铰接头配合连接;所述横缸、所述竖缸内均充满阻尼液,所述第一阻尼盘、所述第二阻尼盘上均设有多个过液孔,所述竖缸与所述第一阻尼杆之间及所述横缸与其两端对应的所述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现忠王喜涛刘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通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